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异体皮覆盖“的相关文章
- 适用于无异体皮覆盖的大鼠全层创面抗挛缩改良模型研究
- 2018年
- 目的为克服大鼠创面容易挛缩和自咬现象,从复制创面的位置和缝合技巧的细节方面深入研究,为复制大鼠全层损伤创面模型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案。方法选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A组为传统抗挛缩创面并进行植皮;B组为改良方法制备创面并进行植皮;C组为空白对照,为改良方法制备创面但不植皮。术后7、14和21 d分析3组创面挛缩、钢丝圈暴露、线结脱落情况及所移植皮片生长情况。结果 3组术后7、14和21 d的创面收缩率有差异(P<0.05)。术后21 d时,3组创面收缩率有差异(P <0.05);A组较B组创面收缩率高(P <0.05),相对容易收缩;B组与C组的创面收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创面收缩率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术后21 d,A、B、C组钢丝圈脱出总长度分别为35、16和13 cm。3组术后21 d时剩余线结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剩余线结数较少。术后7 d,A、B组移植皮片成活;术后14 d,A组移植皮片无明显生长,B组移植皮片生长良好;术后21 d,A组与B组创面移植皮片覆盖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制合适的大鼠创面模型与植皮修复创面的疗效关系密切,合理选择创面位置可以避免大鼠自咬创面,改良缝合方式可以使钢圈缝合更加牢固。
- 王鑫申传安赵东旭
- 关键词:皮肤移植挛缩
- 脱细胞猪皮与异体皮覆盖在大面积烧伤自体微粒皮移植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对比脱细胞猪皮与异体皮作为覆盖物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微粒皮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观察组患者给予自体微粒皮移植及脱细胞猪皮覆盖治疗,对照组应用异体皮覆盖,对比两组患者微粒皮成活率、排斥反应、体温、外周血细胞及血清蛋白检测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自体微粒皮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体温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28d两组患者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术前,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8d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28d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28d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斥反应相对较轻。结论:脱细胞猪皮替代异体皮用于自体微粒皮移植覆盖物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救治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排斥反应较轻,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解决了异体皮来源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烧伤部位的美观和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陈宝国田晓东黎凤明李登伦
- 关键词:脱细胞猪皮异体皮烧伤自体微粒皮移植
- 早期削痂及异体皮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创面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创面早期给予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去除异体皮之后创面的基底可见皮岛成活并伴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经进一步中药外敷治疗后创面在2~3周后愈合,愈合率为96.00%;术后随访有90.00%的患者愈合创面没有出现明显的瘢痕和色素沉着。结论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创面削痂以及异体皮覆盖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推广使用。
- 成妮芳
- 关键词:早期削痂异体皮覆盖疗效
- 同种异体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手术的感染因素与预防
- 2014年
- 总结了121例同种异体皮覆盖头皮微粒皮移植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分别从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其他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高标准消毒手术间、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器械物品不受污染、术中低体温的管理、异体皮的规范处理是降低同种异体皮覆盖头皮微粒皮移植手术感染的有效措施。
- 王淯溶孙红绪刘少艳
- 关键词:手术感染
- 泡沫敷料联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1例异体皮覆盖创面的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深Ⅱ度及Ⅲ度烧伤创面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体皮覆盖创面,常常由于异体皮的无法脱落或继发痂下感染成为影响创面愈合的障碍之一,同时也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我科2012年收治1例面积为12%的异体皮覆盖创面患者,在创面治疗过程中运用泡沫敷料结合创面负压吸引技术,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3岁,因面部、四肢电烧伤1d于2012年7月5日入院.入院时初步诊断为:面部18% TBSA,四肢Ⅱ°~Ⅲ°烧伤,其中浅Ⅱ°4% TBSA,深Ⅱ°5%TBSA,Ⅲ°9% TBSA.
- 许虹许腊梅
- 关键词:负压吸引技术覆盖创面异体皮敷料TBSA
- 甘油保存异体皮覆盖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切削痂创面的多中心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前早期切削痂后覆盖异体皮敷料,已成为烧伤创面的一种普遍处理方法。但有关应用甘油保存异体皮(GPA)覆盖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切削痂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和总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浙江省7家烧伤治疗单位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且接受GPA覆盖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
- 韩春茂封占增范友芬张元海郑国平叶礼岳林才陈炯
- 关键词: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疗效分析多中心大面积深度烧伤
- 异体皮覆盖创面40天后移植自体表皮3例报道
- 特重度烧伤救治中,早期切痂+异体皮移植术已作为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案。我们在对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发现移植的异体皮出现部分真皮组织的占位,且与创面贴附紧密,表皮均脱落,在此创面上移植自体皮片,100%成活。现报道如...
- 范友芬陈粹晋国营张淳何祥辉
- 文献传递
- 大面积烧伤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手术配合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4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行削痂、取皮、碎皮、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植皮术。结果: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皮片成活良好。结论:熟悉手术步骤,注重服务细节化,提高自身素质是保障手术配合效果的关键。
- 薛姣周琴吴庆芳马宁霞童翠芳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异体皮自体微粒皮手术配合
- 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26例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深Ⅱ、Ⅲ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行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术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自体皮移植覆盖切削痂创面治疗的16例作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26例,成功植皮25例,植皮成功率(96.15%),平均住院时间56天;对照组16例,成功植皮14例,植皮成功率(87.50%),平均住院时间72天。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痂异体皮覆盖治疗深度烧伤方法简便,提高植皮成功率,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可靠。
- 顾侃张琦薛江涛沈春明王颂峰
- 关键词:烧伤切痂削痂皮肤移植
-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覆盖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减张切口内层用同种异体皮覆盖,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外层均用脱脂棉纱布覆盖,术后观察2组患者换药疼痛分值、换药次数、局部渗液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其伤口愈合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伤口使用同种异体皮覆盖,能够起到减轻痛苦、减少换药次数及局部渗液量的效果,避免了局部电解质及蛋白质丢失。
- 尚小鹏刘海鹰王坤刘军张中理田鲁峰李恩惠王磊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异体皮减张切口
相关作者
- 韩春茂

- 作品数:472被引量:1,49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患者 重度烧伤 营养支持 伤口愈合
- 童翠芳

- 作品数:46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伤口 超声清创 术后伤口 新型敷料 慢性溃疡
- 吴庆芳

- 作品数:53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伤口 超声清创 护理 术后伤口 烧伤
- 薛姣

- 作品数:52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伤口 超声清创 术后伤口 新型敷料 护理
- 王坤

- 作品数:23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大鼠 烧伤 烫伤大鼠 淋巴途径 骨筋膜室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