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0篇“ 改良张力带“的相关文章
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髌骨横形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预后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禹州市西城医院收治的92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行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内固定术,B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术后1 d、3 d、1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应激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hydrocortisone,Cor)、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HSS评分。结果A组手术失血量低于B组,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 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两组血清ACTH、Cor、IL-10、IL-6水平高于术前,但A组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组HS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同传统手术对比,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联合改良张力内固定术对于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疗效确切,术后出血量少、创伤轻、康复快,且机体应激反应轻,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
李朝军刘付杰李涛王罡
关键词:髌骨横形骨折空心拉力螺钉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膝关节功能
比较改良张力内固定与组合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21年
目的分析比较改良张力内固定与组合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80例髌骨横形骨折病人进行研究,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病人实施改良张力内固定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组合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与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经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术后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参照组(17.50%)(P<0.05)。结论应用改良张力内固定与组合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组合式钛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陈其进
关键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髌骨横形骨折
改良张力与拉力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对比
2021年
比较分别应用改良张力、拉力螺钉对内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内踝骨折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及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拉力螺钉治疗,实验组应用改良张力治疗,随访15个月,对比各组骨折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92.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踝骨折,应用改良张力与拉力螺钉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李树东
关键词:改良张力带拉力螺钉内踝骨折疗效
新型可吸收空心螺钉结合不可吸收缝线张力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与传统改良张力的对比被引量:24
2019年
背景:对于髌骨横行骨折的治疗,传统改良张力有需要二次手术的风险,并且也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同时还有报道克氏针或钢丝刺破皮肤、引起疼痛等缺点,因此对于治疗方案的改进空间较大。目的:比较可吸收空心螺钉拉力与不可吸收缝线结合张力固定与传统改良张力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髌骨横行骨折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可吸收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结合张力固定的患者16例(A组),采用传统改良张力的患者33例(B组)。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定量或定性比较: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天、3个月、6个月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受伤前、术后6,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包括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结果与结论:①受伤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A组、B组组内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6个月,A组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01);术后12个月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B组患者恢复日常活动所需时间长于A组(P=0.03);③A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为人民币7 833元(8 000-10 000元),B组2次手术费用总和平均为11 769元(10 000-20 000元),B组显著高于A组(P<0.05);④2组患者术后第1天复查X射线片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无明显错位,髌骨关节面光滑平整;A组术后3个月X射线片示骨折线模糊,钉帽模糊可见;术后6个月X射线片示骨折线消失,钉帽不可见。B组术后3个月X射线片示有克氏针及钢丝脱离的发生;⑤提示相对于传统改良张力,新型可吸收空心螺钉与不可吸收缝线张力在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上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可作为未来一种替代的手术方式。
林奕鹏岳凯徐盈舒李棋黄锡豪李箭
关键词: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生物力学骨折线
孔金属骨圆针改良张力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孔金属骨圆针改良张力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科收治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生完成,评价术后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针尾刺激等并发症。最后一次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屈125°~140°,伸0°~10°.根据Weseley肘关节评价标准:优48例,良12例,优良率100%。结论:孔金属骨圆针改良张力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而且价格便宜,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逢斌尉伟卫黄晓蓉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
髌骨改良张力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究髌骨改良张力中克氏针的放置方位,分析克氏针置针层次和钢丝固定形式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筛选髌骨改良张力术后X线影像,建立髌骨坐标系,测量髌骨高、宽、厚等形态参数以及克氏针在冠状、矢状面上的位置和方向;在正常人髌...
凌铭
关键词:髌骨骨折改良张力带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改良张力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内固定与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接受改良张力内固定手术治疗者34例(改良张力组),接受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手术治疗者29例(镍钛聚髌器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B9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改良张力组(60.35±7.05)min、镍钛聚髌器组(61.83±6.23)min,2组患者手术时间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P=0.384)。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中位数26个月。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改良张力组(13.96±0.45)周、镍钛聚髌器组(14.23±0.51)周,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674)。末次随访时的2组患者膝关节B9st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35±1.55)分,(29.59±1.05)分,t=0.712,P=0.496]。改良张力组,术后并发膝关节活动时疼痛12例,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疼痛缓解;并发克氏针或张力钢丝(钛缆)移位、松动4例,行支具外固定至骨折愈合。镍钛聚髌器组无膝关节疼痛及内固定移位、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改良张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镍钛聚髌器组(P=0.000)。结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与改良张力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固定更牢固,安全性更高。
申晟代朋乙袁延浩谭红略
关键词:骨折髌骨张力带镍钛聚髌器
髌骨骨折采用改良张力固定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髌骨骨折采用改良张力固定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张力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张力固定联合海桐皮汤薰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优良率(94.1%)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固定联合海桐皮汤熏蒸治疗髌骨骨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卢清礼
关键词:髌骨骨折
改良张力固定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固定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23例闭合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28~72岁,中位数50岁;左膝12例,右膝11例;跌落伤18例,车祸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采用膝前正中纵形切口,分别从髌腱两侧远端边缘向近端行Krackow缝合,3次锁边后(不超过骨折线)将缝线自骨折近端骨膜下穿出,借助切开的内侧或外侧髌骨支持间隙将骨折复位,临时固定后将Krackow缝合后留在骨折近端的缝线打结。在髌骨横径的三等分点上自髌骨上极向远端穿入2枚克氏针并分别以钢丝环扎固定,最后在髌腱中间部分采用Bunnell法加强缝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中位数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伸膝均不受限;1例患者由于不配合功能康复,膝关节仅能屈曲80°左右;其余22例患者的屈曲活动度为143.5°±6.1°。未发生克氏针松动、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照陆裕朴等制定的标准评定,优20例、良2例、差1例。结论:改良张力固定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柴巍巍尚延春申晟刘云龙
关键词:髌骨骨折骨固定钢丝
改良张力技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改良张力技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3月采用改良张力技术治疗41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男29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摔伤25例,交通事故伤12例,打击伤4例。横形及斜形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9例。按Mayo临床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31例,Ⅲ型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7 d,平均2.5 d。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尺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4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1个月,平均17个月。克氏针及钢丝断端未对周围组织造成激惹,均无钢丝折断发生;术后无骨折移位、再骨折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9周。术后12个月根据Broberg-Morrey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12例,优良率100%。结论改良张力技术加压力量强大、可控,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较好。
李春江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带孔克氏针

相关作者

李春江
作品数:75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锤状指 骨折 缝合法 张力带 内固定
李小宏
作品数:23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固定螺钉 骨密度 微创治疗 微创 胫骨骨折
肖文兴
作品数:38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固定螺钉 髌韧带 内固定 骨折 内固定治疗
潘齐飞
作品数:9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研究主题:髌骨骨折 已婚育龄妇女 患病率 改良张力带 治疗髌骨骨折
李国民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改良张力带 内固定 胫腓骨干骨折 髓内钉治疗 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