搜索到113篇“ 早期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章
- 心脏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HLA配型与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纳入2003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做心脏移植术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移植术后3至12个月的患者早期疗效和排斥反应进行随访观察。使用PCR-SSP方法对供受者进行HLA分型。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的Forward Stepwise(Conditional)方法进行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的影响因素。结果对24例心脏移植供受者之间的HLA六抗原配型,在错配数3至4个抗原以内与错配数5或6个抗原相比,排异反应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例按照ABO血型相容原则,O型供体心脏移植给A型受体的病例中,2例早期均发生了排斥反应,而在7例性别不同的供受者中有3例早期有排异反应。结论多方面因素会造成心脏移植的排斥反应,而HLA六抗原错配数是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 帅莉付晓野韦杰马啸周律康细林
- 关键词:心脏移植HLA配型血型移植排斥
- 白细胞介素-10联合抗CD_(40)L单克隆抗体对大鼠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0(rIL-10)联合抗大鼠CD40L单克隆抗体对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的作用,为小肠移植免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和Wistar大鼠(各15只),建立(SD→Wister)大鼠小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各10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应用rIL-10;C组应用rIL-10联合抗CD40L单克隆抗体。3组均于术后第2天开始注射。术后第5、7天从3组随机各取5只,取小肠移植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受体大鼠的外周血检测IL-2、干扰素-γ(INF-γ)表达水平。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与A组相比,B、C组早期排斥反应明显延迟,且C组早期排斥反应较B组轻;外周血血清学检测:B、C组受体大鼠血清IL-2、INF-γ较A组明显降低,且C组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L-10联合抗大鼠CD40L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大鼠小肠移植的早期排斥反应。
- 王伟高学军李佩瑞
- 关键词: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0小肠
- 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早期排斥反应的初步对比观察
- 目的: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 ligament, ACL/)的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冻存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ACL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董志杰
- 关键词:前十字韧带同种异体自体肌腱骨桥蛋白排斥反应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交叉韧带早期排斥反应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交叉韧带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交叉韧带的17例患者(异体肌腱移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同期29例自体肌腱移植患者(自体肌腱移植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后早期体温、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异体肌腱移植组手术当日至术后14 d的最高体温与自体肌腱移植组接近。自体肌腱移植组术后平均发热4 d,异体肌腱移植组术后平均发热3 d;两组术后第4日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以后最高体温均在37℃以下,没有出现二次体温升高(双峰)的表现。两组术后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腔积液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交叉韧带术后早期排斥反应不明显。
- 陈瑞光王文叶伟雄
- 关键词:肌腱移植关节镜交叉韧带
- 人类白细胞抗原误配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的患者,肾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同种异体的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HLA分型血清学方法在大量标本快速检测时,因其操作简单、耗时短的优点仍在使用。选择参与的151例肾移植HLA分型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初步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 樊益群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早期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后HLA分型血清学方法器官移植
- 致敏肾移植受者抗MICA抗体的表达对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致敏肾移植受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的表达对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致敏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20%)29例,肾移植前采用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处理,检测吸附前后患者体内的抗MICA抗体表达情况.受者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分析抗MICA抗体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9例受者中,抗MICA抗体阳性者8例(27.6%,8/29),表达6种抗体者1例,表达3种抗体者1例,仅表达1种抗体者6例.抗MIC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7.5%(3/8),抗MICA抗体阴性组为38.1%(8/21),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群体反应性抗体(PRA)≥40%者抗MICA抗体的表达率为43.8%(7/16),明显高于PRA<40%者的7.7%(1/13,P<0.05).抗MICA抗体阳性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在术后1周时为(135.4±21.4)μmol/L,明显高于抗MICA抗体阴性者的(108.6±31.6)μmol/L(P<0.05);术后2周时,抗MICA抗体阳性者的血肌酐降至正常范围,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经蛋白A免疫吸附处理后,其抗MICA抗体持续降低.结论 抗MICA抗体在致敏患者中表达率升高,对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有影响;蛋白A免疫吸附可有效去除致敏患者体内的抗MICA抗体.
- 张小东李晓北张际青杨毅尹航胡小鹏任亮王玮刘航杨晓勇
- 关键词:肾移植超敏反应移植物排斥肾功能试验
- 肾移植受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间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对256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测定其血清PRA水平,并对PRA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超急性、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RA阴性组、轻度致敏组、高致敏组3组间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2~-2.87,P<0.05、0.01)。男性组PRA阳性率低于女性组(χ2=14.18,P<0.01);无输血史组PRA阳性率低于有输血史组(χ2=5.39,P<0.05);有妊娠史组与无妊娠史组PR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6,P>0.05);二次移植组PRA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次移植组(χ2=20.10,P<0.01)。结论输血、再次移植是PRA阳性的危险因素。随着PRA水平的升高,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升高。肾移植受者血清低水平的PRA可降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人、肾生存期。
- 孙立江董震张桂铭李慎谦李延江毛昕
- 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 肝移植手术患者凝血、抗凝血及早期排斥反应辅助指标的动态监测被引量:1
- 2008年
- 为探讨动态监测肝移植手术患者凝血、抗凝血及早期排斥反应指标的意义,分别于肝移植手术(OLT)术前和手术开始后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及术后24、48、72h采血,在2h内运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肝移植患者PT、APTT、TT逐步延长,INR逐渐增加,新肝期达峰值,术后72h恢复正常。FIB血浆浓度逐步降低,在新肝期达到最低值。术前AT-Ⅲ活性低于正常水平,在手术过程中成梯度下降,新肝期值与术前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浓度显著升高,并在新肝期达峰值。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完善的凝血、抗凝血及早期排斥反应等辅助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减少围手术期出血。
- 强克萍张洁
- 关键词:肝移植凝血抗凝血指标排斥反应
- HLA配型、交叉反应组(CREGs)误配率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交叉反应组(CREGs)误配率与尸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泰萨奇单克隆抗体干板进行供受者HLA-Ⅰ类抗原分型;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泰萨奇混合抗原板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结果:PRA阴性131例肾移植患者HLA配型,误配率为6MM、5MM、4MM、3MM、2MM、1MM、0MM的移植例数分别为0、4、26、49、33、15、4,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5%、23.1%、14.3%、12.1%、6.7%、0。CREGs误配率为6MM、5MM时无移植病例。CREGs误配率为4MM、3MM、2MM、1MM、0MM时,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22.9%、9.5%、6.9%、5.5%。结论:HLA配型、交叉组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HLA相配率,对选择最佳的供者,降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肾移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杨绍娟薛丽娟吴晓冬王维忠
- 关键词:HLA配型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
- 早期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所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诊断、治疗方案及效果,对远期人/肾存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4月~2003年4月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所致DGF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结果24例术后无尿,11例术后2~5d出现少尿、无尿。经临床、彩超、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为排斥反应。所有患者接受ATG加FK506加MMF加Pred免疫抑制方案,定期透析。治疗后平均来尿时间为25d(10~98d),6个月内3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3年人存活率97.14%(34/35),移植肾存活率94.29%(33/35)。32例有功能肾患者的平均尿量为(1986.4±869.7)ml/d,血肌酐(101.5±57.3)μmol/L,尿素氮(7.9±2.76)mmol/L。结论早期排斥反应所致DGF应尽早采用ATG加FK506加MMF加Pred免疫抑制方案,绝大多数都能恢复,远期人/肾存活良好。
- 方针强贾维胜黄赤兵王平贤冯嘉瑜肖亚李坤张艮甫叶钢
-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
相关作者
- 杨绍娟

- 作品数:90被引量:268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大肠癌 SHRNA表达载体 骨髓基质干细胞 肾移植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 张健

- 作品数:60被引量:3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保留幽门
- 吴晓冬

- 作品数:48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实验诊断学 大肠肿瘤 大肠癌 脑缺血 PCR-SSP
- 覃健

- 作品数:50被引量:29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胫骨 关节镜 膝关节 微创 全膝关节置换术
- 郑民庆

- 作品数:52被引量:2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重建 重建前交叉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