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2 篇“ 异位诱导成骨 “的相关文章
同种异体脱矿骨 修复材料体内异位 诱导 成 骨 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同种异体脱矿骨 材料在体内主要用于骨 缺损填充与修补。为了验证该材料的有效性,应进行动物试验评价其成 骨 诱导 能力。目前,研究材料成 骨 诱导 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体内原位植入试验和体内异位 植入试验。体外实验一般是通过在材料上培养细胞,检测细胞中部分成 骨 标志物的变化来研究材料的成 骨 诱导 能力。但体外实验只能作为间接实验证据。体内原位植入实验则可能会因为植入部位自身具有的骨 形成 能力而产生假阳性结果。 孙立魁 刘增祥 刘香东 王焱 董传俊 刘伟丽 刘成虎 万敏关键词:同种异体骨 脱矿骨 骨修复材料 骨诱导 脱矿同种异体骨 纤维小鼠异位 诱导 成 骨 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同种异体修复材料在裸鼠与ICR小鼠体内的异位 诱导 成 骨 试验,探讨何种小鼠更适合做异位 诱导 成 骨 试验。方法将实验样品(脱矿同种异体骨 纤维)植入裸鼠与ICR小鼠的左侧后肢肌肉袋,对照样品(高温高压处理后的脱矿同种异体骨 纤维)植入右侧后肢肌肉袋,在植入样品后的第4周与第6周切取包括植入实验样品与周围足够多未受影响的肌肉组织(实验组),以及植入对照样品与周围足够多未受影响的肌肉组织(对照组),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与成 骨 效果研究。结果裸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免疫排斥反应轻微,实验组在植入样品6周后形成 新骨 ,对照组只分化出成 骨 细胞;ICR小鼠实验组与对照组排斥反应强烈,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植入样品6周后实验组仅个别形成 软骨 ,对照组分化少量成 骨 细胞。结论从组织病理学与成 骨 效果方面综合分析,裸鼠更适合进行异位 诱导 成 骨 试验。 付海洋 李敏 姜爱莉 杨柳 王召旭关键词:裸鼠 ICR小鼠 骨 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转染骨 髓基质干细胞的异位 诱导 成 骨 能力被引量:10 2017年 背景:应用骨 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转染骨 髓基质干细胞诱导 成 骨 ,为组织工程骨 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目的:探讨BMP2和VEGF165双基因转染大鼠骨 髓基质干细胞的异位 诱导 成 骨 能力。方法:4周龄SD大鼠4只,取股骨 、胫骨 骨 髓,采用全骨 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 髓基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 髓基质干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未转染组、空载质粒组、BMP2单基因转染组、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转染后48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MP2和VEGF165蛋白表达变化,转染后7d检测各组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和BMP2单基因转染组中有大量的BMP2分泌。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和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中有大量的VEGF165分泌。双基因共转染组中BMP2和VEGF165蛋白水平与单基因转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组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其次是BMP2单基因转染组,而VEGF165单基因转染组明显不如前两组,但是略高于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统计分析表明双基因共转染组与单基因转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BMP2和VEGF165双基因转染促进骨 髓基质干细胞异位 成 骨 的能力更强。 周航宇 夏德林 甘生远 邵学磊关键词: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髓基质干细胞 BMP2 VEGF165 诱导成骨 自制BMPs活性蛋白的异位 诱导 成 骨 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检测自制牛骨 形态发生蛋白(BMPs)活性蛋白异位 成 骨 能力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自制BMPs蛋白植入小鼠肌袋内,X线观察植入部位的钙化情况,然后取材固定并染色,镜下观察材料周围肌肉中的成 骨 情况。结果 BMPs植小鼠肌袋后在植人材料周围均未见红肿、破溃等反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MPs植入后4周有明显骨 样组织形成 ,8周有完整的骨 组织形成 。结论自制牛BMPs活性蛋白可在小鼠异位 诱导 成 骨 ,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车向新 曹俊 李卫东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 诱导成骨 生物相容性 bBMP异位 诱导 成 骨 的Micro-CT评价 被引量:1 2010年 借助Micro—CT评价单纯牛骨 形态发生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BMP)异位 诱导 成 骨 的长期三维影像学及骨 质变化。(20±2)g昆明小鼠21只,麻醉后于双侧股部肌肉中植入bBMP各2mg,分别于1、2、4、6、8、10、12周各处死3只,切取诱导 分化组织,5%戊二醛固定,行Micro—CT扫描和三维重建,运用ABA专用骨 骼分析软件测定组织矿含量(tissue mineral content,TMC),组织骨 密度(tissue mineral density,TUB),骨 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结构模型指数(structure model index,SMI),骨 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 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及皮质骨 骨 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等参数,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bBMP从植入2周开始逐渐形成 一椭圆形骨 组织块,2~4周,异位 生成 骨 呈疏松的新生骨 ,4周时组织矿含量达第一个峰值,骨 小梁数量最多;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6-12周),异位 诱导 生成 的椭圆形骨 组织内部骨 小梁逐渐吸收,数量减少,12周时骨 小梁数量最少;而外层骨 组织逐渐塑形成 为皮质骨 ,12周时骨 矿含量值、骨 小梁厚度、组织骨 密度和皮质骨 骨 密度均达最大值。说明bBMP具有强大的异位 骨 诱导 能力,血供不足时,骨 质降解吸收;血供充足时,骨 质逐渐成 熟改建。 李丹 刘民 胡蕴玉 毕龙 段永红 金静 王军 刘崟关键词:异位成骨 骨诱导 MICROCT bBMP异位 诱导 成 骨 的组织学长期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长期观察并获得单纯牛骨 形态发生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BMP)异位 诱导 成 骨 的组织学变化。方法(20±2)g昆明小鼠21只,麻醉后于双侧股部肌肉中直接植入块状bBMP各2mg,分别于第1、2、4、6、8、10、12周各处死3只,切取诱导 分化组织,5%戊二醛固定,标本用10%EDTA脱钙后制作5μm石蜡切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HE染色,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植入1周,大量分化良好的间充质细胞和幼稚软骨 细胞形成 一椭圆形分化组织块;植入2周,大量骨 小梁生成 ,部分骨 小梁边缘骨 化;植入4周,骨 小梁转化为成 熟的骨 质,骨 质中有散在于骨 细胞中的破骨 细胞生成 ;植入6-12周,椭圆形骨 组织块内部小梁骨 逐渐吸收、断裂、不连接,但外周骨 质逐渐塑形,局部成 熟骨 质周边仍伴有新生骨 形成 。结论bBMP无需任何载体即可在肌肉中异位 成 骨 ,具有强大的异位 骨 诱导 能力;血供在异位 骨 的形成 和维持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李丹 毕龙 刘民 金静 吕荣 王军 白建萍 吴拮 李静 刘崟 胡蕴玉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破骨细胞 异位成骨 骨诱导 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参与生物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体内骨 组织工程是在骨 或非骨 部位植入具有骨 诱导 活性的生物材料,利用机体作为生物反应器去构建组织工程骨 ,以修复骨 缺损。骨 移植物所具备的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为骨 移植开辟新的治疗途径。然而,其相关干细胞来源尚不清楚。目的:探索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是否参与生物材料的异位 诱导 成 骨 。方法:分离纯化雄性beagle犬的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培养至第3代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雌性beagle犬体内,建立同种异体骨 髓移植模型,同期将双相钙磷陶瓷植入受体犬竖脊肌内。6周后,获取骨 构建物标本,利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对骨 移植物Y染色体进行示踪。结果与结论:原位荧光杂交结果显示Y染色体在骨 构建物中有荧光信号表达,表明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募集到异位 生物材料处,形成 骨 组织。结果提示骨 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生物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是生物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干细胞来源之一。 李涛 宋国栋 包崇云 罗恩 刘显 王买全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生物材料 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中钙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确定rhBMP-2/HA/Co的生物活性。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区样本单位湿重的钙含量,并与HA/Co组对照。结果实验组样本的单位湿重钙含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rhBMP-2/HA/Co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蒋月桂 宋健玲 王宝彦 苟建重 孙斌 孙沫逸关键词:RHBMP-2 羟基磷灰石 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确定rhBMP-2/HA/Co复合制剂的生物活性,为其作为盖髓剂和根尖诱导 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rhBMP-2/HA/Co复合材料异位 诱导 成 骨 区样本单位湿重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与HA/Co组对照。结果:实验组样本的单位湿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hBMP-2/HA/Co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材料进一步研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蒋月桂 孙斌 苟建重 王宝彦 宋健玲 孙沫逸关键词:RHBMP-2 碱性磷酸酶 rhBMP-2/Co/H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异位 诱导 成 骨 作用 2010年 目的:测定rhBMP-2/Co/HA复合制剂的生物活性,为其作为盖髓剂和根尖诱导 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rhBMP-2、Ⅰ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复合,采用异位 骨 诱导 实验检测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并通过X线及组织学观察其效果。结果:rhBMP-2/Co/HA复合材料能够异位 诱导 成 骨 。结论:rhBMP-2/Co/HA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材料进一步研究,为将来的临床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 蒋月桂 王宝彦 苟建重 宋健玲 孙斌 孙沫逸关键词:RHBMP-2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相关作者
胡蕴玉 作品数:594 被引量:3,656 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RHBMP-2 赵广跃 作品数:77 被引量:771 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GAMMA钉 内锁髓内钉 磷酸钙类 骨生成 股前外侧 蒋月桂 作品数:65 被引量:142 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髓型 修复体 楔状缺损 上颌前磨牙 口腔医学 吕荣 作品数:314 被引量:1,970 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移植 骨生成 宋健玲 作品数:76 被引量:232 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医学 荷移反应 分光光度法 口腔内科 类水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