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76篇“ 干扰素Α1B“的相关文章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的加载设计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等30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发病72 h内的2月龄至5岁的RSV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11分层区组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止咳、平喘、祛痰、退热、氧疗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2.0μg/(kg·次),2次/d;对照组雾化吸入安慰剂,2次/d。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等指标评价临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临床症状和体征中位消失时间及其95%CI,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123例和122例患儿,治疗后试验组5项临床症状、体征[气促、喘息、呼吸困难(三凹征)、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精神状况异常]均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7 d(95%CI:1.9~3.0 d)比2.9 d(95%CI:2.6~3.6 d),P=0.027]。试验组呼吸困难(三凹征)的改善尤其明显,给药第1天三凹征缓解率即达50.0%(0,100%),与对照组[0(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2,P=0.025);三凹征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近1 d[1.0 d(95%CI:0.7~1.7 d)比1.8 d(95%CI:1.0~2.5 d),P=0.046]。在住院时间[6.0(5.0,8.0)d比6.5(5.0,8.0)d,Z=0.675,P=0.500]、氧疗持续时间[32.0(14.0,96.3)h比39.0(24.0,83.2)h,Z=0.094,P=0.925]、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恢复率[(105/106,99.1%)比(96/101,95.0%)]及复发率[(0/106,0)比(2/101,2.0%)]等方面,虽然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均显示出临床获益的趋势。病毒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RSV病毒载量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治疗2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RSV载量较基线下降速率
刘小会徐保平尚云晓张晗张振坤林广裕殷菊崔爱华张国成石曌玲高立伟蒋春明边俊梅黄永建张蓉芳刘小梅杨晓庆汤昱钟礼立乔红梅郝创利王宇清李渠北曹玲杨运刚路苓林荣军孙兴珍周薇陈强邓继岿郑跃杰赵琳艾涛刘小红陆小霞姜宁李明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并评估联合用药对胃肠激{1}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月~2023年12月期间神池县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儿保科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和干扰素组39例。干扰素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五加减正气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胃肠激{1}、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胃动{1}(MOT)、胃泌{1}(GAS)、血管活性肠肽(VI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低于干扰素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胃肠激{1}水平,并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张月莲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胃肠激素心肌损伤标志物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郁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rhIFN-α1b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指标[降钙{1}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更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rhIFN-α1b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能够提升疗效,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曾永瑜谢佳永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氨溴索腺病毒肺炎
血清miR-21、GDF-15、SAA水平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2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联合检测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HA)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信阳市平桥区妇幼保健院2020年01月至2023年05月收治的168例HA患儿,根据治疗1周后疗效将患儿分为有效组(136例)和无效组(32例)。比较(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6 d后)两组血清miR-21、GDF-15、SAA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相关性,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分析(治疗3 d后、治疗6d后)各指标不同水平患儿治疗无效危险度。结果治疗3d后、治疗6d后无效组血清miR-21、GDF-15、SAA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治疗3 d后、治疗6 d后血清miR-21、GDF-15、SAA水平与治疗效果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6 d后血清miR-21、GDF-15、SAA水平联合预测治疗无效的AUC为为0.922,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37%、85.29%(P<0.05);治疗6 d后血清miR-21、GDF-15、SAA高水平患儿治疗无效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3.161、4.847、6.000倍(P<0.05)。结论血清miR-21、GDF-15、SAA与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测患者转归情况的辅助指标。
雷雨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生长分化因子-15淀粉样蛋白A
孟鲁司特钠结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结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1}-1β(IL-1β)及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TNF-α、IL-1β及TLR4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0);治疗7 d后两组RSV肺炎患儿Th1、Th1/Th2、CD_4~+CD_(25)~+Treg升高,Th2降低,且研究组Th1、Th1/Th2、CD_4~+CD_(25)~+Treg分别为(24.72±3.08)%、(5.46±0.45)、(11.25±1.29)%高于对照组(P<0.05),Th2为(4.53±2.98)%低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7d后两组RSV感染性肺炎患儿TNF-α、IL-1β及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分别为(8.76±1.86)mg/L、(7.20±2.58)pg/ml及(1.02±0.26)、(1.12±0.29)、(1.28±0.31)低于对照组(P均<0.001);两组RSV感染性肺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8)。结论孟鲁司特钠结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提高RSV感染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调节免疫平衡,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激活,降低TNF-α、IL-1β水平。
牡兰吉木斯古楞斯琴格日勒苏布德格日乐吴春霞金桃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TOLL样受体4
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腺病毒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160例腺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症状好转所需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退热、止咳、止痰、啰音消失、咽痛消失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水平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腺病毒感染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儿病情好转,增强患儿免疫力,减轻炎性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王学利
关键词:腺病毒感染小儿重组人干扰素Α1B
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索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AB)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状态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T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6例AB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剂组和干扰素组。吸入剂组接受常规雾化吸入剂治疗,干扰素组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相关因子表达、睡眠状态。结果干扰素组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吸入剂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RUNX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干扰素组高于吸入剂组;CXCR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干扰素组低于吸入剂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觉醒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干扰素组少于吸入剂组;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长,干扰素组长于吸入剂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可调节AB患儿相关因子表达,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调控睡眠状态。
王德莉刘洋洋李岩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剂睡眠状态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38例)与研究组(39例)。参照组给予头孢克洛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咳嗽、流涕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陈霞韩瑛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氨溴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单用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大呼气压、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及最大吸气压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周占强张晓梅
关键词:氨溴索重组人干扰素Α1B小儿支气管肺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喘憋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缩短道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惠曙光王新文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