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1篇“ 夹层技术“的相关文章
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深埋软弱夹层技术探究
2023年
曹家巷D地块项目塔楼基底以下分布有软弱下卧层(中砂、松散卵石或稍密卵石),其强度及变形验算不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需进行地基处理。经方案对比后采用浅层换填+高压喷射注浆的加固方式,先根据软弱下卧层的埋深进行平面分区,采用深层加固结合浅层换填方式,再在竖向进行分段,对软弱下卧层采用高压喷射注浆。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进行验证,施工后通过检测和监测结果反馈,承载力和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反映出高压喷射注浆的地基加固方式对该类工程是适宜的。
贾欣媛岳大昌李明廖必成
关键词:配合比试验数值模拟
夹层技术不同充填材料对非龋性颈部缺损牙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运用夹层技术时不同充填材料和咬合角度对患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及充填体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照组,4组材料修复模型作为实验组:A组...
刘潇
关键词:下颌第一前磨牙充填体应力分布夹层技术
夹层技术不同充填材料和咬合角度对非龋性颈部缺损牙体应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运用夹层技术时不同充填材料和咬合角度对患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及充填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对照组,4组材料修复模型作为实验组:A组:3M Filtek Z350XT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3M Filtek Z350XT树脂-Cention N,C组:3M Filtek Z350XT Flowable流动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D组:3M Filtek Z350XT Flowable流动树脂-Cention N。给予所有模型位于颊尖顶的垂直向载荷(0°)和位于颊尖偏颊侧的侧向载荷(30°、45°、60°)各100 N,用ANSYS 17.0进行应力分布分析。结果:(1)对照组侧向加载时剩余牙体组织Von Mises应力峰值(MPa)比垂直向时分别增加49.3%、222.4%、376%.与对照组相比较,A、B、C、D各组充填完成后均能大幅度地降低牙体组织应力,但组间差异不大。(2)随着载荷角度的增大,内层材料应力峰值(Mpa)由大到小依次为D组>B组>C组>A组。(3)随着载荷角度的增大,外层材料Von Mises应力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为A组>B组>C组>D组。(4)随着载荷角度的增大,粘接剂在垂直载荷时,按Von Mises应力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D组>A组>B组,侧向载荷时,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B组>C组>D组。结论:从结果综合来看,相同咬合状态下,使用3M Filtek Z350XT Flowable流动树脂-Cention N材料组合的夹层技术修复患有非龋性颈部缺损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时更具优势,此结论也许能为夹层技术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刘潇陈曦李宝马改兰宫月君郭涛
关键词:夹层技术应力分析
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研究夹层技术治疗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确诊的66例需要修复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光固化树脂治疗,实验组采用夹层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充填材料保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实验组充填材料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层技术有助于楔状缺损的修复,临床可推广使用。
林瑶
关键词:楔状缺损夹层技术光固化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
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深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与夹层技术在修复深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共185颗患牙)深楔状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90颗患牙)采取夹层技术修复,试验组45例(95颗患牙)采取整层充填流动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牙敏感率和充填体脱落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牙敏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充填体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层充填流动树脂相较于夹层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减少患牙敏感率,降低充填体脱落率。
胡静
关键词:流动树脂夹层技术光固化复合树脂
不同充填材料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边缘微渗漏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不同充填材料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边沿微渗漏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由于牙周病松动拔除的楔状缺损前磨牙60颗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颗,两者患牙进行玻璃离子垫底后,分别采用树脂和流体树脂作为充填材料进行修复楔状缺损,完成修复之后,采用1%的亚甲蓝溶液,将牙体剥开,利用显微镜观察染液的渗透情况。结果研究组染液渗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染液渗透情况,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楔状缺损过程中采用流体树脂作为填充材料效果更加良好,微渗漏小,可以广泛使用和推广。
王妹
关键词:楔状缺损夹层技术
纳米树脂联合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效果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纳米树脂联合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因致牙颈部楔状缺损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B组(纳米树脂修复)和C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纳米树脂修复),每组各40例。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牙龈状态、敏感程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差异,修复后临床疗效和满意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充填修复前相比,充填修复后12个月3组患者5项指标(牙龈状态、敏感程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修复后3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B组。C组(100.00%)有效率高于A组(95.00%)和B组(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7.50%)、B组(12.50%)、C组(5.00%)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纳米树脂修复技术应用于牙颈部楔状缺损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种材料充填治疗效果。
梁扬师宁海燕梁斌
关键词:纳米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楔状缺损
流动树脂和夹层技术修复深型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流动树脂和玻璃离子垫底+复合树脂充填即夹层技术修复深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共计45例患者90颗同名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45)和B组(n=45),即A组:使用Z350流动树脂修复;B组:Z350复合树脂+玻璃离子修复。以修复体色泽的协调性、边缘着色、边缘密合、继发龋、表面形态、固位情况、牙髓反应7项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经2年随访观察,A组成功率81.08%,B组成功率91.89%,经χ~2检验,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结论使用流动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可以达到夹层技术相近的治疗效果,但它操作更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周贯华吕欣欣姜雄英
关键词:楔状缺损夹层技术流动复合树脂
不同充填材料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边缘微渗漏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充填材料在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楔状缺损寻求更为合理的修复方法及材料。方法选用张家口市口腔医院因牙周病松动拔除的楔状缺损前磨牙共计40颗,随机分实验1组及实验2组,每组各20牙,两组患牙在玻璃离子垫底后,分别使用流体树脂及树脂做为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修复完成后使用1%的亚甲蓝染色24h,颊舌纵向剖开牙体,显微镜下观察染液渗入深度。结果实验1组染液渗入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体树脂洞壁封闭性较树脂更佳,微渗漏小,应优先使用。
沈小丽王耀志
关键词:流体树脂楔状缺损夹层技术微渗漏
SAGD开发中突破夹层技术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开发实践表明,稠油油藏内部发育的夹层影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效果。实际SAGD开发应当充分考虑夹层对SAGD生产效果的影响,寻找突破夹层的有效对策,以期提高SAGD产量。以国内某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夹层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利用耦合岩石力学数值模拟技术确定了不同参数(岩石力学参数、物性参数、操作参数)对岩石变形量、SAGD产量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夹层的渗透率和SAGD注汽压力是影响SAGD产量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地,针对夹层特征,结合实际操作可行性,提出了提高注汽压力和直井辅助两种突破夹层技术对策,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界限及突破效果,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稠油油藏双水平井SAGD经济高效开发。
石兰香李秀峦李秀峦刘鹏程
关键词:SAGD夹层

相关作者

黄辉
作品数:60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根管冲洗剂 根管治疗 楔状缺损 粪肠球菌 髓室底穿孔
彭华光
作品数:29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根管充填 鼻窦炎 真菌性鼻-鼻窦炎 YAG激光 ND
王燕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夹层技术 利巴韦林 小儿 青春期发育
李玉峰
作品数:10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牙髓病 重症 夹层技术 楔状缺损
文冰
作品数:47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抗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种植牙 疼痛 修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