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惊恐病“的相关文章
- 民间惊恐病的基础理论研究
- 惊恐病是遇忽然异常刺激诱导、临遭意外险情后而引发的,且持续惧怕不安,具有身心同损的病理,是临床上最常见和必须治疗的疾病。受惊错骇,表达了该类疾病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受病的不同层次。即受惊者病轻,可自愈;错骇者病重,当治疗...
- 谷成才
- 关键词:惊恐病发病原因病理机制
- 民间惊恐病的基础理论研究
- 惊恐病是遇忽然异常刺激诱导、临遭意外险情后而引发的,且持续惧怕不安,具有身心同损的病理,是临床上最常见和必须治疗的疾病。受惊错骇,表达了该类疾病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受病的不同层次。即受惊者病轻,可自愈;错骇者病重,当治疗...
- 谷成才
- 关键词:惊恐病发病机制辨证分型病理改变
- 文献传递
- 湘西民间惊恐病治疗法
- 2008年
- 谷成才
- 关键词:治疗法惊恐病民族医药内服法中草药推拿法
- 医生治疗惊恐病发作的经验
- 1991年
- 格列.,丹
- 关键词:惊恐病
- 类似惊恐发作症状的僵人综合征1例
- 2025年
-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对轻微刺激产生夸张的惊吓反应和肌肉痉挛症状,常被误诊为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等精神障碍。本文报道1例类似惊恐发作的僵人综合征患者,多次就诊分别诊断为肌张力障碍、焦虑障碍以及惊恐障碍等,患者本次住院经过多学科协作诊疗讨论得以确诊。本文中将结合文献探讨如何通过对躯体症状和患者内心体验的准确把握,根据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精准诊断,并进一步凝练临床诊断思路,以提高精神科医生对表现为精神症状的其他学科疾病的识别能力和诊治水平。
- 周琬琰刘彩萍陈海莹刘婉莹项思莹钱欣怡李鑫刘晓华李冠军
- 关键词:僵人综合征惊恐病
- 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疗效比较的网络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和比较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及CBT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可接受性和耐受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获取从建库至2021年3月24日发表的有关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CBT及CBT联合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时间为1~6个月,结局指标包括缓解率、有效率、可接受性和耐受性。采用网络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估计CBT、CBT联合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adrenaline-reuptake inhibitors,SN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苯二氮䓬类药(benzodiazepines,BZD)、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noradrenergic-teuptake inhibitors,NRI)、其他药物的4个结局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采用Review Manager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的gemtc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GRADEPro对证据等级进行评估。结果检索发现7173篇文献,72篇符合纳入排除条件,共12293例患者。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比安慰剂高的治疗措施包括CBT+药物(RR:2.4,95%CI:1.7~3.5)、CBT(RR:1.8,95%CI:1.4~2.3)、SNRIs(RR:1.8,95%CI:1.5~2.2)、BZD(RR:1.6,95%CI:1.4~1.9)、SSRIs(RR:1.5,95%CI:1.4~1.7)、TCAs(RR:1.5,95%CI:1.4~1.8)(括号中为缓解率结果);其中CBT联合药物治疗优于SSRIs、SNRIs和TCAs,BZD的可接受性较好但耐受性较差,SSRIs和TCAs的耐受性较差。结论CBT联合药物治疗比CBT、BZD及常用抗抑郁药SSRIs、SNRIs有效,可能成为治疗惊恐障碍的一线治疗措施。
- 高凤洁贺海蓉陈策陈云春高成阁朱峰王崴马现仓
- 关键词:惊恐病认知疗法META分析
- 惊恐障碍神经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CANTAB中的反应时间、停止信号任务、空间工作记忆对27例惊恐障碍患者和29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照测试研究,同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惊恐障碍患者在注意测试中的简单反应时间和简单动作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执行功能、空间工作记忆测试成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惊恐障碍患者注意测试中的简单反应时间与HAMA和PDSS总分呈正相关(P<0.01),空间工作记忆测试中的组间搜索错误、策略分与HAMD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在注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可能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 邹志礼邓霞黄雨兰汪瑾宇周波
- 关键词:惊恐病注意力空间工作记忆
- 惊恐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特点,并分析二者的区别,以期为二者的鉴别、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的惊恐障碍患者和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性别等进行1∶1配对对照分为两组(即惊恐障碍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共匹配成功48对。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正性生活事件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惊恐障碍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及总分、焦虑得分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抑郁得分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支持得分及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惊恐障碍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恐障碍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年内均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惊恐障碍患者受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更多,且主观支持感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差,焦虑情绪较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情绪明显,但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
- 王巍王热华纪家武林力林峰余银亮
- 关键词:惊恐病心肌梗死社会支持
- 声惊恐症被引量:1
- 2016年
- 声惊恐症是指听到某种声音(通常是耳边突然、意想不到的响声)后出现不自主反应,并产生暂时或永久性神经生理和/或心理特殊反应.本文从声惊恐疾症的临床表现、可能机制、评估和诊断等内容进行综述.
- 刁明芳孙建军
- 关键词:惊恐病声刺激
- 拒绝上学行为概念的界定被引量:8
- 2014年
- 当前,学生拒绝上学现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拒绝上学行为在一段时间内将影响5%~28%的孩子,导致学生严重的短期和长期的困难[1]。欧美国家对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预防干预体系,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我国对学生不上学现象的重视,起源于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界使用的相关概念有厌学、旷课、逃学、辍学等,医学界普遍使用学校恐怖症。
- 陈玉霞陈青麦锦城
- 关键词:惊恐病
相关作者
- 吴文源

- 作品数:276被引量:3,047H指数:2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焦虑症 抑郁 老年人 抑郁症患者
- 张宁

- 作品数:655被引量:5,224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抑郁 认知行为治疗 糖尿病
- 吴爱勤

- 作品数:193被引量:1,706H指数:2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心理社会因素 抑郁 心身医学 心率变异性
- 张雷

-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胃炎 胆囊炎 老年结肠癌 结肠炎 结肠癌
- 姚淑敏

- 作品数:28被引量:266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研究主题:网络成瘾 认知行为治疗 青少年 广泛性焦虑障碍 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