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恋物癖“的相关文章
恋物癖里的古典美
2023年
你是否也有收藏旧物的习惯?不管那是一串项链、一把扶手椅、一枚藏书票或者就是一盏茶杯,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一两个世纪的时光打磨。恋物癖多半也是一个人对于美的执念,一旦这扇大门向你敬开,你会进入一场穿越时光的古典之旅。
常凯
关键词:恋物癖古典美藏书票收藏
高跟鞋、恋物癖与“废都”情结
2023年
《废都》是1990年代的一个标志性文本,开世纪末恋物时代先河。但不同于“新新人类”标记着西化和大都市化的物恋景观,《废都》的恋物癖具有浓重的拟古主义倾向。围绕《废都》存在三重恋物结构:庄之蝶沉溺于性与古物;贾平凹执迷“废都”之名;大众与批评者则深陷《废都》“□□□”符号。《废都》的出现,满足消费大众对丰盛的性/商品的想象,物恋景观的拟古书写建构起的美学与生命的“恒常”感,弥合理想主义破灭、社会撕裂、阶层重构产生的断裂与创伤,重建了历史与生活连续性的幻觉。这也是《废都》成为文化事件的重要原因。
马春花刘莹
关键词:《废都》恋物癖
变装、恋物癖和卑贱--尼基·德·圣法勒射击艺术研究
2023年
本文以法裔美籍艺术家尼基·德·圣法勒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艺术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的新现实主义运动中的射击艺术实践,圣法勒与她的射击艺术通过对变装、恋物癖和“卑贱”的演示批评,在当时初期的女权主义艺术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圣法勒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阳刚气质的女性艺术家,后来又将自己物化成一个恋物对象,或说成是一个男性凝视下的阳具符号,本文试分析她的这两种变装行为看似是矛盾的,但却能够在她的艺术实践之中自洽的原因所在。
张沈彤邵亦杨
关键词:恋物癖克里斯蒂娃女权主义
恋物癖和断舍离
2022年
我们会装修房子,会一点点布置房子:洗手间里要不要有一两只黄铜的水龙头?要不要有一张大理石台面的桌子?要不要有一件蜂蜜色的丹麦家具?我们会关注房屋的细节。如果一个电源插座安装得有点儿歪,我们就会觉得施工队伍太粗糙了,觉得给我们带来安定感的、凝聚着我们金钱和情感的房子没有被认真对待。我们可能会关心房间里那些东西的质感。那些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苗炜
关键词:电源插座恋物癖洗手间房子水龙头
心境障碍合并口吃及恋物癖1例被引量:1
2021年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也是一种复杂的言语障碍,可分为习得性口吃和获得性(神经源性)口吃两类。习得性口吃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而获得性口吃常伴有脑器质性功能障碍。本文分析1例心境障碍合并习得性口吃及恋物癖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
沈玫玉霍颖超翁深宏徐顺生王高华
关键词:心境障碍口吃恋物癖音乐治疗心理治疗
恋物癖,或记忆的折返跑
2018年
读甄明哲的小说,有时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穿越感,你会以为自己在读郁达夫或沈从文。1925年9月,年轻而落魄的沈从文写过一篇小说《棉鞋》,是这么开篇的:“我一提起我脚下这一双破棉鞋,就自己可怜起自己来。有个时候,还抚摸着那半磨没的皮底,脱了组织的毛线,前前后后的缝缀处,滴三两颗自吊眼泪。但往时还只是见棉鞋而怜自己,新来为这棉鞋受了些不合理的侮辱,使我可怜自己之外,还十分为它伤心!”如果把棉鞋换成裤子,在甄明哲的短篇《去亚细亚吧,去买一条新裤子》(以下简称《亚细亚》)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类似的经验与情感:生活的困窘带来的自卑与自怜,激发出过度的自尊与敏感,以及由此感受到的屈辱与愤怒。概而言之,这是一种与以棉鞋或裤子为代表的“物”深度纠缠在一起的自我意识。
路杨
关键词:恋物癖折返跑记忆自我意识裤子
Fetishism:幻象的替代性占有与无止境追寻--“拜物教”、“恋物癖”学理关系考被引量:1
2018年
Fetishism的基本逻辑是"意义的高估"与"表象的沉迷",将人为赋意与抽空赋意过程相结合。在拜物教中体现为商品价值形式与生产相脱离和商品被附加符号意义,在恋物癖中则是主体对某物的病态迷恋;商品世界的视觉机制可制造"可感觉又超感觉"的幻象,而精神分析的"观看"则具有僭越性与私密性,二者在资本世界中得到了汇合;"菲勒斯"与货币都是意义凝结体,具有崇高地位;"资本拜物教"抽空货币的实体属性,追求纯粹数字的无限积累,拉康则引入能指链,促使主体在欲望驱力的推动下,通过object a僭越性地追求那永不可得的"原乐",二者在形式和逻辑上具有同构性。
肖炜静
关键词:FETISHISM拜物教恋物癖
一种有效治疗恋物癖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治疗恋物癖的药物,医药技术领域,解决了恋物癖病的治疗问题,其特征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龙胆草12份、绿豆10份、石菖蒲10份、茉莉花10份、天竺黄10份、旋复花10份、金钱草10份、炽鸡内金...
庞群
文献传递
齐泽克笔下的资本主义恋物癖被引量:1
2017年
马克思曾运用"商品恋物癖"对资本主义展开批判,并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齐泽克结合拉康精神分析学,重新挖掘和发挥马克思笔下恋物癖、无产阶级等概念的批判意义。他认为,资本主义恋物癖并不只是恋物拜神或膜拜商品,更是符号结构、经济机制的误认效果,它存在于社会的无意识、自动化形式中。传统的揭真相、去幻觉、肃认知已经对它无效,我们必须借助马克思发现的叫做无产阶级的症状或"圣症"来颠覆它。
陈剑
关键词:恋物癖无意识
“圣像”与权力恋物癖——从《我们像葵花》《生死疲劳》中的两个“事件”说起
2016年
文革时期,领袖形象(照片、画像、像章等)大量印发,并成为具有崇拜意义的圣像。但是,圣像不仅仅是个人崇拜的表现。通过对《我们像葵花》《生死疲劳》中两个圣像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圣像直接驯化了人的本能。圣像崇拜,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恋物癖,既规训了人的肉体、情感和本能,又帮助权力完成了自我巩固。
李飞
关键词:圣像《生死疲劳》恋物癖文革

相关作者

马建青
作品数:133被引量:1,461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高校
周志强
作品数:269被引量:75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
研究主题:太阳电池 CIGS GA CIGS薄膜 薄膜太阳电池
陈立成
作品数:92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监狱 精神分裂症 司法精神病学 罪犯 老年人
翁深宏
作品数:35被引量:23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氟西汀 抑郁障碍 刺五加
项锦晶
作品数:39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青少年 绘画 边缘型人格障碍 树人 主题统觉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