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326篇“ 效果及护理“的相关文章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分析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进行平均分组,均5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对患儿采取规范性、步骤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优化对患儿护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护理工作的成效。尤其是可以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安抚,获取其对护理和治疗的配合,防止其能够切实保障避免其出现相关不良反应,保障输液治疗的有序进行。并且,能够避免患儿出现风险事件,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避免出现纠纷以及投诉事件。
- 徐雅静
- 关键词:输液治疗临床护理路径
- 临床护理在急诊ICU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分析
- 2025年
- 探讨临床护理用于急诊ICU大面积脑梗死(CI)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ICU大面积CI患者以护理策略不同分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41例)与观察组(急诊CNP,42例)。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1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与FAM评分更高,同时并发症率低,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急诊ICU大面积CI患者开展急诊CNP模式进行干预,不仅疗效好,并发症少,而且护理质量好,值得应用。
- 陈卫华
- 关键词:急诊ICU大面积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
- 社区护理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分析
- 2025年
- 以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予社区护理,评析效果。方法 患者76例(2023.01至2023.12收治),按1:1交替分组法,均等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社区护理)。比对效果。结果 血糖指标水平:研究组<参照组,SDSCA评分、SF-36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参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不但提高护理质量,而且可以控制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 苏翠芳
- 关键词:常规护理社区护理护理质量
- 疼痛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
- 2025年
- 评价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应用疼痛护理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创伤性骨折患者若干,均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疼痛护理模式,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更高、心理弹性水平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感,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吕珊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护理措施疼痛护理
- 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
- 2025年
- 急性脑卒中接受急诊护理的效果评价,同时对具体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我院收治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2022年5月前未开展全程优化护理措施,抽取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在2022年5月后科室引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措施,直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急诊护理流程不断优化,效果评价。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脑神经功能缺损、急救有效率及急诊抢救等指标,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可以明显减轻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救治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进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值得推广应用。
- 何晶晶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护理措施
- 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质量观察
- 2025年
- 为达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效果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重症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 选取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摇号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重症护理,评价并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护理前后分别呈现出(P>0.05)与(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整体较高(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给予重症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切实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增强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
- 储开成
- 关键词:重症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质量
- KAP干预模式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依从性分析
- 2025年
- 分析KAP干预模式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及护理依从性。方法 此次研究随机选择80名胃癌病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KAP干预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KPA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采取KAP干预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与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田苗苗
- 关键词:护理依从性
- 优化溶栓流程的护理模式对急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探究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为其实行溶栓流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诊期间的效果。方法 取出2023.2~2024.2区间段内的50名病例,将其划分到小组内,其中的26名病人为对照组,为其实行常规性护理,另外的26名病人实行溶栓流程化护理模式运用为观察组,将各项数值汇总并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急救指标较为优质,病人生命体征逐步趋于正常,病人神经功能改善,病人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急诊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实行急救期间,为其提供溶栓流程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使病人的临床急救所需时间降低,保证病人的急救治疗效果。同时在实行护理后,能够令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并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损伤问题,令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增强。
- 端星星张晓云俞飞
- 关键词:急救效果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评价探讨
- 2025年
- 讨论骨科对股骨颈骨骨折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从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中抽选84例开展研究,抽选时间即2023年2月-2024年2月,抽签分组,对比组、研究组,42例骨折患者/组,经常规模式护理照护对比组,经舒适护理模式照护研究组,对不同模式护理的干预效果展开评价分析。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理评分、疼痛评分均小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措施评价较对比组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配合度较对比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和常规模式护理相比,舒适护理的效果更显著,股骨颈骨骨折患者运用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方面有重要意义,患者予以该护理方案的评价很高。
- 梁静静
- 关键词:心理状态并发症舒适护理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 2025年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对临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护理研究,患者临床均被确诊,在常规医药支持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样性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满意率、有效率较高;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心功能显著提升,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结果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样性护理措施可提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血糖水平都有改善,护理有效率和依从率较高,值得推广。
- 倪海燕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相关作者
- 陈锷

- 作品数:69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儿童 低龄儿童
- 叶志中

- 作品数:273被引量:7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疗效
- 苑晶晶

- 作品数:19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压疮 老年护理 护理 高职院校 安宁疗护
- 姚旭英

-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 心理护理 护理 护理干预
- 张德娟

- 作品数:51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护理 疗效观察 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