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岔河集油田“的相关文章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二段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2024年
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对油气勘探及后续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综合前人成果,利用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钻井、测井资料,结合该区块钻井的岩石学特征、粒度特征及层理构造特征等,对研究区的沉积微相特征展开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岔71断块东二段沉积体系为三角洲,属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3种沉积微相;同时根据3种沉积微相的测井相特征,总结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规律,认为该区的沉积模式为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且该模式主要受控于湖平面的变化,这为该区剩余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萌思封从军张敏蹇廷蕊
关键词:沉积微相岔河集油田
全烃峰形面积计算方法在霸县凹陷岔河集油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2024年
全烃数据是解释评价中的重要参数,由于全烃峰形形态的评价主要依靠肉眼识别,主观因素占比较大,其应用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为了实现全烃峰形形态的定量化评价,从全烃曲线基本原理出发,先通过梯形分割计算出全烃峰形的绝对面积,再通过其绝对面积与矩形面积的比值建立全烃峰形相对面积计算方法。基于全烃峰形绝对面积、相对面积与全烃最高值、甲烷相对百分含量建立解释评价图板,区分流体性质的效果良好。该方法在霸县凹陷岔河集油田进行应用验证,符合率达77.3%,可以满足生产需求,为全烃峰形形态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张建山李娟李冬蕾张君子孙江虹
关键词:全烃气测录井岔河集油田
四中子饱和度测井在岔河集油田复杂储层的应用
岔河集油田投入开发历经40余年,目前油藏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复杂,运用常规技术认识层间潜力及治理挖潜难度大,为解决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监测问题,岔河集油田引进了四中子饱和度测井,四中子饱和度测井结合中子-中子和...
刘萍周明顺高振涛丁一王秀
关键词:饱和度剩余油监测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油水层识别研究
2021年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属于构造、岩性共同控制下的复杂断块油藏,主要的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此次研究分析了取心井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构建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通过取心井的岩心数据与模型解释数据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解释模型准确性,为研究区非取心井定量描述提供重要的支撑。利用新的试油结论划分标准,开展油水层识研究,通过测井曲线和射孔资料验证了油水层界限的准确性。
惠增博孙萌思封从军张敏李达明
关键词:四性关系油水层识别岔河集油田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沙一上段沉积微相研究
2021年
本次研究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层理构造等相标志,明确岔71断块沙一上段主要为河控三角洲沉积环境,共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3种沉积微相类型。同时,确定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测井相分别对应钟形、齿形、低平。最终厘定岔71断块沙一上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展布,为下一步确定物性较好并且规模较大的砂体有利区带提供了地质基础。
姚兴宗孙萌思封从军张敏李达明
关键词:沙河街组测井相沉积微相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研究
岔河集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率阶段。受断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油层连通差等因素控制,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中的复杂特征。注水开发效果变差,层间矛盾突出,为了摸清剩余油分布特征,提高油田采收率,本文以岔河集油田岔7...
韩蓬勃
关键词:岔河集油田剩余油预测
文献传递
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及剩余油预测研究——以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岔71断块东三段主力油层为典型浅水低能河控型三角洲沉积环境,经过多年开采,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剩余油呈现总体分散、局部中的复杂特征。基于钻井、地质、地震等资料,采用"多条件约束下的精细构造建模技术",深入剖析断层在空间的延伸及相互切割关系,建立反映油藏内部地质界面三维空间形态的油藏构造模型,进而生成单砂层级别构造图,从而对剩余油进行有效、准确地预测。研究成果不仅为后期属性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相似地质条件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韩蓬勃李佶晔陈秋峰梁敏朱小萍孙萌思封从军
关键词:剩余油预测岔河集油田
岔河集油田注水能耗分析与降耗技术研究
岔河集油田是华北油田最大的第三系砂岩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注水已成为保持油田稳产的主要措施,但注水系统能耗占到了油田生产总能耗的23.8%,降低注水能耗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影响注水系统能耗的因素很多,包括注水泵...
王东升罗斯力朱克华蒋召秀
关键词:分压注水管网优化单井增压岔河集油田
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从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粒度特征、层理构造特征等入手,对岔河集油田岔71断块东三段4个油组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做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为河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是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远砂坝4种沉积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特征,研究了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浅水三角洲模式,研究了其沉积演化特征,为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很好的地质依据。
张敏苑国辉于成杰封从军李达明
关键词:沉积微相岔河集油田
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特征及对开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对岔河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特征以及对开发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钻遇砂体统计,岔河集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表现为纵向厚度小,河道宽度窄的特点,单砂体厚度中分布在1~5 m之间,河道宽度普遍小于100 m。加密钻井能新增钻遇砂体和油砂体,砂体和油砂体的连通率也有所增加;但即使井距加密到100 m左右后,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仍然较低。大部分油砂体难以形成注采关系,表现为有采无注或有注无采;有注采关系的油砂体也以两点法和三点法注采系统为主,难以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网系统。油井和水井的多向见效关系主要是由于合层开发造成的假象。由砂体特征影响而形成的剩余油类型主要为:现有井网没有控制的透镜状油砂体,有采无注弹性开发形成的剩余油,和水驱单向受效形成的剩余油等。
杨满平张凌峰王玉忠刘月萍吴海红
关键词: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油砂体注采系统

相关作者

宋丽梅
作品数:55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油田公司
研究主题:岔河集油田 华北油田 自动控制 DCS 油田采油
封从军
作品数:44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单砂体 扶余油田 岔河集油田 断块
耿玉广
作品数:83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油管 井口 石油机械 吊卡 机械装置
王玉忠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油田
研究主题:岔河集油田 注采系统 浅水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砂体
张吉
作品数:107被引量:90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砂体 鄂尔多斯盆地 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