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2篇“ 抗雄激素药物“的相关文章
- 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女性中重度迟发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24年
- 评价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女性中重度迟发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女性中重度迟发型痤疮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维胺酯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胺酯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女性中重度迟发型痤疮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指标,建议推广。
- 何丽娟
- 关键词:抗雄激素药物临床疗效
- 不同抗雄激素药物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治疗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真实世界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究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比卡鲁胺等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在治疗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激素敏感性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包括服用阿帕他胺的患者26例、阿比特龙的患者22例及比卡鲁胺的患者30例,使用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3种药物在基线数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反应率上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比卡鲁胺3组患者在PSA无进展生存、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无去势抵抗生存、无转移性去势抵抗生存以及总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截至2024年1月,雄激素受体阻滞剂药物+ADT能使85%的患者在用药后3个月达到PSA90状态;治疗后,3组患者PSA降至最低点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此外,与比卡鲁胺组比较,阿帕他胺组和阿比特龙组的患者,其PSA到达最低点时间显著短于比卡鲁胺组(P=0.001);阿帕他胺组患者在用药后第3个月达到PSA深度缓解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阿比特龙组与比卡鲁胺组(P=0.005);在用药后的第6、12个月,3组患者到达PSA深度缓解与PSA90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21/78)的患者PSA有进展,其中阿比特龙组与阿帕他胺组发生PSA进展的患者占比显著少于比卡鲁胺组(P=0.012);16.7%(13/78)患者发生了全身转移(包括骨骼、内脏和远处淋巴结),其中阿比特龙与阿帕他胺组的患者发生全身转移的占比显著低于服用比卡鲁胺的患者(P=0.032);26.9%(21/78)的患者发生了去势抵抗,其中包括转移性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12例和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7例,与比卡鲁胺比较,阿比特龙和阿帕他胺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去势抵抗的风险(P=0.01)。随访过程中共有10例患者死亡,3组药物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3组患者在整体不良事件发�
- 卢育彤姜婧琦杨高阳王志平
- 关键词:局限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
- 2023年
- 雄激素是体内重要的性激素,参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如痤疮、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等。抗雄激素药物可作用于雄激素合成途径及作用通路不同位点,拮抗雄激素作用,用于缓解并治疗相关疾病。近年来,该类药物治疗皮肤病取得一些研究进展,如克拉考特酮是近40年来首个用于痤疮局部治疗的新机制药物,度他雄胺用于治疗20岁以上男性雄激素性脱发,非那雄胺外用制剂用于雄激素性脱发和女性特发性多毛症疗效显著。本文综述近年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皮肤病取得的研究进展。
- 孙小洁刘毅
- 关键词:雄激素拮抗药皮肤疾病秃发多毛症
- HPLC-DAD法同时测定防脱发类化妆品中6种抗雄激素药物被引量:3
- 2022年
- 建立了同时测定防脱发类化妆品中氟他胺、非那雄胺、左炔诺孕酮、醋酸环丙孕酮、醋酸氯地孕酮和度他雄胺等6种抗雄激素药物含量的HPLC-DAD方法。实验采用C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285 nm。结果表明6种药物均在2~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经膏霜、乳液、水3种基质测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99.8%,RSD为0.05%~0.97%。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判断防脱发类化妆品中6种抗雄激素药物的非法添加情况。
- 刘丹马莹杨健李泽夏琼
- 关键词:防脱发化妆品抗雄激素药物
- 注意新型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阿帕他胺引起的皮肤不良事件被引量:1
- 2022年
- 阿帕他胺(apalutamide)是一种新型口服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可直接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配体结合域结合抑制雄激素与AR的结合、AR核易位和AR介导的转录,进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1]。
- 陈玲玲
-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域肿瘤细胞死亡
- 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对晚期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晚期P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先后顺序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雄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去势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以及总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A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疗法用于晚期PCA临床治疗中,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
- 康永胜唐云峰李华强
- 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去势抗雄激素药物
- 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7年1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96例,以回顾性分析形式,记录96例患者停用抗雄激素药物(氟他胺或比卡鲁胺)后,改为戈舍瑞林或者亮丙瑞林的临床效果。统计抗雄激素撤退治疗有效率、抗雄激素撤退发生率、效果的潜在预测因素。结果9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共计有24例出现抗雄激素撤退反应(前列腺特异抗原降低程度≥50.00%),抗雄激素撤退治疗有效率为25.00%(24/96),疾病缓解的平均用时为(4.05±1.96)个月。初始内分泌治疗中,应用氟他胺治疗的患者其抗雄激素撤退反应发生率在32.00%(16/50),应用比卡鲁胺患者的抗雄激素撤退反应发生率为17.39%(8/4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7,P=0.099);治疗前存在骨或者软组织转移的患者为42例,抗雄激素撤退发生率14.29%(6/42),无骨或者软组织转移54例,抗雄激素撤退发生率33.33%(18/5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2);患者的年龄情况、抗雄激素药物应用情况、GLeason分级情况、TNM分级情况、是否有骨或软组织转移情况、初始内分泌治疗用时、治疗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以及血清睾酮等和治疗是够有效没有关联。结论抗雄激素撤退治疗对少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先用抗雄激素撤退处理。
- 贝为新李仙黎德林钟启值黄志红黄恒海
- 关键词:抗雄激素药物前列腺特异抗原
- 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新型抗雄激素药物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评价新型抗雄激素药物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mHSP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计算机并结合手工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联合醋酸阿比特龙/恩扎鲁胺/阿帕他胺治疗mHSP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0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事件≥3级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关于mHSPC的RCT(包括5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ADT比较,在mHSPC中联合用药表现出更优的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HR=0.40,95%CI:0.34~0.48;总生存期:HR=0.65,95%CI:0.58~0.72),并且总生存期的改善与年龄、疾病负荷高低无关。然而在对于3级以上不良事件的分析中,联合用药对于mHSPC(RR=1.27,95%CI:1.13~1.44,P<0.001)的风险高于单纯ADT,风险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高血压、关节痛等不良事件中。结论联合新型抗雄激素药物相比单纯ADT可显著提升高与低疾病风险/负荷mHSPC患者的疗效,但同时提升了高血压、关节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王睿晗周若凡唐晓雨罗嵩阳陈宇帆鲍一歌
- 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CRP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经去势+氟他胺治疗无效后,更换比卡鲁胺治疗;60例患者经去势+比卡鲁胺治疗无效后,更换氟他胺治疗。分析CRPC患者替换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PSA、睾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RPC患者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替换治疗前的69.17%(P<0.05)。CRPC患者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后的PSA、睾酮水平均明显低于替换治疗前(P<0.05)。CRPC患者抗雄激素药物替换治疗前、后的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潮热、贫血、乳腺发育、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C患者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替代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PSA、睾酮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赵波张辉
- 关键词:抗雄激素药物前列腺特异抗原去势治疗睾酮
- 给药方式对亮丙瑞林微球联合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式对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亮丙瑞林微球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4例,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持续性给药组(对照组)和间歇性给药组(观察组)各17例。观察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各时间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3,6,9,12月)PS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以及各时间点对照组PSA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亮丙瑞林微球联合抗雄激素药物的两种给药方式均能明显降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而间歇性给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给药,且安全性好。
- 王佳秦侃邵峰王钰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投药途径
相关作者
- 刘雅茹

- 作品数:51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 研究主题:比卡鲁胺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HPLC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 王秀问

- 作品数:161被引量:1,82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糖尿病 非小细胞 化疗
- 姚德鸿

- 作品数:371被引量:4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勃起功能障碍 性生活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症 双功能超声
- 朱耀

- 作品数:205被引量:1,1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阴茎肿瘤 预后 前列腺肿瘤 阴茎癌
- 万克松

-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抗雄激素药物 抗雄激素 晚期前列腺癌 手术去势 激素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