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9篇“ 播种机设计“的相关文章
- 折叠式棉花宽幅铺膜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 2024年
- 为进一步提高铺膜精量播种机的作业效率,解决道路通行不便、田间地头转向困难的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可平行折叠的宽幅铺膜精量播种机,一次作业可完成种床整形、开沟铺膜铺带、播种、覆土等工序。阐述了播种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仿形机构、宽幅机架、举升装置和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了各部件的最佳尺寸及影响升降过程平稳性的关键因素;通过ADAMS软件对整机展开与升降过程进行刚柔耦合分析,得到展开过程中宽幅机架最大受力点位置以及滑轨梁的变形曲线。为验证折叠式棉花宽幅铺膜播种机的作业性能,对其铺膜、铺带、播种性能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光面宽度合格率为92.1%,单粒率为96.4%,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5.7%,穴距合格率为96.3%,滴灌带纵向拉伸率为0.73%,满足行业标准及农艺要求。
- 史增录王美静张学军张燕李明华卢登明
- 关键词:棉花铺膜播种机宽幅折叠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作业时,存在抢季节耕种农机配套性差、土壤黏重以及秸秆还田难等问题,创制“稻茬麦秸秆行间集覆还田宽窄行种植”技术模式,此模式具有行间集秸、条带旋耕、集中施肥、洁区播种以及对行镇压等技术特征,通过建立秸秆行间集覆运动的力学模型,设计绞龙式秸秆行间集秸装置、开沟旋耕一体式装置、集中施肥装置、浮动覆土板以及对行镇压器等关键部件,研制一种稻茬麦洁区旋耕施肥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行间集覆还田与宽窄行种植结合有效提高稻茬麦种床整地质量,洁区洁净度87.69%,小麦窄行平均行距为148 mm,宽行行距平均为304 mm,行距变异系数为5.36%,平均播深为33 mm,播深合格率为95.76%,晾籽率为0.98%,碎土率为86.01%。施肥方式为耕前集中施肥,平均施肥深度为65 mm,施肥深度合格率为94.63%,均满足国家标准。厢沟平均深度为175 mm,沟面宽度为198 mm,满足排水要求。试验田实际产量为8 059.2 kg/hm^(2),高出平均产量20%以上,油耗较对比机型降低31.24%。为稻茬麦绿色低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供农机支撑,促进农机农艺高效快速融合。
- 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 关键词:稻茬麦
- 窝眼轮式谷物播种机设计
- 2024年
- 为解决谷物播种难的问题,研制了一款谷物播种机。该机器由处理土壤机构、窝眼轮输粮系统和处理谷物播种装置组成。剖析了装置的工作机理,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制作了装置模型样机,尺寸为800 mm×475 mm×700 mm,机器配备的特制窝眼盘侧面安装有24个窝眼槽孔,每个孔每次可播种2~3粒谷子,旋转一周可完成24次约0.3 m 60颗的谷子播种,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冀谷20进行播种试验,完成一组24次谷子播种和处理需3.21 s的时间,每次播种间距约为0.012 m,1 min播种约450次,行进距离约为5.5 m。以完成20 m的一行农地的播种为例,所需时间为240.02 s。该机器相对于大型收割农机工作效率更高,体积更小,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满足谷物的定量精确播种要求。
- 余飞扬李红双吕帅奇张恒国
- 关键词:谷物
-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设计
- 2024年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具有在玉米产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多收一季豆的优势。但是,这种种植模式与各地现有的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按照新模式的相关要求来设计研发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株距、行距缩小,合理密植;精量播种,大豆每穴1或2粒,玉米单粒播种;单位面积施肥量大豆减小,玉米加大。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播种机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应达到的要求。研究分析了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的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装配体建模,旨在为提高玉米大豆产能和供给水平,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 刘生寿
- 关键词:大豆玉米SOLIDWORKS
- 滴灌区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 2024年
- 【目的】研发作业可靠且适应新疆玉米种植模式的免耕播种机具。【方法】采用运动分析及结构设计方法,设计免耕播种机清茬机构、排种器及滴灌带铺设机构,并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机具前进速度在5 km/h时通过性良好,秸秆清理率达到79.44%,满足免耕播种作业要求;播种合格指数为91.33%,漏播指数为3.18%,重播指数为5.49%,播种均匀性满足行业标准。【结论】滴灌区玉米精量免耕播种机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清茬、播种及铺设滴灌带。
- 付浩张学军史增录程金鹏吴海峰于永良饶志强
- 关键词:免耕播种机
- 基于数学建模方法的精量播种机设计分析
- 2024年
- 基于数学建模原理,对气吸式谷物精量播种机关键功能装置进行分析,以解决播种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了一种谷物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数据表明:精量播种机作业测试株距合格率均值为87.67%,空穴率均值为4.89%,株距变异系数均值为23.89%,各项指标可以满足谷物精量播种相关农艺要求。
- 赵娜段志霞王慧
- 关键词:精量播种播种机数学建模
- 黏土地随地仿形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 2024年
- 根据黏土地稻茬麦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黏土地随地仿形精量播种机。该机集反旋、镇压、播种、覆土功能为一体,可解决传统黏土地播种机旋耕碎土不彻底、播深不一致、排种管易堵漏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在黏土地作业时,耕深稳定性系数在85%以上,播深稳定性系数在75%以上,播后漂种率平均值控制在3%以内,排种管防堵漏效果好,适用于黏土地地区的小麦播种作业。
- 朱亚晨仇维佑卜永清刘天星朱松
- 关键词:播种机田间试验
- 基于电驱动的智能播补一体化马铃薯播种机设计研究
- 2024年
-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西南丘陵山区受限于地势条件,现有马铃薯播种机在作业时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株距误差大、漏播及重播率高、土壤条件适应性差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以AT89S51单片机为运算核心的播补薯一体机,主要由漏播监测、播补薯、株距控制模块组成。其中,漏播监测模块主要由红外线发生和接收装置组成,播补薯模块主要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取种勺根据系统命令执行指定作业,株距控制模块则通过设定的株距指令控制电机的转速及修正;同时,以步进电机作为动力取代了传统的地轮驱动以减小株距误差,步进电机驱动的单链取种勺集成播补薯功能于一体。试验表明:机具作业行走速度在0.6~1m/s时,补薯成功率为73%~81%,总播种成功率为97%~98%,播种株距误差为2.52%~4.83%,整体播种性能完全满足马铃薯播种农艺要求。
- 李平冯伟张先锋钟魏然王攀崔晋波
- 关键词:马铃薯播种
- 4行气吸式马铃薯原原种精量播种机设计
- 2024年
- 马铃薯原原种的繁育最早由人工种植,其生产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基于原原种的种植农艺要求、种子物理性状和耕作种床条件等情况,进行了4行气吸式马铃薯原原种精量播种机的研究设计。通过台架和田间试验得到,该播种机的操作性能、播种精度和质量都满足种植的农艺要求,实现了马铃薯原原种机械化精量播种作业。
- 梁玉成谢宇峰许剑平兰海涛郝磊邢璐露王晓勇
-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精量播种
- 小麦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 2024年
- 设计一种播深稳定、镇压质量高且具有堵塞疏通清理机构的小麦精量播种机。利用平行四边机构和镇压轮的限深作用,播种单体能够实现随地表高低仿形而保持播种深度不变。堵塞疏通清理机构采用曲柄导杆机构,把曲柄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导杆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导杆在排种管内上下运动,从而把堵塞物推出落种口。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简化了播种机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能够实时监测作业状态,确保播种作业质量。试验结果以期为后续小麦精量播种机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 李玉东
- 关键词:小麦播种机排种器
相关作者
- 李洪文

- 作品数:762被引量:3,719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机 秸秆 开沟器 免耕播种
- 汤永禄

- 作品数:194被引量:9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四川盆地 免耕 人工合成小麦 成都平原
- 李朝苏

- 作品数:124被引量:94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四川盆地 人工合成小麦 稻茬小麦 荞麦
- 吴春

- 作品数:49被引量:4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耕作模式 旱地小麦
- 黄钢

- 作品数:176被引量:8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科技价值链 马铃薯 技术创新 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