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3篇“ 广东音乐“的相关文章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诞生于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是一种民间器乐曲种,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曾有”国乐”之称,被国外誉为”透明音乐”。广东音乐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但真正成形,是在清代光绪年间,繁盛于民国年间,它的...
卢庆文著
关键词: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扬琴《连环扣》版本比较
2025年
扬琴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已经超过400年,随着扬琴与各地文化融合,逐渐形成几种地方音乐风格。广东音乐扬琴这一流派的音乐风格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创新性和可发展性,《连环扣》作为广东音乐扬琴的代表作,生动表现了广东音乐扬琴的地方特色。方汉版的中正平和就是对原创的保护和传承;汤凯旋版是传统与现代并存,既保留了传统的意蕴,又吸纳了基于西方文化的时代性因素。两位扬琴家的风格各有千秋。本文借助谱例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扬琴作详细了解后,再通过不同版本《连环扣》的比较分析,理解广东音乐扬琴中同一版本的差异性、演奏技法以及旋律的美妙之处,领会《连环扣》带来的艺术价值。综上研究分析,填补了《连环扣》版本比较的空白,对研究广东音乐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胡慧杰
关键词:广东音乐
试论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作品艺术特征
2025年
广东音乐的前身是粤剧里表演的小曲和过场的音乐,在与我国各地区的民间音乐不断地交流融合的趋势下发展起来,其中20世纪初的大部分作品是民族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由这些作品改编的钢琴曲,汲取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采用了民间曲调的素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音乐文化风格。在演奏技法上,要注意对民族器乐音色的模仿,可以通过调整触键方式去表现民族音乐神韵,从而体现出这类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
杜闻溪
关键词:广东音乐钢琴曲创作技法演奏技法
广东音乐的文化主体性
2024年
文化的主体性是新时代文化自信语境下对传统文化的新阐释和省思。广东音乐在传承发展中的主体性因素是解释其文化价值和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关键。本文是对此问题的探究和初步论述,涉及文化主体性的理解与述要、广东音乐文化的历史维度观察、主体性表现以及时代性要求等,以期抛砖引玉、并引发方家的批评和深入讨论。
麦琼
关键词:广东音乐文化主体性美学文化价值音乐主题
近现代广东音乐教育家研究
2024年
近代以来,广东地区活跃着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们的办学理念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探讨。本文以广东地区近现代音乐教育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不同时期的教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从音乐教育家的生平、艺术作品、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出发,对近现代广东音乐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
韦晨霞
关键词:广东音乐音乐教育教育家群体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源流考
2024年
《雨打芭蕉》作为广东音乐发展初期的代表曲目,从产生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关于其是否有曲调作者以及其形成时间等历史问题,一直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其音乐谱本的形成、发展、传播进行考证,并结合历史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一部经典作品的问世不仅需要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大浪淘沙,在形成过程中亦需要有造诣高的乐人不断推动,方得以日臻成熟。而以何博众、何柳堂等为代表的何氏家族对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
晋瑾许嵩
关键词:广东音乐
电子管风琴在广东音乐传播中的策略研究
2024年
本文探讨电子管风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广东音乐传播策略,强调了传统音乐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电子管风琴的多元化应用价值,考虑到数字媒体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传播策略,旨在促进广东音乐的国际传播,加深全球听众对广东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同时为其他传统音乐形式提供全球化传播的参考。
陈炜樱
关键词:电子管风琴广东音乐音乐传播
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义被引量:1
2024年
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而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以广东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并借鉴西方钢琴创作技法,以其浓郁的岭南风韵,确立了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在乐曲的风格、曲式、调性等方面独具一格,演奏起来也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琴改编曲。立足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义,探索如何合理运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展现广东音乐独特的神韵与意境。通过深入分析改编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提出有效的途径建议,以助于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优秀的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
王卉
关键词: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艺术特色
涵化理论视域下寻绎广东音乐文化特质及文化传承
2024年
文化的变迁和涵化过程影响着艺术的涵化,通过文化的交流碰撞引起内容形式的改变,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广东音乐文化涵化过程的探索寻绎其文化特质,思考其如何保护和推动其新时代的“两创”发展。
冈岚
关键词:广东音乐文化涵化文化特质
从《平湖秋月》看广东音乐与江南丝竹的交互式影响
2024年
广东音乐与江南丝竹的交互式影响不仅揭示了历史事件与人口流动的冲击下,上海地区大众审美观念变迁与乐种形态衍变的现象,还映射了中国传统音乐跨区域流动的客观规律。清末民初,粤商旅沪,粤文化驻沪。在此时代背景下,粤胡的创制和广东音乐作品《平湖秋月》的创作和流变均隐含了广东音乐与江南丝竹交互影响的线索。“粤乐宗师吕文成在沪上”的艺术经历亦为现实缩影,凝集了弓弦乐器和曲调跨乐种汲取、内化的过程。从丝竹乐种的内在关系来看,乐器革新为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进入黄金发展期奠定了物质基础,曲调融汇构筑了多元一体的地域化乐种分布格局。
张琳悦
关键词:广东音乐江南丝竹

相关作者

刘瑾
作品数:33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研究主题:广东音乐 联谊会 音乐教育 演奏 传承
万钟如
作品数:15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广东音乐 粤剧 民间音乐 大众 粤曲
庄永平
作品数:95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琵琶 敦煌乐谱 音阶 乐调 五弦
黄日进
作品数: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星海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广东音乐 国乐 叫好 意境 表现手法
罗小平
作品数:63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星海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心理学 音乐美学 广东音乐 音乐家 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