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2 篇“ 大面积切痂 “的相关文章
不同保温措施对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保温措施对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36例大面积 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切 痂 植皮术中分别给予温盐水冲洗、变温毯和温盐水冲洗+变温毯处理,监测三组患者切 痂 植皮术前、术中、术后的体温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60 min A、B两组体温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C组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min,三组体温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温盐水冲洗同时使用变温毯的综合措施仍然是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手术中防止低体温最有效的办法,能够为大面积 烧伤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体温保护。 田潇潇 安虹 刘芯宇 符欢 程浪关键词:大面积烧伤 切痂植皮术 手术室护理 儿童重度烧伤大面积 切 痂 植皮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2011年 烧伤为小儿创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因小儿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自身调节能力差,手术及麻醉的打击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小儿生命,手术中护士积极主动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科实行小儿烧伤切 痂 植皮手术207例,其中切 /削痂 面积 〉10%的手术69例,效果满意,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刘国琼关键词:手术配合 重度烧伤 小儿创伤 发育不全 脏器功能 羟乙基淀粉对重度烧伤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患者凝血状态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HES)对重度烧伤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患者的凝血状态和炎性反应作用。方法烧伤大面积 切 痂 植皮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术麻醉前给予输入羟乙基淀粉,对照组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TNF-α、IL-6、IL-8、CRP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及应激反应指标TNF-a、IL-6、IL-8、CRP的含量在整个手术过程均呈现进行性上升的趋势,各指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各指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扩容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中出血量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输液、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开始前,治疗组全血低切 黏度、高切 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与扩容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和安全扩容,同时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 潘君泰 廖米荣关键词:重度烧伤 大面积切痂 羟乙基淀粉 大面积 切 痂 对院外烧伤创面脓毒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入院时即为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后续治疗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入院时能明确诊断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病例,进行了以一次性切 除绝大部分感染创面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共21例,治愈20例,治愈率95.2%。结论对于入院时即为烧伤创面脓毒症的病人,尽快尽可能彻底地清除感染创面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唐益忠 蔡晨 刘晟 孙业祥 徐庆连关键词:创面脓毒症 大面积切痂 烧伤 23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大面积 切 痂 植皮的麻醉处理 2009年 卢承志 姚猛飞 陈敬文 张文龙关键词:麻醉 特重度 烧伤 切痂植皮 一次性大面积 切 痂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烧伤治疗中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面积 切 痂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 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3年至2006年收治的大面积 深度烧伤患者,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 痂 微粒皮移植组和分次切 痂 邮票植皮组,两组具有... 胡德林 方林森 徐庆连 余又新 王春华深度烧伤大面积 切 痂 自体微粒皮移后的随访 目的作者随访了治愈的26例烧伤总面积 90%以上同时Ⅲ度面积 70%以上的病人。重点随访病人康复后的生活质素和植皮部位的疤痕生长情况、柔软度和关节活动度。方法 26例中 10例失访(38.5%)。在成功随访的16例中14例为... 周一平文献传递 烧伤早期大面积 切 痂 、微粒皮移植术后,病人的并发手术次数住院费用功能康复平均住院日的比较 目的探讨同期大面积 烧伤患者应用早期切 痂 、微粒皮移植和传统治疗的方法,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次数住院费用功能康复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方法 2000年—2005年病情平稳经费到位36例烧伤面积 70%以上,烧伤患者行早期切 ... 叶祥柏 沈运彪 夏来启文献传递 休克期大面积 切 痂 对严重烫伤大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感染是大面积 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及结局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 相关。因此,严重烧伤后机体的免疫问题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确切 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烧伤后早期创面处理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笔者观察了休克期切 痂 对烫伤大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詹剑华 游浩元 严济 陶卫斌 李国辉 曾元临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 烫伤大鼠 大面积烧伤患者 休克期切痂 免疫状态 烧伤后 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 切 痂 改善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 切 痂 对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状况,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切 痂 组(30只)、切 痂 组(30只)与正常对照组(6只)。将前两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切 痂 组伤后20 min切 除全部焦痂 组织),并于伤后1、3、6、12、24 h(每时相点6只)检测大鼠心肌线粒体中腺苷三磷酸(ATP)含量、血清中肌钙蛋白Ⅰ(TnI)含量以及心肌线粒体DNA(mtDNA)4.8 kb大片段缺失情况。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同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1)两致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ATP含量均有下降,但伤后1、6b切 痂 组该值分别为(0.90±0.27)、(0.66±0.19)μg/mg蛋白,较非切 痂 组的(0.74±0.18)、(0.46±0.21)μg/mg蛋白有显著改善(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切 痂 组大鼠伤后1、3h血清中TnI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伤后1、3、6h与非切 痂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非切 痂 组大鼠在伤后1、3、24h发生了mtDNA 4.8kb的部分或全部大片段缺失,切 痂 组大鼠仅在伤后1、12h发生缺失,且平均缺失率较非切 痂 组低。结论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 切 痂 能显著减轻伤后心肌受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伤后早期心肌mtDNA缺失率有关。 张东霞 黄跃生 李晓东 党永明 王裴关键词:烧伤 心肌 肌钙蛋白I 切痂
相关作者
黄跃生 作品数:513 被引量:1,791 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缺血缺氧 休克 心肌细胞 杨宗城 作品数:552 被引量:1,993 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烟雾吸入伤 烟雾吸入性损伤 内皮细胞 李晓东 作品数:80 被引量:176 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机械牵张 烧伤后 痊愈 复合敷料 张东霞 作品数:56 被引量:146 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缺氧 心肌 烧伤后 烧伤 心肌细胞凋亡 李志清 作品数:124 被引量:545 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内皮细胞 痂下水肿液 烧伤早期 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