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3篇“ 房室传导时间“的相关文章
- 三种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在定量测定胎儿心脏房室传导时间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采用3种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上腔静脉/升主动脉脉冲多普勒同步记录法(SVC/AAO)、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法(TDI)及肺动/静脉脉冲多普勒同步记录法(PA/PV)分别创建中晚孕期胎儿心脏房室传导时间(AV)正常值参考范围,并分析AV值与孕周、胎儿心率及心脏面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胎儿227例入选本研究,孕周为16~41周,根据孕周分为5组,采用SVC/AAO法、TDI法及PA/PV法分别测量AV值,分析3种方法的测量成功率;并获得不同孕周组AV值的正常范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t法)对不同方法获得AV值的差异进行分析,对AV值与孕周、胎儿心率及胎儿心脏面积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每种方法检查者内和检查者间重复性。结果3种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测量成功率,SVC/AAO法为94.58%;TDI法为100%;PA/PV法为95.83%;测得AV值正常范围:AV-SVC/AAO为(115.94±6.67)ms;AV-TDI为(117.69±6.43)ms;AV-PA/PV为(123.70±6.42)ms,AV-PA/PV最大,AV-SVC/AAO最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3、-12.662、-9.819,P=0.005、<0.001、<0.001);所有AV值与孕周均呈正相关(r=0.677~0.680,P<0.001),与胎儿心脏面积均呈正相关(r=0.648~0.654,P<0.001),与胎儿心率均呈负相关(r=-0.568~-0.581,P<0.001)。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重复性检验显示3种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测量的重复性均良好(ICC均>0.80)。结论3种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用于测量胎儿心脏AV可行且重复性好;中晚孕期正常胎儿AV值受孕周、胎儿心脏面积及胎儿心率影响,且不同方法所测得AV值存在差异;因此,应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测量胎儿心脏AV,同时,需要认识到不同的方法所得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性,这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 潘美赵博文毛彦恺彭晓慧杨园王蓓孙晓露吴俊
- 关键词:胎儿超声心动图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阻滞产前诊断
- 优化左房室传导时间对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优化左房室传导时间(LAVI)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随机分为LAVI优化组和非优化组。于起搏器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基点)行食管心电图检查,测量两组患者的房间传导时间(IACT)、室间传导时间(IVCT)并计算在起搏器出厂默认的房室延迟(AVD)状态下的LAVI,其中优化组随即进一步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调整起搏器的AVD以取得左房室最佳机械同步状态下的最优LAVI。所有患者于术后观察基点,6、12、18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心电传导参数、相关临床表现及预后指标,分析最优LAVI与心率的关系。结果(1)优化组平均最优LAVI为(130.8±11.9)ms,较默认的LAVI(起搏状态下)值(120.7±18.7 ms)延长(P<0.05)。(2)优化组最优LAVI与心率呈负相关(r=-0.955,P<0.05),心率<70次/分,最优LAVI为140 ms;心率70~80次/分,最优LAVI为130 ms;心率>80次/分,最优LAVI为120 ms。(3)优化LAVI可使优化组E峰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即刻改善(P<0.05)。(4)优化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DT、IVRT于术后6个月开始优于非优化组(P<0.05),左房容积指数、E/e′(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于术后12个月开始优于非优化组(P<0.05)。(5)非优化组的LVEF、EDT在术后18个月的随访期内逐步降低(P均<0.05);而IVRT、左房容积指数则在整个随访期内逐步增加(P均<0.05)。优化组的E/e′在随访期内逐步增加(P<0.05),EDT则在随访期内逐步降低(P<0.05)。(6)随访至终点,优化组累计新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优化组(8.3%vs 23.3%,P<0.05)。结论优化LAVI可以改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 张姝兰强佳琪岳庆雄李丽娜颜培实董敬乔洁林海龙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预后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评估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房室传导是保障胎儿心脏活动正常进行的生理基础。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较,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更准确地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本文就组织多普勒成像的原理、优势、方法及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 郭玮冉华
- 关键词:房室传导时间胎儿
- 组织多普勒成像在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评价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在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 1年3月1日至6月30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111例常规胎儿系统超声及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的孕妇进行胎儿TDI检测,记录心房收缩期(atrial contraction,Aa)起点至心室等容收缩期(isovolumic contraction,IV)起点的时间间隔(Aa-IV)及Aa起点至心室收缩射血期(ventricular systole,Sa)起点的时间间隔(Aa-Sa),作为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直线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抽取20例受检者,进行重复性测量,计算2次测量差异的95%可信区间(95%CI),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2次测量的相关性.结果 (1)妊娠20~、25~、30~和35~42周组胎儿Aa-IV分别为(68.68±2.45)ms、(71.95±5.06) ms、(78.01±3.87) ms和(81.82±5.71)ms(F=39.998,P<0.01);Aa Sa分别为(108.80±5.08) ms、(111.74±6.27) ms、(122.02±8.54) ms和(123.39±5.96) ms(F=29.367,P<0.01).各孕周组间Aa-I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a-Sa各孕周组间除妊娠20~周组与25~周组间和30~周组与35~周组间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胎心率<140、140~、150~次/min组胎儿Aa-IV分别为(80.92±4.98)ms、(72.78±4.27)ms和(69.91±4.46) ms (F=56.265,P<0.01);Aa-Sa分别为(121.93±7.55)ms、(114.52±8.70)ms和(111.44±7.40) ms (F=16.455,P<0.01).各组间Aa-I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间Aa-Sa比较,除140~次/min组与150~次/min组间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Aa-IV=1.02GA+45.09(R2=0.56,P<0.01):Aa Sa=1.25GA+79.67(R2=0.44,P<0.01)(其中GA为孕周);Aa IV=-0.50HR+146.08 (R2=0.47,P<0.01);Aa-Sa=-0.49HR+186.45 (R2=0.24,P<0.01)(�
- 郭敏朱琦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房室传导时间胎儿
- 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方法
- 2013年
- 房室传导是保障胎儿心脏正常活动的重要基础。采用适当方法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对早期诊断胎儿房室传导阻滞、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
- 郭敏朱琦
- 关键词:房室传导时间胎儿超声心动描记术
- 组织多普勒指标Aa-IV Aa-Sa在胎儿房室传导时间测量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指标Aa-IV、Aa-Sa在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1例正常孕妇进行TDI检测,记录Aa-IV(心房收缩期起点至等容收缩期起点的时间间隔)及Aa-Sa(心房收缩期起点至心室收缩射血期起点的时间间隔),作为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评价指标。使用直线回归分析,比较Aa-IV、Aa-Sa与孕周及胎心率的相关性。选择62例晚孕孕妇进行TDI检测,记录Aa-IV及Aa-Sa;并于出生后一周内行新生儿心电图检查,测量PR间期。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比较Aa-IV、Aa-Sa与P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Aa-IV、Aa-Sa对胎儿Ⅰ°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结果 Aa-IV、Aa-Sa均与孕周及新生儿PR间期呈正相关,与胎心率呈负相关,其中Aa-IV与各指标相关性更好。ROC曲线显示Aa-IV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而Aa-Sa诊断价值较低。结论 TDI技术能准确评价胎儿房室传导时间。在心肌收缩力下降等病理情况下,Aa-IV能更准确地进行胎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筛查。
- 郭敏朱琦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阻滞胎儿
- 不同部位心房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和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
- 目的:比较不同的心房起搏部位: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口、冠状静脉窦远端起搏对于心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术中放置高位...
- 雷鹏
- 关键词:心房起搏心脏电生理
- 文献传递
-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建立正常胎儿的房室传导时间参考值范围,为早期发现房室传导异常提供依据。方法100名中晚孕超声筛查结果正常的胎儿(15~40孕周),按检查时不同胎龄分为5组进行研究。获得TDI动态图像后脱机软件QLAB分析测定房室传导时间,各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并将AVCT与心率及孕周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纳入研究的胎儿出生后尽量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胎儿房室传导时间范围为(123.9±10)ms;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心率成负相关(Y=190.261-0.467X,P<0.01),与孕周无明显相关(Y=0.045X,P=0.66)。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为测量胎儿房室传导时间的良好方法;胎儿房室传导时间与孕周无相关,而与心率呈负相关;正常值的建立将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胎儿房室传导异常。
- 张玉娟吴瑛孙枫彭启慧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组织多普勒成像房室传导时间
- 慢径消融对快径正传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对快径正传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83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者根据消融前HRAS,S2扫描刺激时房室跳跃值的不同分为:A组:〈50ms;B组:50—80ms;C组:〉81ms。行慢径消融,消融后均无慢径残留,测量消融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房室传导时间的变化。结果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及房宣传导时间均较消融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前HRA程序刺激时房室跳跃值越大,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缩短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宣传导时间亦有类似结果。结论慢径消融后快径有效不应期及房宣传导时间均缩短,提示慢径消融可改善快径前向传导功能。
- 张晓锋杜日映史俊忠卢敏张学军曹杰
-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心脏电生理
- 房室传导时间延迟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房室传导时间延迟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 R间期延长 ,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本文通过对两组人群的观察 ,辨别P R间期延长的性质。方法 2组观察者均作卧位、坐位、下蹲运动试验后心电图。部分观察者接受动态心电图 (DCG)检查。结果 对照组 (B)坐位、下蹲运动试验后P R间期多恢复正常 ,DCG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AVB)者少 ,病例A组坐位、下蹲运动试验后P R间期仍延长者多。DCG出现二度AVB者也较多。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P R间期延长者 ,要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P R间期延长的具体表现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 张文篪王美如
- 关键词:生理性病理性心电图
相关作者
- 朱琦

- 作品数:131被引量:4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超声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超声
- 郭敏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院
- 研究主题:房室传导时间 胎儿 房室传导阻滞 超声诊断 房室传导
- 杨园

- 作品数:90被引量:174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胎儿心脏 正常胎儿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心动描记术
- 彭晓慧

- 作品数:200被引量:3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评分 Z
- 赵博文

- 作品数:602被引量:1,16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胎儿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 正常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