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篇“ 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关节镜下Wafer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20例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Wafer术治疗腕关节尺骨撞击综合征(UIS)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9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0例尺骨阳性变异(UV)≤4 mm的UIS病人,均行关节镜下Wafer术治疗,术后行规范的康复性锻炼。男9例,女11例,年龄范围18~76岁,病程范围6~24个月。术前尺骨撞击试验、尺腕压力试验及Press test均为阳性。术前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角度分别为(54.2±3.8)°、(61.1±4.3)°、(15.8±4.6)°、(13.0±2.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ayo腕关节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表(DASH)评分、握力、UV程度分别为(6.2±1.1)分、(53.5±9.1)分、(45.9±5.8)分、(60.5±9.3)N,(3.5±1.5)mm。结果病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腕关节僵硬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掌屈、背伸分别为(54.7±4.1)°、(61.7±4.6)°,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桡偏角度分别为(34.4±5.3)°、(15.6±3.5)°,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Mayo腕关节评分、DASH评分、握力、UI分别为(1.6±0.6)分、(81.0±8.3)分、(15.7±4.2)分、(80.8±8.7)N,(0.8±0.8)mm,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Wafer手术治疗UV≤4 mm的UIS病人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李远银毅李清山何克冷雨孙官军彭旭
关键词:腕关节关节镜检查尺骨撞击综合征
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
2025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7月—2024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4例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6~59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摔伤8例,扭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个月,平均2.3个月。均存在远侧桡尺关节不稳。采用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TFCC止点重建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腕掌屈-背伸活动度、腕尺偏-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等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1个月。患者术前尺骨正变异(3.2±0.7)mm,术后尺骨负变异(2.2±0.6)mm,手术前后尺骨变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1,P<0.001)。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腕掌屈-背伸活动度、腕尺偏-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及VAS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Wafer术联合TFCC止点重建治疗Palmer ⅡC合并ⅠB型尺骨撞击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腕部疼痛、增强下尺桡关节稳定性和恢复腕关节功能。
李勇马明明阮晓军付永彬
关键词:腕关节镜尺骨撞击综合征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尺骨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
2024年
尺骨撞击综合征是导致腕关节尺侧疼痛的主要原因,它是由于腕关节尺侧结构中尺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月骨、三角骨之间反复发生撞击,导致腕关节尺侧长期超负荷,影响局部血供和关节润滑液的营养障碍,最终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腕关节尺侧的疼痛,且随着反复强力抓握活动、前臂旋前或腕部的尺偏而逐渐加重。目前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查体、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镜检查。尺骨撞击综合征可选择保守治疗,但效果往往不佳,近年来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尺骨短缩截骨术、Wafer术、Darrach术和Sauvé-Kapandji术等,以前2种手术方式目前最为常用。现就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王凯郑奕周黎辉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
运动医学中尺骨撞击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运动医学中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便利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安院区于2021年6月—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尺骨缩短截骨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wafer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5,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9.10%),对照组出现6例(18.19%),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改良关节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wafer手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更加显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陈智琨林建春谢亮文陈跃秦刘瑞仁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手术疗法
尺骨撞击综合征尺骨短缩结合镜下清理修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与截骨结合腕关节镜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0例采用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短缩组),20例采用尺骨斜形短缩截骨联合腕关节镜术(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短缩组手术时间[(61.3±17.4)min vs(119.5±29.4)min,P<0.05]、切口长度[(6.2±1.6)cm vs(8.4±2.1)cm,P<0.05]、失血量[(48.3±9.3)ml vs(61.3±10.2)ml,P<0.05]均显著优于联合组,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主动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0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改良Mayo评分、腕掌屈-背伸及尺偏-桡偏和前臂旋前-旋后ROM均显著改善(P<0.05)。联合组VAS评分[术后6个月(1.9±0.9)vs(2.7±1.3),P<0.05;末次随访(1.5±1.1)vs(2.5±1.2),P<0.05]、Mayo评分[术后6个月(86.2±10.3)vs(78.3±9.5),P<0.05;末次随访(87.5±7.0)vs(80.5±10.4),P<0.05]均显著优于短缩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关节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即刻两组的尺骨变异长度及侧位尺桡间距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联合腕关节镜手术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腕关节功能。
许涛王爽刘宏君张文忠袁超群武文杰顾加祥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关节镜疗效
腕关节镜清创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单纯尺骨短缩截骨(ulnar shortening osteotomy,USO)与同时进行腕关节镜清理术(arthroscopic debridement,AD)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收治52例诊断为尺骨撞击综合征并计划行USO的患者,20例采用单纯USO,32例采用USO联合腕关节AD。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尺骨变异,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12、24个月的随访中,USO组和腕关节AD组的疼痛VAS和DASH评分均有显著的临床改善(P<0.01)。但在随访3个月时,AD组的疼痛VAS评分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在3、12和24个月时的DASH评分中,以及在12、24个月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中,均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单纯USO与同时进行腕关节AD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两种方法,在改善患者手部功能和缓解疼痛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但短期缓解腕部疼痛方面,USO结合腕关节AD疗效更优。
夏雷毕文超杨瑞泽高磊李嘉庚李鹏许玉本
关键词:关节镜
不同尺骨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比尺骨茎突关节内截骨与尺骨干横形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21例接受尺骨茎突关节内截骨术治疗,男12例,女9例;年龄30~60岁,平均(45.70±3.25)岁。对照组21例接受尺骨干横形截骨术治疗,男11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20±3.56)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截骨断端愈合时间、尺骨高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随访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两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截骨断端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尺骨高度均降低,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VAS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对照组出现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15.79%;试验组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尺骨茎突关节内截骨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解决腕关节功能异常问题,同时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方面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应用和推广。
孟小光徐凤松史福东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腕关节功能尺骨茎突截骨术
3D打印技术辅助下尺骨远端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 探讨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尺骨远端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尺骨远端精准截骨治疗的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腕关节X线片、三维CT及磁共振扫描,数据经由Minics 25.0软件转换后行3D打印,制作1:1实体骨折模型,参照3D模型精准设计尺骨远端截骨线并完善手术方案,术中根据术前设计方案进行截骨、复位及固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进行评价.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32个月,平均(23.5±9.3)个月.截骨端均获得骨性愈合,手术切口长度为(2.9±0.8)cm,愈合时间为(16.0±4.5)周,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前测得尺骨变异值为(3.1±1.9)mm,术后为(-0.59±0.23)mm.术前与术后VAS分别为(6.2±1.3)和(1.4±0.5)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分别为(49.8±14.9)和(91.2±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行尺骨远端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具有微创、精准、有效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吴咏军林平徐柯烽
关键词:尺骨截骨术尺骨撞击综合征3D打印
尺骨远端截骨和干骺端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尺骨撞击综合征(ulnar impaction syndrome,UIS)的手术治疗主要方法为尺骨短缩截骨术(ulnar shortening osteotomy,USO),该术根据截骨部位主要分为尺骨远端骨干截骨(distal diaphyseal ulnar shortening osteotomy,DDUSO)和尺骨干骺端截骨(distal metaphyseal ulnar shortening osteotomy,DMUSO)。两种术式皆被证实安全可靠,但对于最优截骨部位选择,目前临床尚未统一标准。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比较DMUSO与DDUSO治疗UIS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关于尺骨远端截骨和干骺端截骨治疗UIS的对照试验及回顾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3年3月,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皆为回顾性研究,英文文献4篇,中文3篇,共219例(干骺端截骨组99例,尺骨远端截骨组120例)。结果显示,DDUSO在手术时间[MD=-19.60,95%CI(-35.24,-3.96),P<0.05]、骨折愈合时间[MD=-0.88,95%CI(-1.14,-0.62),P<0.05]、握力[MD=3.07,95%CI(1.63,4.50),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D=-0.87,95%CI(-1.01,-0.73),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MD=8.53,95%CI(5.52,11.50),P<0.05]、腕关节旋转活动度[MD=6.4,95%CI(2.98,9.86),P<0.05]优于尺骨远端截骨组,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腕关节活动度屈伸、尺桡偏方面,两种截骨术式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与尺骨远端截骨术式相比,干骺端截骨治疗UIS可以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愈合,缓解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腕关节旋转活动度,可作为尺骨远端截骨的替代治疗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锦辉王勤张重阳张明勇
关键词:尺骨矫形外科手术META分析尺骨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
202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 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1年收治的49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3例失访,最终46例纳入研究,男23例,女23例;年龄21~53(36.5±3.3)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FCC组和对照组。TFCC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1~53(36.5±3.2)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行关节镜下TFCC修整联合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对照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1~53(36.5±3.3)岁;左侧13例,右侧9例;行尺骨远端斜形截骨短缩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截骨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并比较尺骨变异值、握力值变化情况。结果:TFCC组随访时间12~21(15.10±2.67)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20(15.06±2.8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C组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8.51±13.50) min、(16.21±1.16)周、(25.13±4.22) ml、(7.35±1.20) d,对照组分别为(45.65±5.64) min、(17.46±2.06)周、(24.61±5.10) ml、(7.51±1.13) d,两组手术时间、截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ooney腕关节功能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TFCC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握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TFCC组优16例,良6例,可2例;对照组优7例,良11例,可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FCC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TFCC组VAS(3.41±0.16)分,低于对照组(
孟小光徐凤松史福东
关键词:尺骨撞击综合征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相关作者

尹善青
作品数:70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尺骨 尺骨撞击综合征 骨折固定术 疗效比较
曹能力
作品数:57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尺骨撞击综合征 腕关节镜 尺骨 穿支 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王欣
作品数:863被引量:3,277H指数:2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皮瓣
刘建惠
作品数:93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尺骨 腕关节镜 HERBERT 尺骨撞击综合征 骨锚
黄耀鹏
作品数:120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供区 拇指再造 尺骨 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