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10篇“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相关文章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疗效及远期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IE)相关研究,评价亚低温治疗HIE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1月发表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中关于亚低温治疗HI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随访8个月至7年患儿病死率、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脑瘫、癫痫、视力损害、听力损害、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70分、智力发育指数(MDI)<70分]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估。结果共检索到70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比较病死率显著降低(RR=0.67,95%CI:0.59~0.77);随访6个月至7年时严重神经系统缺陷发生率显著降低(RR=0.55,95%CI:0.43~0.71);脑瘫发生率显著降低(RR=0.55,95%CI:0.41~0.73);PDI<70分发生率显著降低(RR=0.65,95%CI:0.43~0.97);但癫痫发生率、视力损害发生率、听力损害发生率、MDI<70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HIE病死率,改善患儿6个月至7年的远期预后,减少严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发生率。
刘鹏何珊左泽兰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脑病META分析新生儿
MRI不同扫描序列组合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析MRI不同扫描序列组合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4例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不同扫描序列组合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c MRI、c MRI+DWI、c MRI+SWI、c MRI+DWI+SWI的确诊率分别为43.8%、64.1%、67.2%、82.8%,c MRI+DWI+SWI序列诊断准确率最高,与c MRI其它三种扫描序列确诊率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MRI+DWI+SWI扫描序列在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全面反映新生儿HIE病灶范围、类型及病理演变过程,诊断准确临床更高,为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丰富影像学依据。
方文亮石安斌杨秋云翟建春吴继雄张文俊
关键词:缺血缺氧脑病MRI新生儿
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治疗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2014-01/2015-10收治的48例缺血缺氧脑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药物纳洛酮.治疗7 d后以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功能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无论是总有效率、功能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评分还是预后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可以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为患儿静脉注射纳洛酮,以快速恢复机体正常功能,提高预后.
周慧连
关键词:纳洛酮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神经行为评分
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其远期智力发育指数(MDf)的影响。方法选取溆浦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缺血缺氧脑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24)。2组均开展早期视觉、听觉及触觉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高压氧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2组患儿于1、4、8、12及24个月末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1、4、8、12及24个月末的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53±112)vs(361±101),(845±162)vs(711±128),(1074±16.1)vs(878±94),(127.8±101)vs(914±9.04),(1354±12.7)vs(9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患儿远期智力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黄生华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早期干预高压氧智力发育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可行性,改善临床预后。方法:将8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空腹抽血检测血浆SOD、VEGF浓度及血清NSE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BNA、SOD、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BNA、SOD、VEG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和5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7,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经细胞修复有关,且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谭永红余艳媚冯绮玲麦劲刚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鼠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治疗疗效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行为评分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01~2012-01收治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增加纳洛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行为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在临床效果以及神经行为评分的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纳洛酮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贺利湘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纳洛酮神经行为评分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8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行为神经评分﹤35分的比率明显降低,而﹥35分的比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能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洪绍虹陈建生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纳洛酮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CT检查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检出率和有效率。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进行CT检查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CT检测的征象进行分析,根据随访结果统计预后,并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对象中发生重度缺血缺氧脑病的患儿为8例,中度12例,轻度10例,合并颅内出血18例;随访1年恢复正常者11例,出现不可逆后遗症18例,死亡1例。结论 CT检查不仅能够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陈波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CT征象预后预测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ypoxic-in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机制。方法选取40例患缺血缺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实验组进行高压氧、视、触、听觉和前庭功能早期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视、触、听觉和前庭功能训练,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检测。结果 GH、IGF-1在实验组随着月龄的增长明显升高,在对照组也随着月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实验组。结论高压氧早期干预有利于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
孔令霞常永霞许津莉麻利娟张凡席玉萍
关键词:高压氧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脑病新生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方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行为神经评分<35分的比率明显降低,而>35分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疗效显著,对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有积极意义,是缺氧缺血脑病患儿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吴海霞厉吉霞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纳洛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相关作者

付卫国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缺氧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高压氧 智力发育指数 早期干预治疗
彭碧文
作品数:89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弓形虫 花生四烯酸 癫痫 生理学 惊厥
张丽云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
研究主题:毛细支气管炎 生金 治疗新生儿 疗效观察 缺血缺氧脑病
李庆丰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质子波谱 边防总队 风险控制与管理 功能架构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李春艳
作品数:19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肠道 仿真结肠镜 CT冠脉造影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