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0篇“ 妊娠流产“的相关文章
- 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Eng)与复发性流产(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97例RSA早孕期女性作为RSA组,98例同期同一医院就诊的正常早孕期女性作为正常早孕期组。随访妊娠13^(+6)周之前的妊娠结局,将RSA组分为RSA流产组(n=66)和RSA继续妊娠组(n=131)。比较三组血清sEng水平,并分析其与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结果正常早孕期组女性妊娠13^(+6)周之前流产率低于RSA组(P<0.05);RSA流产组女性D-二聚体(D-D)、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Eng水平均高于RSA继续妊娠组、正常早孕期组,且RSA继续妊娠组以上指标均高于正常早孕期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显示,RSA组女性血清sEng与D-D、IL-2、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混杂其他因素,血清sEng水平与RSA女性早期妊娠流产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RSA女性血清sEng水平异常升高可能与早期妊娠流产有关,涉及的机制可能包括内皮细胞损伤、炎症、凝血功能异常等。
- 喻龙凤洪海柳郎冰凝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早期妊娠流产
- 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清维生素D、HCY对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水平及其对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到2022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82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再次妊娠结局是否正常分为再次正常组(33例)和再次流产组(49例),选择同期产前检查结果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3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清检测,比较3组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阻力指数(RI)及血清25(OH)D、HCY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SA发生的影响因素,各个指标和RSA的相关性则采用Pearson相关性法予以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RSA的诊断价值。对再次流产组的流产胎儿绒毛组织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绒毛染色体正常组和异常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25(OH)D、HCY水平。结果再次流产组PI、S/D、RI值、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再次正常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再次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D、RI值与HCY水平上升、25(OH)D水平下降为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与PI、S/D、RI值及HCY水平呈正相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I、S/D、RI及血清25(OH)D、HCY单独检测的AUC分别为0.827、0.849、0.804、0.834、0.813,联合检测的AUC为0.984,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6.0%,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再次流产组胎儿绒毛染色体29例存在异常,20例正常;绒毛染色体正常与异常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25(OH)D、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A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I、S/D、RI值和HCY水平升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是有RSA史患者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有RSA史患者再�
- 舒晓芳王亮
- 多元化护理配合关爱护理在意外妊娠流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分析多元化护理配合关爱护理在意外妊娠流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意外妊娠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进行均分。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以多元化护理配合关爱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后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远高于参照组,利用统计学软件比对后有意义(P<0.05);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较差,数值相差巨大(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远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选择人工流产的意外妊娠患者给予多元化护理配合关爱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心理状态,增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临床上可以借鉴并广泛应用。
- 李晓坤
- 关键词:多元化护理关爱护理意外妊娠
- CNV-seq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
- 2023年
- 目的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体情况,同时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CNV-seq检查结果与核型检查结果,分析孕妇既往流产次数、孕周、年龄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染色体异常率为71.43%,以常染色体重排或缺失、45,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异常率为14.29%。其次是10三体,占12.86%;13三体,占11.43%;47,XYY,占10.00%;21三体,占10.00%;3三体,占8.57%;2三体,占5.71%;22三体,占4.29%;16三体,占2.86%;8三体,占2.86%;47,XXX,占2.86%。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90.00%)高于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66.67%)(P<0.05)。孕周≥12周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7.14%)低于孕周<12周者(82.14%)(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年龄≥35岁者(82.50%)高于年龄<35岁者(63.79%)(P<0.05)。结论CNV-seq在ART妊娠流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明确染色体异常类型,辅助临床对患者遗传学病因作出诊断。且ART妊娠流产多发生于孕早期,随着孕妇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增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 石国西翟俊英钮红丽刘波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
- 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治疗后的RSA妊娠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妊娠结局将再次发生流产的患者纳入流产组,顺利度过孕早期(孕12周)的患者纳入未流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个人信息、职业与环境因素等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导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RSA患者中,未流产组223例,流产组77例。两组的一般情况、职业因素、居住环境因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患者体内邻苯二甲酸酯(PAEs)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基)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双酚A(BPA)和壬基酚(NP)暴露水平均高于未流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EP、DIBP、DBP、DBEP、DEHP、DNP、BPA、NP暴露水平均是导致RSA患者再次妊娠流产的危险因素(OR均>1,P均<0.05)。结论RSA患者经治疗后仍有流产的风险,其流产的风险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水平呈正相关性,可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值超标的RSA患者进行有效干预,降低RSA的发生率。
- 袁红华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妊娠内分泌
-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在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本文将重点研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21年9月,止于2022年9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患者,样本例数共计60例,通过随机方法平均分成两组,30例/组,分别为服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常规组以及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研究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更高;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比较,研究组高些;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更高一些(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心理状态以及VAS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低,且P值<0.05。结论 将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患有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
- 黎清丽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疤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疗效
- 米非司酮终止6-13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2年
- 分析探究6-13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流产时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于2018年1月-2021年6月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随机筛选68例展开对照研究,以方便抽样法为分组原则,将68例患者均匀划分为两组,分别设定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施以刮宫术治疗,后者以刮宫术为基础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比手术效果,评估指标包含流产效果、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完全流产率远远较高P<0.05;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所得数值较小,对比结果可见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6-13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流产时联合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可以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应用期间具有终止妊娠成功率高的优势,属于理想的早中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终止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 张发英
-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 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单周期及多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首个完整周期结局为活产、流产和未妊娠且继续助孕治疗的患者4125例,根据首个完整周期助孕结局分为活产组(n=229)、流产组(n=823)和未妊娠组(n=3073),研究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结局的影响。结果:①第2完整周期中流产率流产组高于未妊娠组和活产组(15.4%vs 11.5%vs 13.9%,P<0.05),未妊娠率未妊娠组高于流产组和活产组(49.8%vs 34.3%vs 29.7%,P<0.01),活产率未妊娠组低于流产组和活产组(37.5%vs 48.0%vs 55.5%,P<0.01)。②流产组和未妊娠组单个完整周期活产率随周期数增加而递减,累计活产率的保守估计值和乐观估计值随周期数增加递增,累计活产率保守估计值增速在3个完整周期后趋于平缓。③单周期活产率未妊娠组低于活产组。结论:首个完整周期流产患者在后续周期治疗中流产率高于未妊娠及活产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未妊娠患者。流产和未妊娠患者单周期活产率均随周期数增加而递减,累积活产率随周期数增加而增长,第3个完整周期后趋于稳定。
- 徐小璐徐偲越陈彩虹李静刘宇张婉玉张凌寒戴善军郭艺红
- 关键词:流产辅助生殖技术
- 妊娠流产结局相关编码分析
- 2022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院主要诊断编码为O00-O08的编码质量,以提高病案首页整体质量。方法 应用病案统计系统检索出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主要诊断为O00-O08的出院病案567例,其中有手术操作的病案438例,对每份病案进行逐份编码核查。结果 567份病案中主要诊断编码错误88例,错误率为15.52%;438份有手术操作的病案中手术操作编码错误170例,其中漏编相关手术操作编码的24例,分娩或流产后的抽吸刮宫术错误编码123例,输卵管切除伴去除输卵管妊娠错误编码23例,错误率为38.81%。结论 妊娠流产结局相关编码错误率较高,病案编码人员应牢固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与操作分类(ICD-9-CM-3)的编码规则,熟悉流产的相关概念和操作内涵,认真阅读病案相关记录且与临床医师保持有效的沟通。
- 包爱枝奚旭霞
- 关键词:ICD-10ICD-9-CM-3
- 米菲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中期妊娠流产的临床分析
- 2021年
- 分析早孕、中期妊娠流产中应用米菲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终止妊娠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依沙吖啶、米菲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结果:与对照组患者不同的是,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更高,但是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阴道出血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中期妊娠流产中应用米菲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提升流产效果、缩短宫缩发动时间。
- 刘华
- 关键词:米菲司酮米索前列醇妊娠流产
相关作者
- 范红霞

- 作品数:24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益气活血方
- 王霞灵

- 作品数:43被引量:2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排卵障碍性不孕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 陶晓玲

- 作品数:22被引量:136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复方米非司酮 避孕 腹腔镜 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熊俊

- 作品数:49被引量:3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异位妊娠 引产 复方米非司酮 稽留流产 宫腔粘连
- 刘爱霞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二维凝胶电泳 卵泡发育 早期妊娠流产 急腹症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