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控制区结构“的相关文章
光唇鱼属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2025年
采用PCR和DNA基因测序技术对采集的5种光唇鱼属鱼类样本线粒体控制区(mtDNA D-loop)基因组进行测序、MEGA 11.0软件对已有光唇鱼属14条mtDNA D-loop基因序列和碱基构成进行分析、双参数法计算控制区序列的遗传距离、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此了解光唇鱼属鱼类mtDNA D-loop结构及其系统发育。结果表明:研究所用的引物对5种光唇鱼mtDNA D-loop序列PCR扩增均可获得相应的序列;光唇鱼属14条mtDNA D-loop基因序列长度在931~941 bp之间,碱基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34.5%、32.0%、20.8%、12.7%,A+T平均含量为66.5%、C+G平均含量为33.5%;14个各物种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处于0.022~0.165之间,均大于0.020,可以认为是有效种;光唇鱼属鱼类系统发育树表明,云南光唇鱼和宽口光唇鱼组成了支系Ⅱ、其余十二种光唇鱼组成了支系Ⅰ,在Ⅰ支系中又可分为A和B两个姐妹群,A群包含了北江光唇鱼、厚刺光唇鱼、窄条光唇鱼、武夷光唇鱼、台湾光唇鱼和虹彩光唇鱼,B群包含侧条光唇鱼、半刺光唇鱼、吉首光唇鱼、温州光唇鱼、薄颌光唇鱼和光唇鱼。
刘兰苑郑鹏周江伟陈锭娴王凯丰林胜跃李强桂林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系统发育
辽宁沿海鲬mtDNA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获得辽宁沿海25尾鲬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的876~878bp全序列。通过GenBank中已有的鲬属鱼类控制区同源序列比对及形态特征分析发现,辽宁沿海鲬实为褐斑鲬而非印度鲬。同时,利用高度变异的控制区序列,对辽宁沿海褐斑鲬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5尾褐斑鲬间共有22个变异位点,辽宁沿海褐斑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0.04和0.0026±0.0017。核苷酸不配对分析表明,辽宁沿海褐斑鲬群体在19 000~63 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对比其他已报道鱼类控制区结构识别序列,对鲬属鱼类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终止序列、中央保守和保守序列,并找到DNA复制终止相关的序列ETAS,中央保守的保守序列CSB-F、CSB-E、CSB-D以及保守序列的保守序列CSB1、CSB2、CSB3。这一结果可为将来全面了解鲬的种群分化研究及其物种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李玉龙刘修泽吉光于旭光李轶平付杰王小林郭栋董婧
松江鲈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线粒体控制区特征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测定分析了中国和日本沿海共8个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识别出终止序列(ETAS)、中央保守(CD)和保守序列(CSB)的特征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69个松江鲈个体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呈现出核苷酸多样性(0.0079)较低和单倍型多样性(0.978)较高的特点。单倍型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松江鲈分为中国和日本两大世系。遗传分化系数(F_(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松江鲈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较显著,中国沿海各群体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该分化主要由历史环境变动、当代环境因素和自身生态习性等原因造成。
赵林林毕潇潇宋林高天翔
关键词:松江鲈控制区结构遗传分化
大鰭鳠线粒体控制区结构及其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对采自长江水域四川-重庆段大鰭鳠Mystus macropterus线粒控制区的克隆测序,并与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圆尾拟鲿Pseudobagrus tenuis和光泽黄颡Pelteobagrus nitidus 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大鳍鳠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有腺嘌呤(A)、胸腺嘧啶(T)含量高,鸟嘌呤(G)含量低的特点.同时,大鳍鳠线粒体控制区包括3个主要识别域:扩展终止相关序列、中央保守序列和保守序列.对哺乳动物,鸟类及其他脊椎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分析,大鳍鳠中央保守序列CSB-D,CSB-E,CSB-F与哺乳动物和其他鱼类的中央保守相一致;大鰭鳠保守序列的CSB-3比CSB-2的变异大些,与一些鱼类相比较,也有显著的差别.大鳍鳠在不同的种属间存在大致相同的保守段,其中CSB-D和GTGGG-box结构较保守.该研究可以为将来进行大鰭鳠的种群分化研究和资源保护研究提供基础.
魏刚周丽曾令江肖训焰黄林张运明
关键词:线粒体控制区
黄鲫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长度多态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鱼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因为具有结构简单、严格的母系遗传、缺少重组等特点而成为重要的分子标记[1—4]。线粒体DNA控制区(Control region,CR,又称D-loop)是一段非编码,进化速率快,容易积累较多的变异(如碱基的替换、插入和缺失等),被广泛应用于种内分子遗传学研究[5—7]。控制区一般分为终止序列、中央保守和保守序列3部分。
蔡珊珊徐胜勇宋娜高天翔张朝晖
关键词:黄鲫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
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
本试验所用乌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分别取自在河北省白洋淀,山东省平原县和湖南省洞庭湖三个地,采集到野生群体(白洋淀、平原县和洞庭湖)乌鳢标本共计104尾,养殖群体(白洋淀和平原县)乌鳢标本共计64尾。经...
董新培
关键词:乌鳢线粒体
文献传递
不同地理群体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3
2014年
为研究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控制区结构,实验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其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于分析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长序列为905~908 bp。104个序列中共发现了37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同时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ETAS)、中央保守(CD)和保守序列(CSB)的关键序列。3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875、0.003 27和2.939。群体间的平均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 distance,K 2-P)、遗传分化指数(Fst)、基因交流值(Nm)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均表明,3个乌鳢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白洋淀群体和平原县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罗青白俊杰
关键词: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
珍禽褐马鸡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亲缘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褐马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确定种群之间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野生和圈养两个种群20只褐马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对比其他报道的雉类线粒体控制区结构,分析了褐马鸡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识别了其高变Ⅲ、中间保守Ⅱ和保守I。使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建立的系统树显示:褐马鸡2个种群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9,平均值为0.002;2个种群间的基因流数值Wm=4.67。结果表明:褐马鸡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与其他鸟类相似,2个种群之间以及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可为合理制定褐马鸡的圈养及野外放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武玉珍冯睿芝张峰
关键词:褐马鸡线粒体DNA亲缘关系
淮河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序列分析淮河淮滨段、凤台段、蚌埠段、洪泽湖的野生乌鳢(Ophicephalus argus)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结果表明,在790bp的同源序列中,4个种群共检测到变异位点22个,占全部序列的2.78%,84个个体共检测到33种单倍型;4个种群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56 8、0.0038,表明淮河野生乌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4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46 0,仅3.10%的变异来自种群间(AMOVA分析),基因交流值为10.3696,种群间K2-P遗传距离为0.003~0.005,从而显示乌鳢种群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地理分化.NJ树揭示4个种群的个体组成2个谱系,但这2个谱系与地理分布并不相关.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和Network网络亲缘关系分析皆表明乌鳢鱼种群有过种群扩张,扩张时间约在末次冰期早期,距今51.8ka BP~74.6ka BP.
肖明松崔峰康健张晓红
关键词:乌鳢MTDNAD-LOOP种群遗传结构种群扩张
二长棘犁齿鲷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进化被引量:4
2012年
测定了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9种鲷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 X对控制区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相应的保守序列,包括终止相关序列ETAS、中央保守的CSB-F、CSB-E、CSB-E、CSB-C、CSB-B和CSB-A序列,以及保守序列的CSB1、CSB2和CSB3序列。以副鲈(Paralabrax clathratus)和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鲷科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二长棘犁齿鲷应该归入赤鲷属,建议有必要对犁齿鲷属和赤鲷属的分类地位重新评估。
苏天凤江世贵马之明李夏
关键词:控制区

相关作者

高天翔
作品数:308被引量:2,11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研究主题:形态学 线粒体DNA 同工酶 线粒体控制区 线粒体
陈葵
作品数:42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暗纹东方鲀 线粒体DNA 暗纹东方纯 系统学 黄颡鱼
苏天凤
作品数:99被引量:66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斑节对虾 合浦珠母贝 精子 线粒体DNA 微卫星
宋娜
作品数:81被引量:28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线粒体DNA控制区 线粒体控制区 DNA条形码 形态学 微卫星
江世贵
作品数:408被引量:1,45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斑节对虾 卵形鲳鲹 合浦珠母贝 卵巢发育 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