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58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18至60岁。ASAI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ERAS组(E组,n=29)和对照组(C组,n=29)。ERAS组基本要素包括:术前积极宣教,术前CPAP治疗,预防性用药防止术后恶心呕吐,术前2h摄入含糖饮料,麻醉方式选择手术部位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精准麻醉管理(包括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有创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气监测,连续呼气未CO_(2)监测,体温管理及监测,优化液体管理),多模式镇痛(术前非甾体类药超前镇痛+术中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术后常规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加入少量阿片类和非甾体类药物+后期结合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C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全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恢复室滞留时间,术中补液量,术后2h,6h,12h,24hVAS评分及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术后全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恢复室滞留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C组比较,E组患者术中补液量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E组患者术后2h,6h,12h,24h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并发症恶心呕吐明显减少(P<0.05),E组出血病例数少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围术期ERAS策略麻醉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目的寻找一种量化围术期创伤应激的智能方法,将围术期患者的应激状态及恢复过程数字化、可视化,从自主神经系统(ANS)角度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协变量后共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各33例。对比两组住院天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度(HRV)各参数(SDNN、pNN50、LF/HF)及心率变异曲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入院当天hs-CRP、HRV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住院天数及术后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当天至术后4 d HRV各参数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第4天HRV各参数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V各参数术后4 d与入院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策略可降低围术期应激水平,保护迷走神经功能;HRV是围术期创伤应激监测的可靠手段,无创、实时动态、可视化、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