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9篇“ 心理沟通“的相关文章
- 基于成长思维的青少年心理沟通与疏导
- 2024年
- 由于生理、智力快速发展,青少年心理比较复杂且矛盾,这种心理会使得其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且难以沟通,为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基于成长思维来认识、理解和处理青少年的心理变化问题,要把青少年特殊心理视为正常的成长现象。教师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沟通要关照后者的心理差别,选择合适的沟通策略方法,也要共情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困惑,与其建立信任和谐的沟通关系,还要遵循青少年心理成长规律,选择其感兴趣的沟通内容,最终建构起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且能够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沟通格局。
- 薛丽敏
-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沟通心理变化心理差别心理体验
- 谈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 2024年
- 在初中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既要做好授课工作,还要做好德育与心理沟通方面的工作。研究发现,目前的初中班主任在德育与心理沟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班主任对德育与心理沟通的关注度不足、班主任与学生间存在距离感、班主任对德育的理解存在误区、班主任德育纸面化,本文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对班主任德育和心理沟通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 白树
-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心理沟通
- 小学德育教育心理沟通新思路的分析及对策
- 2024年
- 当今社会,小学德育教育不再仅仅追求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其中,心理沟通作为促进学生情感发展、解决心理问题、培养情感智慧的关键环节,成为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心理沟通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策略。希望通过研究心理沟通的新思路,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夏俊玉
-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沟通教育策略
- 心理沟通联合改善睡眠质量干预对失眠伴焦虑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沟通联合睡眠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心理沟通护理联合睡眠护理干预。评估对比2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TAI评分中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小于对照组,睡眠总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沟通联合改善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对中老年失眠伴焦虑患者有良好干预效果,可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曹娜娜邱玉华张青磊张俊蕾
- 关键词:心理沟通睡眠质量
- 护患心理沟通技巧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护患心理沟通技巧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省平邑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治疗的6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护患心理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各项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应用护患心理沟通技巧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韧性,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
- 韩英丽
-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
- 心理沟通与睡眠护理对改善肝癌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浅析对肝癌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沟通与睡眠干预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肝癌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沟通与睡眠干预,比较2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健康行为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能力量表(SRAH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沟通与睡眠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医院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梁燕年杨宝英
- 关键词:肝癌心理沟通睡眠干预睡眠质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心理沟通
- 2023年
- 当前,中小学生群体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依据“交换论”,教师要预防乃至治愈学生的心理疾病,应重视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有效的心理沟通指向打破心理封闭,缓解心理压力,破解心理困惑,增加心理能量;有效心理沟通的核心是瞄准心因,依据心机,使用心法,成就心态;有效心理沟通要以信任打开心门、以理解进入心界、以协商转化心境、以办法升华心态。有效心理沟通的个性化方法有激将法、迁移法、示范法等。
- 刘永红阳泽
-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沟通
- 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3年
- 目的:探究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以某院进行尿毒症透析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2月,共128例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64)。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予以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感受负担、生存质量,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SAS、SDS、SPBS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7.076,-4.960,-10.460,-12.534,-9.609;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387,5.106,9.312,7.510;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7.070,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43,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联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应用于尿毒症透析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 曾莉卿山林尧鹏姜涵文
-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我感受负担
- 初中班主任的德育与心理沟通研究
- 2023年
- 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与学生积极进行心理沟通,是初中班主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对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理想精神”有积极作用,是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初中班主任的德育与心理沟通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希望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为初中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杨玉芳
-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心理沟通
- 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情况,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身体负担、SPBS总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GQOLI-74总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感心心理沟通干预能缓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 莫秋鹃薛洁唐佳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焦虑抑郁
相关作者
- 吴英

- 作品数:30被引量:28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体检人群 护理服务 隐私保护 体检中心 体检者
- 王莎莎

-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公安厅
- 研究主题:病人 心理沟通 护士如何 护理 精神病人
- 徐岫茹

- 作品数:111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 研究主题:孩子 心理咨询 心理疾病 性教育 异性交往
- 田月霞

-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沟通 晚唐五代 硕士生招生 地方高校 辨正
- 张新媛

- 作品数:13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脑梗塞 药物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心理沟通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