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2篇“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相关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的相关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凝血功能检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功能指标,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结果:观察组凝血反应时间、凝固时间短于对照组,Angle角、最大振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凝血反应时间、凝固时间与D-D、FIB呈负相关,与TT、PT、APTT呈正相关;Angle角、最大振幅与D-D、FIB呈正相关,与TT、PT、APTT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反应时间、凝固时间、TT、PT、APTT长于治疗前,Angle角、最大振幅小于治疗前,D-D、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具有相关,并能辅助评估治疗效果。
王道伟孙文李德勇毛占存刘建金龙高永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lncRNA XIST和miR-12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X无活特异转录本(lncRNA XIST)和miR-12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处于急性发作期的123例COPD患者作为急性期组,选择处于稳定期的121例COPD患者作为稳定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1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白介素(IL)-1β、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外周血单核细胞lncRNA XIST和miR-124表达水平;Pearson法相关分析急性期组lncRNA XIST和miR-124的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XIST和miR-124对COPD急性期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组和稳定期组IL-1β、IL-12、TNF-α、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miR-1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987、95.674、106.138、237.468、45.710、126.014,P均<0.001)。Pearson法相关分析显示,急性期组lncRNAXIST和miR-124成负相关(r=-0.519,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显著大于lncRNA XIST和miR-124单独诊断(Z=3.726、2.81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XIST和miR-124是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的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iR-124显著下降,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也是COPD急性发作期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邢芳远郭小霞郭瑞霞宋然
关键词:COPD急性发作期
定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有效研究
2022年
目的:将定喘汤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探讨有效和安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96例,以是否行定喘汤治疗分为中药组(n=48)和西药组(n=48)。西药组给常规西药抗感染、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原发疾病;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煎服定喘汤,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对西药组和中药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相关评分[呼吸困难咳嗽咳痰(BCSS)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治疗有效率进行测评。结果:中药组FVC、FEV1%、PEF、BCSS得分、CAT得分、治疗有效率,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结合西药治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促进肺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游万辉
关键词:定喘汤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
糖皮质激素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评估糖皮质激素雾化和全身治疗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呼吸科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合并AECOPD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全身组及雾化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组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雾化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比较治疗1周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身组和雾化组治疗1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32±0.13)L比(1.21±0.17)L,(1.38±0.18)L比(1.21±0.17)L,(1.41±0.14)L比(1.31±0.15)L,(1.47±0.20)L比(1.31±0.15)L]显著升高,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此外,雾化组和全身组在治疗1周及1个月空腹血糖显著升高,其中雾化吸入对血糖影响小于全身治疗[(8.10±0.34)mmol/L比(6.38±0.58)mmol/L,(6.89±0.41)mmol/L比(6.20±0.60)mmol/L](P<0.05)。结论T2DM合并AECOPD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程显著缩短,且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雾化吸入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但雾化吸入对血糖控制优于全身使用。
韩金霞钱瑜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给药途径
探讨呼吸机的使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的使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0例,呼吸机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状态、肺通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aO_(2)、FEV_(1)、FVC检测值更大,PaCO_(2)、呼吸频率、心率检测值更小,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呼吸机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诊疗中,能促进患者肺功能、呼吸状态的恢复,能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李艳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下采取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血液高凝状态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2018年1月-2021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1∶1形式随机分组,3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抗感染、吸氧、平喘等),3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细胞压积指标无统计学(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血氧饱和度、凝血酶原时间指标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81.25%,数据差异统计学存在(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云龙叶思燕许锦奋杨良俊曹映月刘佳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那屈肝素钙
越婢加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痰热郁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越婢加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辨证属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进行西医常规处理+越婢加半夏汤,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n。两组患者均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改变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n水平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n都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F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可能通过提升血清Fn水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萧乐声袁古治杨学成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的状况,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从本科室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中遴选出45份编入研究组,从同时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群中遴选45人编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及指标。结果:患者在急性发作期TT数值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T、APTT、FIB及D-D数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液存在高凝状态,D-D数值则表明患者有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趋势。
梁影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凝血功能
福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及其预警模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福州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与同期气象因素的相关,建立福州地区COPD急性发作气象预警模型。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COPD急性发作病例,选取同期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波动指数、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波动指数、月平均气压、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相对湿度这7个气象指标为评估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基于不同季节的精确预警模型。结果春季COPD发病人数与月平均最低气温、月平均气温波动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调整R^2=0.54,F=18.29,P<0.05);夏季发病人数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波动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调整R^2=0.30,F=9.47,P<0.05);秋季发病人数与月平均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调整R^2=0.45,F=24.95,P<0.05);冬季发病人数与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调整R^2=0.20,F=8.57,P<0.05)。结论气象因素与COPD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可通过多元线回归方程进行模拟预测。
黄慧琴邹燕李勇郭舜民余晶晶
关键词:气象因素预警模型
耳穴贴压治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睡眠质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将56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等西医常规治疗,及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常规护...
陆岑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耳穴贴压睡眠质量

相关作者

沈斌
作品数:20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多普勒组织成像 二维超声 速度图 心肌运动 心肌梗死
余世全
作品数:25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监护病房 ICU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刘励军
作品数:210被引量:977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亚低温 心肺复苏 脓毒症 心脏骤停 ICU
王东
作品数:520被引量:2,122H指数:1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肾上腺肿瘤 CT诊断
高培阳
作品数:144被引量:481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