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性别角色教育“的相关文章
基于绘本的中班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活动设计
幼儿期(3-6岁)是幼儿形成性别角色观的重要时期。其中,中班幼儿处于性别稳定阶段,其性别角色观念易受他人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幼儿园科学开展性别角色教育能够对塑造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起潜移默化作用。本研究结合优秀的绘本蕴...
李金誉
关键词:中班幼儿绘本性别角色教育
学校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2022年
性别教育性别中立教育是当前学校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两种误区,都妨碍了“完整的人”的性别角色塑造,不利于男女两性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超越传统,进行性别敏感教育,因性施教,实现双性化教育,才能真正使男女两性都平等地享有社会提供的发展机会、过程和结果,不再受到各自性别的束缚,实现社会的大同与和谐。
李曦党文丽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双性化教育因性施教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物课堂开展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2年
近几年,男青少年变得“女性化”这一社会现象格外引人关注,这一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中,需要教师在青春期这一阶段强化性别方面的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学生物课程作为一门与生理学、解剖学紧密相关的中学基础课,它与性别角色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能够较好的引导青少年群体养成良好的性别角色习惯,并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的性别角色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本文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较为全面地分析我国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原因。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本文也将提出在中学生物课堂上开展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求为教师们提供参考。
程婷婷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物性别角色教育男性青少年
幼儿性别角色图卡测验建构及性别角色教育途径研究
性别角色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双性化性别角色是理想的性别模式,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创造性思维等正相关。在幼儿期就重视并实施双性化的性别教育,使幼儿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减少...
王肖肖
关键词:幼儿心理父亲参与性别角色教育
农村大班幼儿教师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研究--以成都市五所农村幼儿园为例
2021年
随着幼儿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对教师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师应该用哪种教育策略对大班的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是值得探究的。本研究会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来研究,以成都市农村地区的五所幼儿园为例,探究农村大班教师实施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
李涵玉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角色游戏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重视性别间的优势互补被引量:4
2019年
人格教育中,性别角色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及促进青少年人格发展和完善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能使学生的发展不再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优势特质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意义重大。
庄子运
关键词:人格教育性别角色教育双性化青少年
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被引量:5
2019年
性别角色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3-6、7岁的幼儿阶段是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在习得性别角色的同时开始习得所处社会所固有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量研究证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限制并阻碍了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更有益于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绘本是儿童普遍喜欢的儿童读物,绘本中蕴含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性别意识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绘本阅读为出发点,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向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梁薇
关键词:绘本性别角色双性化
谈西藏幼儿双性化社会性别角色教育被引量:1
2018年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有其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西藏幼儿性别教育存在性别角色教育缺失和性别刻板印象约束性别教育等问题。基于贝姆等人的性别角色理论,在西藏教育实践中家庭、幼儿园、社会舆论共同进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将有益于幼儿健康和完整的发展。
尼珍
关键词:双性化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其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普遍对性别教育重视不足,特别是幼儿阶段的性别角色教育。要解决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尊重性别差异,尊重文化期望,还要适当鼓励"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要发挥社会和大众传媒的交互作用。
秦晋芳李雪平
关键词:幼儿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蕴、困境及生成路径被引量:4
2017年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培养方式,它以培养同时兼具男女两性优秀性格特征的"完人"为目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双性化人格理论,这种教育教育者、教育过程及受教育者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征。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推行受到性别刻板印象、其自身困境、传统观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开展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赵垣可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教育性别刻板印象

相关作者

孙崇勇
作品数:75被引量:590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学生 学业负担 中介作用
杨育林
作品数:32被引量:243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儿童 性教育 艾滋病 中学生 城市
秦晋芳
作品数:7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幼儿 CNKI数据库 可视化分析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教育
李林
作品数:22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咨询 幸福度 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辅导
吴佳丽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教育 家庭 刻板印象 双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