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篇“ 壳聚糖导管“的相关文章
基于壳聚糖导管的周围神经再生研究进展
2022年
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难题,特别是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已有多种不同材料制造的神经导管被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缺损,其中,壳聚糖由于其优良的生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联合使用各种可促神经再生的物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基于壳聚糖导管的混合策略、细胞接种、生物因子负载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王钰清魏静静李文慧张鲁中杨宇民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壳聚糖导管
壳聚糖导管及其3D打印装置与打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导管及其3D打印装置与打印方法。壳聚糖浆料包括:酸溶液和溶解于酸溶液中的壳聚糖,酸溶液选自甲酸溶液、乙酸溶液、乳酸溶液和乙醇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壳聚糖与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2‑10)。该导管聚...
林锦新赵超前黄婷婷卢衍锦许泽亚
文献传递
壳聚糖导管及其3D打印装置与打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导管及其3D打印装置与打印方法。壳聚糖浆料包括:酸溶液和溶解于酸溶液中的壳聚糖,酸溶液选自甲酸溶液、乙酸溶液、乳酸溶液和乙醇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壳聚糖与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2‑10)。该导管聚...
林锦新赵超前黄婷婷卢衍锦许泽亚
文献传递
壳聚糖导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周围神经缺损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虽然科技和手术技术的发展使疗效获得进步,但对于长距离组织缺损,治疗仍面临很大困难。多种材料制造的神经导管的使用均可以提高修复再生的长度,其中壳聚糖是一种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优良,已经较多用于导管支架的制备,而联合使用各种可促神经再生的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效果。本文就壳聚糖导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陈琳张玉琪敖强左焕琮
关键词:壳聚糖桥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丝素蛋白/壳聚糖导管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长段周围神经缺损,很难通过外科手术将其直接缝合修复。自体神经移植是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黄金标准,但由于其存在来源受限和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等问题,所以并不是最佳的...
罗莹
关键词:壳聚糖丝素蛋白神经导管机械性能神经损伤修复
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修复大鼠外周神经缺损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作为无细胞人工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壳聚糖导管和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通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体外降解实验和流变学检测来观察复合材料的性能。选取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单纯导管组、导管复合辛伐他汀0mg组、导管复合辛伐他汀0.5 mg组,和导管复合辛伐他汀1 mg组共4组其中前2组为对照组,后2组为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10只,造成左侧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用壳聚糖导管桥接缺损,其内填充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水凝胶。移植后10周,取再生神经的中间段进行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再生神经的轴突数量、髓鞘厚度、G-ratio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组化观察再生神经中NF200和S100蛋白的表达和神经营养因子PTN、HGF、GDNF和VEGF的表达。结果壳聚糖导管和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是适合神经缺损的无细胞修复材料。植入10周后四组均可见再生神经,但HE染色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神经干明显较对照组粗;透射电镜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的再生轴突数量显著增多,髓鞘显著增厚,G-ratio显示髓鞘化程度亦明显好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辛伐他汀治疗组再生神经中标记轴突的NF200和标记雪旺细胞的S100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强,且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TN、HGF、VEGF和GDNF呈现高表达。结论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明显促进神经缺损组织学的重建,可用于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郭琦刘灿海宝马腾王红宋纯理徐迎胜
关键词:外周神经损伤辛伐他汀壳聚糖导管
壳聚糖导管填充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恢复
2016年
目的探讨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壳聚糖导管组、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0 mg水凝胶组、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0.5 mg水凝胶组和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1 mg水凝胶组(前2组为对照组,后2组为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10只,制作左侧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用壳聚糖导管桥接缺损,其内填充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水凝胶。术后4、6、8、10周进行坐骨神经指数检测,术后10周进行神经电生理、荧光金逆行示踪、腓肠肌相对湿重、肌纤维面积百分比和运动终板形态检测,观察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6、8、10周,辛伐他汀治疗组的坐骨神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周辛伐他汀治疗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峰-峰值、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荧光金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数量、腓肠肌相对湿重、肌纤维面积百分比和运动终板的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导管复合辛伐他汀/泊洛沙姆407水凝胶能够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郭琦刘灿海宝马腾王红宋纯理徐迎胜
关键词:辛伐他汀壳聚糖导管神经再支配
模具成型法构建多分支壳聚糖导管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作可用于面神经趋向性再生研究的多分支壳聚糖导管。方法根据兔面神经设计并制作多分支导管模具,改进模具成型法的制作工艺,得到多分支壳聚糖导管,检测导管的溶胀系数及微观结构。结果制成的多分支壳聚糖导管外形光滑,各分支的长轴在同一平面内,管道通畅,溶胀系数为368±13.2。结论模具成型法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构建出复杂形状的壳聚糖导管,所制导管可用于面神经趋向性再生研究。
陈丽洁钟伟龚锴何成朝胡敏
关键词:壳聚糖面神经神经再生
不同浓度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对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比较不同浓度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移植物在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中的修复作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分别以104/mL(A组)、106/mL(B组)和108/mL(C组)的浓度联合壳聚糖导管植入大鼠T8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中;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大脑皮层、损伤平面以下刺激时均能在腓肠肌内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中皮层潜伏期C组短于A组,皮层振幅B、C组大于A组(P<0.05);取材后大体观察各组移植物均能和损伤脊髓两端整合良好;尼氏染色显示在再生区域中段神经元数目C组大于A、B组(P<0.05);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再生轴突能穿越胶质瘢痕界面长入损伤远端;电镜观察再生区域内有较多的有髓神经纤维,其中C组的有髓神经数目多于A组,髓鞘厚度大于A、B组(P<0.05)。BMSCs联合壳聚糖导管制成的人工组织移植物可以桥接脊髓损伤造成的缺损,部分恢复电生理特性,促进轴突再生,其中高浓度细胞组(C组)修复效果较好,提示该移植方法可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杨阳陈雪李奕陈颖高银峰宋戈王晓冬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壳聚糖脊髓损伤
壳聚糖导管复合NGF缓释微球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缓释微球,通过微球复合壳聚糖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从而观察持续释放的NGF在相对稳态的壳聚糖导管中对面神经生长的促进作用。   方法:⑴采用复乳-...
刘华蔚
关键词:面神经缺损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胡敏
作品数:816被引量:2,355H指数:2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牵张成骨 下颌骨缺损 髁突
李志宏
作品数:71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研究主题:壳聚糖 性能研究 缓释 胶原蛋白 左氧氟沙星
张西正
作品数:416被引量:1,236H指数:1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生物力学 壳聚糖 生物反应器 骨组织工程
黄姝杰
作品数:46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研究主题:壳聚糖 性能研究 左氧氟沙星 细胞毒性 敷料
张秀芳
作品数:123被引量:331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壳聚糖 神经修复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相容性 神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