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篇“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早期误诊原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24年6月误诊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因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0 d,伴眼红,眼前黑影遮挡感就诊,误诊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5 d,未见好转。后经眼底检查、房水眼内液检测,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时间6 d。确诊后给予抗病毒、抗炎、抗凝和神经营养支持治疗,疾病控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遇到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炎、中周视网膜散在黄白色圆片状坏死灶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散瞳检查眼底,条件允许时行房水眼内液检测,要考虑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可能,以减少漏诊、误诊。
仝春梅靳韬王超英孙聪聪郝雨檬
关键词:误诊虹膜睫状体炎全葡萄膜炎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二例误诊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引起误诊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一度误诊为青光眼、眼内炎的ARNS 2例病例资料。结果 1例以右眼视物不清3月余就诊,1例因左眼红、眼痛4 d急性发病入院。就诊初期一度误诊为青光眼、眼内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手术及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明确诊断为ARNS。误诊时间4 d至2个半月。确诊后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出院,预后尚可。结论 ARNS病情进展较迅速且预后较差,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加强对ARNS的认识,提高警惕性,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全面分析病情,避免早期误诊。
李咏张丁林慧白云冬李茜
关键词:误诊青光眼眼内炎眼底检查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一种主要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重度全葡萄膜炎、视网膜坏死灶、视网膜动脉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炎、脉络膜炎和后期视网膜裂孔及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病综合征。现阶段ARNS的误诊率仍然较高,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ARNS患者治疗棘手,致盲率高。ARNS一经确诊,应立即行足量的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预防性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术,尽可能留住患者生活视力。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ARNS的早期诊断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田非儿王玉清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2024年
总结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迅速评估;围绕“患者-家庭-护士”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多种方式用药护理;个性化的镇痛与睡眠管理;安全护理;出院指导。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有所提高,出院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50 cm,情绪稳定,继续遵医嘱用药。重视抑郁症合并ARNS患者的护理,针对用药、心理、安全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控制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改善患者视力预后,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春影王彩霞白淼申相宜王晨光
关键词:抑郁症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力心理护理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更昔洛韦全身用药时机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不同时机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后的视力效果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比较更昔洛韦全身用药不同时机对ARNs患者远期视力及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院诊断ARNs 22例(23只眼)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开始全身使用更昔洛韦的不同时间点,将患者分为A组(早期治疗组,12只眼,发病2周内开始使用更昔洛韦)和B组(未早期治疗组,11只眼,发病2周后开始使用更昔洛韦)。随访时间1~130周。结果随访末期视力(BCVA)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9,P=0.037),随访末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A组为25%(3/12),低于B组6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ARNs患者早期(2周内)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较未早期使用(2周后),远期视力明显改善,视网膜脱离风险减小。
徐莉王峻峰郝茜张汝鑫
关键词:更昔洛韦视网膜脱离
眼内液检测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继发视网膜脱离的预测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眼内液检测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继发视网膜脱离(RD)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ARN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RD,将患者分为发生RD组(A组)、未发生RD组(B组),分别为18例18只眼、22例22只眼。患者均在确诊后行玻璃体腔注射20 mg/ml更昔洛韦0.1 ml(含更昔洛韦2 mg)治疗,2~3次/周。首次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前抽取前房水,检测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浓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载量。受试者工作特曲线(ROC曲线)计算并分析房水中炎性细胞因子以及HSV-DNA、VZV-DNA载量预测ARN患者发生R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判其预测价值。结果A组18只眼、B组22只眼中,感染VZV、HSV分别为16、2只眼和21、1只眼。两组患眼房水VZV-DNA、HSV-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2,P<0.001)。与B组比较,A组患眼房水中VEGF(Z=-3.996)、BFGF(Z=-2.430)、IL-6(Z=-3.303)、IL-8(Z=-3.480)、IL-10(Z=-3.409)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CAM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4,P=0.95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GF、病毒载量、IL-10、IL-8、IL-6、BFGF预测ARN发生RD的AUC分别为0.871、0.848、0.828、0.823、0.806、0.737;VEGF、IL-10、IL-8、IL-6、BFGF联合预测ARN发生RD的AUC为0.924。最佳截断值:病毒载量为0.40×106拷贝/ml,IL-10、IL-8、IL-6分别为50.65、1695.50、6634.00 pg/ml。结论房水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单独或联合对ARN发生R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赵玥汤凌云姚进姚进蒋沁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房水病毒核酸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及预后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ARNS者27例(3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及局部规范化的抗病毒抗炎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后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检查的临床特。结果末次随访视力(BCVA)提高7眼(21.83%),不变5眼(15.63%),下降20眼(62.50%)。典型的视网膜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浑浊29眼(90.63%),视网膜血管炎27眼(84.38%),典型的周边视网膜黄白色坏死灶29眼(90.63%),坏死灶累及范围3个钟点位至全周(10.48±2.50),呈逐渐融合向后极部发展的趋势。不典型的视网膜表现有:视盘出血、周边点片状坏死伴孤立黄斑区坏死灶1眼(3.13%),早期出现视网膜周边黄白色点状病灶1眼(3.13%),未观察到黄白色坏死灶者2眼(6.25%)。在随访过程中,视网膜脱离19眼(59.38%);双眼发病患者中,先发眼视网膜脱离4眼(80.00%),后发眼视网膜脱离1眼(20.00%),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19眼(59.38%)。末次随访视网膜在位者30眼(93.75%),双眼发病患者视网膜均在位。结论典型的ARNS有周边大片视网膜坏死灶;双眼ARNS后发眼的视网膜受累范围、视网膜脱离率均小于先发眼,视力预后优于先发眼。
甄方园李秋明周咏薇武佳卉董淑倩
关键词:视力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背景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一种爆发性坏死性血管闭塞性视网膜炎。虽然近年来ARNS的治疗方式取得极大的进步,但部分ARNS患者晚期视网膜脱离(re...
李则宇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验案1则
2023年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syndrome,ARNS)是一种主要由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人类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特殊类型的急性葡萄膜炎^([1])。ARNS起病隐匿,一旦发病,可迅速累及眼部各层组织,诱发免疫应答而产生炎症反应。ARNS初期常表现为急性巩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后期炎症消退,视网膜坏死灶逐渐吸收,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变薄,玻璃体机化牵拉.
朱淑君魏伟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验案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眼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患眼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37眼)ARN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将患眼分为A组(BCVA≥0.1)24眼和B组(BCVA<0.1)13眼。比较2组人口学特、基线眼部症状、治疗方式等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ARNS患眼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35.14%(13/37)的患眼末次随访时BCVA<0.1,视网膜脱离(RD)发生率为51.35%(19/37)。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20眼中,远期视网膜解剖结构复位率高达95.00%。相较于视力预后较差的B组,A组初诊BCVA较好,病变较少累及黄斑,RD发生率低,玻璃体炎症程度轻,坏死视网膜炎多累及3区周边部,且眼底视网膜坏死面积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差的初诊BCVA(OR=0.066, 95%CI:0.007~0.665,P=0.021)、发生RD(OR=0.011, 95%CI:0.001~0.341,P=0.010)是ARNS患眼视力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RD(AUC=0.840, 95%CI:0.709~0.970)预测ARNS患眼视力预后不良的效能优于初诊BCVA(AUC=0.772, 95%CI:0.595~0.950)。结论 初诊BCVA、是否发生RD是ARNS患眼视力预后的影响因素。
李则宇黄子旭许静璇袁琼琼宋宗明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最佳矫正视力玻璃体切割

相关作者

苏冠方
作品数:189被引量:4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 分化 玻璃体切割 老年黄斑变性
张少冲
作品数:137被引量:51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研究主题: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曾骏文
作品数:124被引量:4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研究主题:近视 巩膜 形觉剥夺性近视 哌仑西平 巩膜成纤维细胞
王晨光
作品数:45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 视网膜干细胞 分化过程
张美芬
作品数:89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葡萄膜炎 眼科 贝赫切特综合征 葡萄膜脑膜脑炎综合征 白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