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成己成物“的相关文章
论朱子与王阳明对成己成物关系的不同理解——兼及张岳对阳明的质疑及其可能回应
2025年
《大学》修身以上条目和齐家以下条目分别表达了成己和成物的意思。朱子和阳明在成物领域中的新民与亲民之争受到学界重视,相比之下他们在成己成物关系问题上的异同则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在这一问题上,双方存在本末论和合一论的差异。其差异的关键是成己的完成是否有赖于成物的完成。明代朱子学者张岳批评阳明合一论遗漏了无事时的慎独工夫。不过事实并非如此。阳明认为无论慎独还是亲民,都可涵盖实现一体之仁的整体。朱王差异的根源可以追溯至双方在是否直接凭借本心来指引和推动工夫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傅锡洪
关键词:成己成物慎独亲民
儒家“成己成物”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2023年
成己成物”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是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成己成物”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深厚的伦理关怀,其所具有的“参赞万物之化育”的自然价值论、“推己及人以至万物”的生态平等意识以及“成己以成物”的道德实践要求,为解决生态伦理学领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问题提供了思路,为实现“两个结合”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同时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现实启迪,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董军李梦佳
关键词:儒家成己成物生态伦理
《四书》“成己成物”思想研究
中国文化从主流上说比较重视生命的学问,其中儒家即是立足于德性基础之上的生命之学,“成己成物”正是真实生命的两个方面。“成己成物”思想有其演变历程。它首先是由“人文化成”这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传承演进而来,自伏羲到周公奉行...
谢梦玲
关键词:成己成物儒家人格亲民人文化成
荀子“成人”思想研究——基于成人与成己成物关系的辨析被引量:6
2021年
成人与成己、成物密切相关,学者或持成己包含成人成物说,或持成物包含成己成人说。但基于荀子成人概念的辨析,应当是成人包含成己成物说。成人,是指成为一个全人。全人既要成己也要成物。成己指向的是"内自定",突出的是自我身心的德性成就。成物指向的是"外应物",突出的是类意义上的整全发展。成人不是与成己相对的概念,成己与成物才是相对的概念;正是在成己、成物的交互发展中,成人才最终得以可能。
李记芬
关键词:成人全人成己成物
成己成物:儒家管理者的精神境界
2018年
在儒家看来,管理者要有"仁以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这是其作为管理者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管理者要有"求其放心"的严格自律精神,这是其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管理者还要有"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地境界,此即"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的共同体精神,这种共同体精神是人类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
耿加进
关键词:儒家思想万物一体仁者
成己成物:唐君毅意义视域中的自然世界
2017年
根据唐君毅的意义理论,自然万物中的个体、类及其关系,是在人们"当下一念"中首先出现的。尤其作为个体的自然万物是最早、最自然地进入人们的感官感觉之中,使人们有了关于个别事物的意识,而对个别事物的意识又是与对经验自我的意识同时形成的;当人们尝试以语言符号对这些个体对象进行指称时,就开始意识到了自然万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性质和属性;而这正是人类文明活动的真正开端,从此人类摆脱了早期的原始自然状态。这也是意义自我生成机制的成熟,意味着一个无限广阔的意义空间围绕着人自身逐渐扩散开来,使人的心灵生命获得了真实而丰富的内涵。
邵明
学以成己成物——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在儒家看来,"学"并不单纯指对外在知识的摄取,而是首先"成己",并以此为基础自然而然地使外在行为达到理想的高度和标准,即恰切地处理与群体以及他物的关系,即所谓"成物"。儒家关于"学"的过程的动态把握和处理,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卢有志张澍军
关键词:成己成物思想政治教育
成己成物 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
本书是探讨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如何坚守道德的合理性,以维护人与自然的正义秩序,消除当代生态危机的伦理哲学专著,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内容包括:改造自然界的应然性;改造自然界的...
曹孟勤著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
在文化自觉中成己成物
2013年
做教育,自古至今,不管什么时代,总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本质精神,那就是着眼于人本身,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及尊严。"朱小蔓教授的这一论断揭示了现代学校管理的行为取向——"以人为本"。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学校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人"作为主体,实现
朱丽
关键词:现代学校管理爱生标志性景观核心词汇爱满天下
成己成物”——人本教育家颜钧审美教育论被引量:1
2010年
泰州学派二传弟子颜钧在生活中执著追求"孔仁颜乐"的人格审美理想,并通过审美教育这一方式进行积极的实践。他提出"成己成物"的观点来推行他的理想。首先,他认为"己"是"人生堪舆,身根大本",这是对"己"的存在和重视。他同时又认为"人为贵",可见,在进行审美教育时,他始终以人为本,将个体的人视为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应该重视人心灵的力量,以便在与物世界亲近的过程中完成道的理解,从而走向对内心的省视与自身的改造,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沈玲
关键词:审美教育成己成物

相关作者

王国良
作品数:53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哲学系
研究主题:儒家 理学 朱熹理学 自然观 中国哲学
李娟
作品数:55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孟二冬文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语文 跨文化研究 母语危机 文学理论 当代审视
韩东晖
作品数:53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规范性 维特根斯坦 哲学 公共理性 《逻辑哲学论》
周佼佼
作品数:46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古建筑 教学模式 课程 民间金融 钢箍
柯小刚
作品数:78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经》 黑格尔 现象学 诗教 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