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篇“ 开髓“的相关文章
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用于治疗牙根尖周病常用的一种手段,且在治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对确保患者的牙体健康,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等有着重要作用,不过,在实施根管手术治疗时却也呈现出了相应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治疗流程,比如在实施根管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牙体组织损失、降低患者患牙的抗折性等问题,受这些问题的影响,必然会对患者的口腔健康以及患者治疗进展的推进造成阻碍。因而如何来确保根管治疗手术的有序推进,科学合理的做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提升治疗安全性就成为了口腔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次研究则重点围绕根管治疗术的概念、根管治疗的发展历程、根管治疗的具体操作、不同的洞型设计与应用情况、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等内容做出综述,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蒋巧玲
关键词:根管治疗抗折性能
减压引流与保法治疗急性牙炎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减压引流与保法治疗急性牙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设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保疗法,研究组实施早期减压引流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炎症指标、远期疗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χ^(2)=4.7895),对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优(P<0.05),并发症发病更低(P<0.05,χ^(2)=3.9273),治疗后炎症指标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患者,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牙炎者应用早期减压引流术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症状降低,预防并发症,安全性高,控制炎症指标,得到满意评价,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邓培新甘温珍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安全型车针
本申请的安全型车针,其包括杆体和工作头;工作头一体地结合在杆体的下端;其中:杆体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工作头位于下杆体的下端;上杆体的下端和下杆体的上端能够滑动地插接在一起;上杆体的下端和下杆体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弹性构件...
贾婷婷王港
急性牙炎治疗中早期减压引流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观察早期减压引流术治疗急性牙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1月70例急性牙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早期减压引流术,对照组保治疗。结果 观察组短期有效率97.14%、长期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91.43%、85.71%(P<0.05);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咀嚼效率、牙龈症状、疼痛改善较好(P<0.05);炎性指标比较,观察组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71%)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 早期减压引流术应用于急性牙炎患者,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觉,缓解临床症状,患者体内炎性指标水平大幅度改善,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该治疗方案应用安全性高,有良好应用优势。
马小倩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减压引流术治疗牙炎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减压引流术治疗牙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牙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减压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牙胶封闭前在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8、白细胞介素(IL)-1β、IL-8水平均显著降低;牙周袋深度均显著变浅,牙齿松动度评分均显著降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减压引流术治疗牙炎,能降低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牙周袋深度和牙齿松动度,缓解疼痛。
余鲜梅牛巧丽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程春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髓炎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早期减压引流术联合氢氧化钙方案治疗牙炎的临床疗效
2024年
针对牙炎,实施早期减压引流术,联合氢氧化钙疗法,分析其疗效。方法 对2024.1-7月的62例牙炎患者展分组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减压引流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氢氧化钙,以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口腔健康状况及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早期减压引流术,与氢氧化钙相联合,应用于牙炎的治疗中,能够调节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口腔健康状态,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吕利松
关键词:氢氧化钙牙髓炎临床疗效
不同方法下上中切牙贴面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23年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上颌中切牙在不同方法下贴面修复对牙体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构上颌中切牙进行三维实体模型,依据方式的与贴面修复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四组实验模型,A组为传统对接型瓷贴面,B组为传统包饶型瓷贴面,C组为微创对接型瓷贴面,D组为微创包饶型瓷贴面。加载力为静态力,施力方向和牙体长轴相交呈45°,设定载荷大小为100N,于腭侧中1/3和切1/3相交处施力,分析指标是von 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结果(1)应力峰值:通过von 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的数据呈现,传统对接型(A组)呈现出最高的应力峰值,微创对接型(C组)呈现出最低的应力峰值。(2)应力分布:相比A组,C组的应力分布情况优于A组,应力向根尖更广区域分散;相比B组,D组的应力分布情况优于与B组,应力向根尖更广区域分散;对比最大主应力与von Mises应力的应力峰值数据,A组峰值数值高于B组;D组峰值数值稍高于C组;A组和B组在应力分布情况上差异不明显;C组和D组在应力分布情况上差异不明显。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上颌中切牙建议使用微创方式;传统后建议选取包饶型贴面;微创后两终贴面均可选择。
刘子嫣杨春桃王倩徐丽林杭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贴面
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根尖周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根管治疗过程会导致牙体组织损失,可能会降低患牙的抗折性。洞型的设计与冠部牙体组织的磨除量密切相关。如何在保证根管治疗的有效展下进行微创,减少冠部牙体组织损失,以提高术后患牙的抗折性能,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强调直线入路的传统洞型相比,以保守洞型为代表的微创洞型能否增强患牙的抗折性存在争议。本文从不同洞型设计要点、根管治疗术后患牙抗折性能的研究现状入手,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综述。综合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微创洞型减少了冠部牙体组织损失量,降低了应力集中;但过分微创的洞型未能实现患牙抗折性能的提升,可能是因为微创设计破坏了直线通路所致。本文为微创洞型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设计新的微创洞型以兼顾冠部牙体组织的保存与直线通路的建立,或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汪牡丹宋东哲黄定明
关键词:根管治疗微创抗折性能
分段式教学法在本科生实验室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比较传统整体式教学法和分段式教学法在本科生实验室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和"5+3"一体化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
张月娇李晓岚曾倩麦穗
早期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早期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的88例急性牙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保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减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总疗程、治疗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30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疗程、治疗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1.36%(P<0.05)。结论早期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炎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治疗次数,缩短治疗总疗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程杰王士杰孙寒蕾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相关作者

黄定明
作品数:269被引量:1,044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根管治疗 根管 根尖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再植术
肖先缜
作品数:22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拔牙 开髓治疗 心率 血压 心电图
王忠桂
作品数:32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血压 开髓治疗 口腔急诊 统计分析 心率
朱美玲
作品数:38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咬合创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牙髓组织 P物质 牙髓炎
胡三觉
作品数:196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元 自发放电 背根节 背根节神经元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