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篇“ 拒药“的相关文章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拒药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 2021年
- 分析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共计74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护理前,先分析此类患者拒药的常见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综合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各项资料水平均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达到了91.89%(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症状评分也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自知力比较差,且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存在异常表现,使得这些患者的服用依从性比较差。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改善。
- 王微笑
- 关键词:护理措施
- 鼻饲在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19年
- 目的观察鼻饲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保护性约束下,鼻饲抗精神病等药物及肠内营养混悬液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抗精神病药物、静脉营养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治疗期间主动进食服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第4周主动进食服药率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4%,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途径进食给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可提高患者主动进食服药率,安全性较高。
- 谢渭根李庆华张烈
- 关键词:鼻饲阿尔茨海默病拒食拒药
- 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2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拒药症状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MECT)是目前精神科常用的一种现代物理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较好的特点,已被精神病医院广泛使用[1,2]。本研究选取237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237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以拒食、拒药为主要症状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16例;年龄60~78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3个月内脑血管意外、高颅压、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活动期、严重的呼吸系统与肝肾疾病、视网膜脱落、不符合MECT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对依托咪酯药物过敏者;未签署家属知情同意者等。
- 赵敏强林泽敏席艳红郝睿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电休克治疗老年症状拒药
- 精神病患者拒药 藏药的原因及对策
- 2017年
- 药物治疗是精神科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精神病患者普遍存在拒药、藏药现象。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手法、危害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治疗、加强监管、心灵沟通、工娱活动等几个方面。
- 陈美平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
- 电刺激行为治疗在伴木僵、拒食、拒药、违拗精神分裂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行为治疗(ESBT)在伴木僵、拒食、拒药、违拗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伴有木僵、拒食、拒药、违拗中任何一种或一种以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ESBT),分别在第7~8天、14~15 d、21~22 d、28~29 d记录疗效、药物副反应及其它损伤,并进行对照评估。结果平均住院日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在7~8 d、14~15 d、21~22 d评估时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8~29 d评估时段两组相当(P>0.05);药物副反应及其他损伤方面,仅在28~29 d评估时段肌肉组织受压性损伤、消化道损伤或出血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BT在帮助加快改善伴木僵、拒食、拒药、违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方面可能有效,且可能有助于减少某些方面的损伤。
- 易海孔思思曾干陈天灵
- 关键词:木僵拒食拒药精神分裂症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拒药行为调查分析
- 目的:探讨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拒药原因.方法: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病史采集,入院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出现拒药行为最多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病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起关键性的作用,精神病人的...
- 刘彭雪陈强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 住院拒药的精神病人两种强制服药效果的比较
- 目的研究住院的精神障碍拒药患者两种不同的强制灌药的方式效果。方法选择96例明显拒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准咽部直接注入法,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鼻饲服药。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药液外溢、出血(包括口、鼻、胃...
- 黄丛平
- 关键词:拒药精神病人
- 文献传递
- 混血·限训·拒药·食补——石门高手谈鸽经
- 2015年
- 日前,笔者访问志平鸽业,这是石门一户人家,父子俩共同打理鸽舍,他俩在当地夺金揽银,摧城拔寨,很有名气。下面是父子俩的一些对话,笔者觉得对鸽友有借鉴作用,故整理出来发表。
- 吴卫国
- 关键词:混血父子
- 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的原因构成及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存在拒药藏药行为50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程记录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归纳拒药藏药的原因。结果拒药藏药原因包括:无自知力、否认有病22例(44.00%);幻觉、妄想支配15例(30.00%);药物副反应严重4例(8.00%);担心药物损害自己健康4例(8.00%);积存药物企图自杀1例(2.00%);认为自己的病已无药可治而拒服药2例(4.00%);无勇气重返社会2例(4.00%)。结论精神病患者拒药藏药原因构成复杂,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增加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 王丽丽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干预措施
- 4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拒药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
- 2014年
- 目的:为了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藏药、拒药行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法:分析患者发生藏药、拒药行为时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疾病分布、藏药、拒药的原因及方式,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首次住院、住院时间在一周内、否认有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藏药、拒药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 周小莉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藏药拒药护理对策
相关作者
- 王天杰

-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公安厅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拒药 精神病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支气管扩张
- 范学齐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精神病患者 干预对策 拒药 护理干预 精神病
- 许凤琴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精神病患者 干预对策 性格特征 护理干预对策 拒药
- 徐波

-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护士 护理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 并发症
- 于长林

-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
- 研究主题:康复期精神病患者 康复期精神病 社会回归 干预 军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