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67篇“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相关文章
- 公众食品药品网络谣言和虚假宣传辨识能力调查——以贵州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为例
- 2022年
- 目的了解公众对网络食品药品谣言信息及虚假宣传甄别能力和行为态度,探索防范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研究方法,对贵州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州公众开展食品药品网络谣言及虚假宣传辨识能力、行为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当地公众食品药品网络谣言及虚假宣传辨识能力总体较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青少年人群对网络谣言及虚假宣传的辨识能力较弱。大部分公众处理网络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较为理性,更愿意通过国家监管部门权威网站了解信息,基本具备了确认信息真实性的主观意识,但辟除谣言的行动能力不高。结论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食品药品网络谣言和虚假宣传治理,加大当地谣言及虚假宣传的监测和系统性分析研究,有针对性、预判性地进行治理和科普宣传。
- 班炳坤周黎李二平王明扬韦敬土曹子菁
- 关键词:虚假宣传网络舆情
-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研究——以湘西州吉首市为例
- 2021年
-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部立法来解决这一现象,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必须重视这一具体问题的解决。从社会控制论的角度来说,需要重点强化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并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体系,从而达到预防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 殷楚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犯罪预防
- 甘肃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我国为推动民族、民俗及文化和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据实按需设立民族自治区域,意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能够按照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甘肃少数民族自治区现状态势,回顾发展成效基础上,为系统抓好“十四五”谋篇开局,奋力推动该区域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 高闽孙桂仁
- 关键词:民族自治
-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研究
——以延边图书馆为例
-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约占8%。各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民族特点与文化背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人口比例而言,少数民族读者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从少数民族读者总量而言,已经超过了1亿,数...
- 崔程
-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 刑法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适用的司法路径探寻被引量:1
- 2019年
- 民族习惯法以其强大的活力排斥司法程序介入刑事案件。迫于追责压力,司法工作者对民族习惯法采取回避态度,导致刑事制定法的适用无力化解民族自治地区的刑事纠纷。论文认为立法与理论的缺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树立司法工作者对民族习惯法的正确认识,使民族习惯法能够在刑事裁判中发挥作用。作者强调在完善违法阻却事由适用的基础上,应正确处理定罪与量刑的关系,并在司法过程中逐渐提高民众对制定法的认同感,化解矛盾,统一规则治理。
- 管亚盟王雅梦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区刑法适用习惯法刑事司法
- 农产品增值税征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少数民族自治地区L州为例
-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健全有利于...
- 郝敬英
- 关键词:增值税农产品税收征管
- 文献传递
- 区域协调视野下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策略
- 2017年
- 区域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国家"十二五"建设规划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还体现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理念。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促进民族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乃至贵州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贵州的有效落实。
- 付宗亮
-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
-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体制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完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各项政策,培育和发展民族自治地区的政治文化,以及促进整个民族自治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体制改革存在过分依赖中央政策指挥,主动参与意识淡薄,民族干部思想观念受民族风俗习惯影响深刻,求稳怕变思想严重等问题,这就要求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体制改革进行创新,从而确定功能定位,转变评价标准;提升政府职能模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增强少数民族自主参与意识,促进自治权的行使;强化依法行政,提高法制化水平。
- 任婷瑛李嗣婷
- 关键词: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体制
- 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状况的研究
- 2015年
- 公共服务的社区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农村民间组织因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能够因地制宜独立开展活动,已经成为基层农村在完善社会治理进程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力量。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村民间组织成长于多民族多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宗教性、文化性等特殊性,其发展状况有别于其他沿海和内陆发达地区的农村民间组织。
- 马博
- 关键词:农村民间组织
- 我国民语电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32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民语电视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是党的宣传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收看、电话调查、深入访谈等方法对我国32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语电视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民语电视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已解决了"有电视可看,能看得懂"的难题,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节目单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至今尚没有自己的民语电视等问题,发展我国的民语电视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传播效果。
- 王勇王勇
- 关键词:少数民族政治沟通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