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8篇“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章
- 亚低温治疗方法对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2024年
- 重症急性脑外伤病人亚低体温的治疗效果评判。方法 研究对象:70例重度急性脑外伤病人(2023.2-204.2),双盲法分组对照行单一基础治疗,观察在此增加亚低温疗法,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前,神经生化指标数值无异P>0.05;治疗后均降,且观察更低,P<0.05;治疗前,体液因子数值无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更优,P<0.05;脑动力学,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数值均涨,但观察涨幅更高,P<0.05;神经功能,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数值均变化,但观察变化幅度更大,P<0.05;脑灌注,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但观察更接近常规值,P<0.05;较对照组,观察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在救治重度脑外伤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能明显提高病人各项生理参数,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张翠付颖马爱叶高雅杨香凡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 侧脑室外引流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4年
- 观察侧脑室外引流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对照组45例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研究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侧脑室外引流),比较两组的颅内压恢复以及颅内血肿清除的时间、两组预后的效果、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的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颅内压恢复以及颅内血肿清除的时间均更短(P<0.05),研究组的总体预后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的术后生活能力总评分更高(P<0.05)。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能够有效提高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并且降低其颅内压恢复以及颅内血肿清除的时间,更好地唤醒患者,并且降低病情对其神经功能的损害,帮助患者提高手术后的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艾则买提·牙库甫木扎帕尔·阿不力克木
- 关键词:侧脑室外引流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miRNA表达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微小核糖核酸(miR)-34a、miR-146a、miR-122-5p表达,并分析其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106例为感染组,根据病情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组,分别为28、46和32例,另选110例未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及感染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miR-34a、miR-146a、miR-122-5p水平及预测价值。结果106例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检出最多,为78株(69.03%)。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高,对舒巴坦均敏感。与未感染组比,感染组血清miR-34a、miR-146a水平更高(P<0.05),血清miR-122-5p水平更低(P<0.05)。随着感染组患者病情加重,血清miR-34a、miR-146a水平递增(P<0.05),血清miR-122-5p水平递减(P<0.05)。血清miR-34a、miR-146a、miR-122-5p联合检测预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不同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同,血清miR-34a、miR-146a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呈高表达,而血清miR-122-5p呈低表达,三指标可参与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 邹忠玉王雪祝嘉平李华岚刘福生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病原菌耐药性
- 控制性阶梯性减压术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性减压术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2-03登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5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组(对照组,40例)和联合控制性阶梯性减压术组(观察组,45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时的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8](NIHSS)评分。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时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GCS和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控制性阶梯性减压术能有效降低颅内迟发性血肿及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牛玉洁徐云峰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
- 纳洛酮联合分步控制减压术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分步控制减压术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新昌医院收治的125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实施纳洛酮联合分步控制减压术43例,为观察组;仅实施分步控制减压术46例,为对照A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36例,为对照B组。观测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颅内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蛋白B(S-100B)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手术并发症、预后良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1~5分)率等指标。结果术前3组患者颅内压及血清MMP-9、S-1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A、B组(均P<0.05),术后7d观察组血清MMP-9、S-100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A、B组(均P<0.05)。观察组急性脑膨出、迟发伤侧脑内血肿、迟发对侧脑内血肿或枕部硬膜外血肿、脑梗死以及合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B组(均P<0.025),术后6个月GCS评分、NCSE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A、B组(均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均P<0.025)。结论纳洛酮联合分步控制减压术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 张琼
- 关键词:纳洛酮重症颅脑损伤神经功能颅内压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 2022年
- 探析急诊护理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时间段为 2018年8月-2021年8月,筛选我院在研究时间内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参选方案的差异划分为样本数值相同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抢救效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NIHSS、GCS、APACHE-I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诊护理运用到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提高了急救效率和质量,缩短了急救时间,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了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参考和采纳。
- 时敏
-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
- 侧脑室外引流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遴选2020年1月~2021年6月18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去骨瓣减压术+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接受单纯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颅内压恢复正常及颅内血肿清除时间、预后效果、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术后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颅内血清清除时间显著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高,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病死率、致残率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不仅能快速清除血肿,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同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取得理想的生存率及预后质量。
- 卓李圆曾雅珍蒋嘉能彭慧茹王美霞曹枫
-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侧脑室外引流去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检测血清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治疗4、8、12周,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MoCA、MMSE、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FAP、NSE、MDA及M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NGF、BDNF、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5.00%)较对照组(60.42%)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能促进STBI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保护认知功能并改善近期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损伤及重建相关因子有关。
- 毋涛汤明磊朱从健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神经功能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 2021年
- 目的:探析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人民医院急诊科择取94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患者行以综合化急诊护理,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护理效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分诊评估时间予以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对急诊停留时间予以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对救治时间予以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对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予以统计学分析,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从并发症情况来看,研究组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抢救结局来看,研究组昏迷、植物人以及死亡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缩短分诊评估、急诊停留以及救治时间,改善健康状况,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抢救结局,临床价值显著。
- 崔莹
-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
-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实验组行急诊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昏迷比率6.25%、烦躁不安12.45%,总发生率18.7%;对照组昏迷21.85%、植物人6.25%、烦躁不安15.6%,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②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可行,有效率合理提升,并发症显著改善,推广价值可行。
- 刘俊青张玉红
-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关作者
- 吴景荣

-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纳洛酮治疗 纳洛酮 高血压脑出血 颅脑外伤
- 邹晓征

-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NPY 血浆神经肽Y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神经节苷酯 CGRP
- 白璐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症状 救治体会 救护体会
- 黄巧

-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纳洛酮治疗 纳洛酮 大剂量 骨瓣开颅术
- 王世伟

- 作品数:14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镜手术 显微镜 手术治疗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纳洛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