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0篇“ 接头模型“的相关文章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涉及海底隧道技术施工领域。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其包括试验基坑、以及横向设置在试验基坑中的对接管组和推出管节;对接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基坑两...
宋神友陈伟乐徐国平金文良刘亚平冯良平王强郭亚唯黄清飞付佰勇宁进进师启龙董香港许晴爽
盾构隧道斜螺栓接头模型的螺栓预紧力施加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斜螺栓接头模型的螺栓预紧力施加试验装置。预紧力施加构件包括弹性件和两个夹紧块,该两个夹紧块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孔和定位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配合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块的定位部;多个盾构管片,每相邻的两个...
郭翔宇蔡奇鹏刘永淼李正卫
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结构新型接头模型试验研究
2024年
为研究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接头连接方式,基于室内模型试验,从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接头适应变形能力、接头防渗性能3个方面论证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面板接头的可靠性,提出了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结构新型接头连接方式。结果表明:采用SK手刮聚脲将土工膜粘贴至沥青混凝土上,粘结的强度随环境温度降低而升高,5℃时,粘结强度可达到1.0 MPa;通过在接头部位设置鼓包,可以吸收接头变形;HDPE膜与沥青混凝土连接板的接头可以适应上下错动7.8 cm+张开5 cm+剪切7.2 cm的位移;施加变形后对接头进行抗渗试验,接头在0.45 MPa的水压力下可以保持防渗性能。采用SK手刮聚脲将土工膜与沥青混凝土直接粘结,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保证接头连接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对推广土工膜防渗具有积极意义。
何欣汪正兴马秀伟屈洁
关键词:土工膜沥青混凝土抽水蓄能电站接头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涉及海底隧道技术施工领域。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其包括试验基坑、以及横向设置在试验基坑中的对接管组和推出管节;对接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基坑两...
宋神友陈伟乐徐国平金文良刘亚平冯良平王强郭亚唯黄清飞付佰勇宁进进师启龙董香港许晴爽
基于模拟接头模型的盾构隧道内力计算方法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接头模型的盾构隧道内力计算方法,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该方法利用MATLAB和ANSYS软件的进行联合调用:利用MATLAB进行地层重新划分、管片分块以及管片计算单元划分等前处理工作;利用ANSYS实...
晏启祥陆志明张君臣伍旺宋修元康洪信郑鹏飞
一种车身接头模型的等效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接头模型的等效方法,包括步骤:在白车身模型上提取需要等效的接头壳单元模型;获得接头壳单元模型的转动刚度值;根据接头壳单元模型建立由主分支梁以及次分支梁组成的接头刚性模型;获得接头刚性模型的转动刚度值;...
熊志华袁焕泉陈东耿富荣赵永宏汪芳胜
文献传递
基于模拟接头模型的盾构隧道内力计算方法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接头模型的盾构隧道内力计算方法,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该方法利用MATLAB和ANSYS软件的进行联合调用:利用MATLAB进行地层重新划分、管片分块以及管片计算单元划分等前处理工作;利用ANSYS实...
晏启祥陆志明张君臣伍旺宋修元康洪信郑鹏飞
文献传递
110 kV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模型仿真分析
2020年
为了进行110 kV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仿真模型分析,首先需要电缆本体以及接头结构仿真,制作电缆中间接头的三维仿真模型,深入观察其仿真模型然后设计公式,对中间接头的无缺陷情况以及3种典型缺陷出现之后的情况进行电场强度计算,解决在实际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王德海傅洪全陈曦黄泽华马骏
关键词:电场温度场仿真
沉管隧道管节柔性接头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6
2019年
沉管隧道柔性接头柔度较大,能够适应软弱河床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并满足抗震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柔性接头部件繁多,作用复杂,模型建立较为困难,造成沉管隧道静力及动力分析结果不准确。文章介绍了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类型及柔性接头基本构造,从理论计算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简述了多种柔性接头模型作用机理,分析其合理性及不足之处,并对今后柔性接头模型研究提出了建议,包括:尝试采用接头模型试验研究方法,使结果更为直观;考虑主要接头部件,添加合理初始条件,建议采用数值解对柔性接头刚度进行描述;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或多种接头模型对比分析,验证接头模型的可靠性。
魏纲陆世杰
关键词:沉管隧道数值模拟
钢-混凝土拱肋混合接头模型试验研究
2019年
钢-混凝土拱肋混合接头充分利用了钢和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将钢拱采用混凝土外包,形成箱型截面混合梁结构,通过在弦杆间浇筑混凝土板以形成双叠合梁结构,且两种结构形式在结合处形成钢-混凝土结合拱肋混合接头。通过1 ∶5大比例结构模型试验,分别研究了钢拱肋合龙工况(工况1)、成桥工况(工况2)、主力组合工况(工况3)、主+附组合工况(工况4)、1.5倍主力组合工况(工况5)的加载试验,研究钢-混凝土结合拱肋混合接头受力特性、传力机理、变形和承载能力,验证接头设计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GB 50917—2013《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要求,进而对钢-混凝土结合拱肋混合接头提出构造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工况的试验过程中拱肋主要部分处于弹性状态,钢结构未出现塑性变形及失稳等现象,应力水平满足GB 50917—2013要求,结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限元计算提出的优化措施效果在模型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实桥设计可按优化后方案进行。
苏小梅尹少云侯华东
关键词:钢-混凝土接头受力性能模型试验参数优化

相关作者

丁文其
作品数:542被引量:3,219H指数:3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管片 盾构隧道管片 弹性密封垫
朱合华
作品数:897被引量:9,621H指数:5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公路隧道 隧道工程 模型试验
魏纲
作品数:467被引量:3,169H指数:3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研究主题:盾构隧道 隧道 盾构 土体损失 地下管线
诸以惇
作品数:2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工作井 接头模型 盾构工作井 连续墙 大型盾构
董新平
作品数:47被引量:427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隧道工程 管棚 管片接头 软弱地层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