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的相关文章
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按照手术方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产褥病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产褥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对产妇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任冬怡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传统剖宫产术临床疗效
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使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为观察组产妇使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及对剖宫产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结束后,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为产妇进行分娩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胡彩荣
关键词:改良式剖宫产
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产妇使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1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为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对照组59例为子宫下段横切口传统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排气、切口愈合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手术为产妇进行剖宫产,可以有效缩短术后排气、切口愈合及住院的时间,具有较高价值。
王华瑛
关键词:传统剖宫产术
改良腹膜剖宫产与新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将80例需剖宫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改良腹膜剖宫产,对照组选用新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产妇剖宫术中情况、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术术中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改良腹膜剖宫产利于产妇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应优先选择。
李涛赵亚贤
关键词:剖宫产改良式腹膜外子宫下段
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膜剖宫产,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结果两组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术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腹膜剖宫产临床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对于减少创伤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对于符合此手术指征者,应尽量考虑此术
李玉波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
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入院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与同期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等情况.结果 改良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以及新生儿体重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对产妇分娩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伙贞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笔者通过对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手术效果作进一步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对改良腹膜剖宫产的认识。方法笔者通过对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腹膜剖宫产的产妇病例,术前随机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其中20例就产妇的实际情况了采取了下腹横切口的方实施了该手术,30例采取了常规的下腹纵切口的方实施了该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实际成效达到预期目的。结果 50例病例均生产成功,胎儿经手术后均有明显良好生命体征,产妇腹部切口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均逐一愈合,且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等现象。结论改良腹膜剖宫产成功率较高,有手术切口愈合速度快,愈合良好且美观等特性,可以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等问题,是现今生产手术界里最为方便有效的手术之一,医护人员在能够合理应用该手术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效率。
汪朝霞
关键词:手术效果
改良腹膜剖宫产术5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512例(改良组)与顶侧入联合腹膜剖宫产术427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27.58±3.23)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5.9±1.47)min短于对照组(35.40±2.28)min、(9.26±1.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产钳助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改良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野暴露充分,侵袭性小,术后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剖宫产
谢滟郭芹
关键词:腹膜外剖宫产术
对比改良腹膜剖宫产和新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和新子宫下段两种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剖宫产产妇146例,分为观察组(n=73)与对照组(n=73),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剖宫产,对照组行新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3±2.6)、(201.13±10.32),对照组分别为(26.2±2.4)、(198.64±11.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8.8±1.4)、(16.3±2.3),对照组分别为(19.7±1.6)、(33.2±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膜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姜亚君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
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在试产失败产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160例临产后经阴道试产失败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恢复情况及腹腔内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试产失败的产妇行改良腹膜剖宫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腹腔自然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
魏志聪代素芬刘晓燕庞加英杨静娴
关键词:临产

相关作者

王秀文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下手术 腹腔镜 电视 诊治 异位妊娠
汪朝霞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产妇 病例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纪妹
作品数:130被引量:577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达芬奇机器人 传统腹腔镜 盆腔器官脱垂 卵巢癌
孙选
作品数:21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市海慈医院
研究主题:益肾调肝汤 米索前列醇 利多卡因 剖宫产术 月经
杨隽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鞍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并发症 血肿 腹部手术切口 腹部手术 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