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29篇“ 护理干预对策“的相关文章
- 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中护理干预对策与效果
- 2024年
- 探寻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诊疗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数据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肠道的清洁质量提升,使血糖水平改善,使不良反应减少,使耐受性增强,使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升。
- 黄小连
-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对策结肠镜糖尿病老年
- 儿童近视视功能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探讨儿童近视视功能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90例儿童近视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优质护理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近视的原因,以及护理后对家长干预、电子产品、用眼环境、营养搭配、运动干预知识的掌握评分、视功能改善率。结果 在影响儿童近视的各种因素中,由于行为因素而引起的近视儿童数量多于由于遗传因素而引起的近视儿童数量(P<0.05)。与对照组儿童家长相比,观察组家长更加了解预防保健措施(P<0.05)。观察组视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近视视功能影响因素主要是行为因素、遗传因素,优质护理用于儿童近视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良好行为的执行率,促进视功能改善。
- 李思莹孙悦
- 关键词:护理干预对策视功能
- 产后盆底肌恢复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观察产后盆底肌恢复的相关诱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产妇,对其基础资料回顾性探讨,明确影响产后盆底肌恢复的诱因,并予以有效护理对策,保证产妇产后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产妇产后盆底肌恢复的主要诱因包含多产次、高龄产妇、BMI高、新生儿体重大、文化程度低和孕次多等,这些诱因使得产妇产后不能良好恢复盆底肌,作为主要诱因。结论 针对产妇而言,产次、生产年龄、BMI、新生儿体重、文化程度以及孕次等作为影响产后盆底肌恢复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产妇护理期间予以针对性护理对策,可增强产妇后期盆底肌恢复效果,降低不良情况几率,提升预后和护理品质。
- 王玉涛普越
- 关键词:产妇产后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分析以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评分。
- 段红霄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 针对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 2024年
- 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开始于2023年1月,终止于2023年12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分组,49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9例患者自称实验组,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应用结果。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切口愈合优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围产功能指标之间有着极大差异,P均<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促进愈合,应用前景广阔。
- 杨超
- 关键词:切口感染围术期护理干预
-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家庭雾化的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观察
- 2024年
- 观察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家庭雾化的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12月婴幼儿喘息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总计68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常规护理+家庭护理),对比两组疾病认知度、有效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疾病认知度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咳嗽、肺部体征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家庭雾化期间,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价值显著,可提升患儿家属认知及配合,保障护理满意度,加速病症消失速度,可推广。
- 周芳
-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雾化吸入治疗
- 老年病人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讨论老年病人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分组,4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45例实验组施以跌倒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比对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 干预前的跌倒风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的跌倒风险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跌倒风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比对照组(91.11%)高,P<0.05。结论 引起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较多,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可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王容王超柯小瑜陈梦李敏
- 关键词:老年病人跌倒护理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 将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各营养指标以及免疫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应用能够帮助胃癌手术患者改善其术后机体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汪婷
- 关键词:胃癌营养状况
- 老年骨科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探讨手术中低体温对老年骨科病人手术的影响。方法 依据研究资料,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医院接受的62名老年骨科病人,根据随机化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每组3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低体温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病人的体温变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通过低温干预护理方法后总体各项指标都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肛温(36.43±1.32)℃、口腔温度(36.78±0.64)℃、体表温度(36.11±1.42)℃,对照组肛温(35.82±0.56)℃、口腔温度(35.69±0.56)℃、体表温度(34.58±1.43)℃(t=2.369,7.136,4.227)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9.68%,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2.26%(χ2=4.769),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治疗后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97%,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χ2=5.415, P<0.05)。结论 高龄骨科病人在手术中加强低体温的护理,加强对病人的术后护理,重视细节管理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恢复能力。
- 汤钰玄
- 关键词:老年骨科病人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 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 2024年
- 探究分析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以及其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将本院2021年3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的100例慢性附件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最终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包括腹部疼痛、白带异常、患处感染)。结果 经查,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宫腔内手术治疗史、经期卫生情况不良、器官病变、性行为不洁;对他们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最终,护理干预所在的观察组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效果,其最终护理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护理有效率32.00%(P<0.05);不仅如此,该组患者的病情经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内手术治疗史、经期卫生情况不良、器官病变、性行为不洁等都是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的发病原因,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治疗效果。
- 张丽莹
- 关键词:慢性附件炎盆腔炎发病原因护理干预并发症
相关作者
- 陈翠杰

- 作品数:38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 临床护理 机械通气
- 江连英

-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 SCL-90 健康教育 焦虑
- 宫培艳

- 作品数:21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护理 长期维持性 血液透析
- 陈敏

- 作品数:17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学龄期患儿 化疗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 液体管理
- 王喜慧

- 作品数:29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干预对策 膀胱 灌洗 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