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篇“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相关文章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大骨龄矮小儿童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大骨龄矮小儿童采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大骨龄矮小患儿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单独治疗,观察组采取基因重组生长激素+GnRHa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生长速率(GV)、骨龄(BA)、预测成年身高(PAH)以及BA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BA)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V高于对照组,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H、Ht SDSBA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因重组生长激素+GnRHa联合治疗方案更有助于大骨龄矮小儿童的身高改善,值得推广。
黄美华高元生徐定华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骨龄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及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濮阳市第三民医院矮小儿童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辅助综合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hGH。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高(Ht)、生长速度(GV)、骨龄(BA)]、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骨代谢指标[胶原羧基末端肽同分异构体(CTX)、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身高、GV、骨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1、IGFBP-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X、OC、AK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及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可改善生化指标,调节骨代谢情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张玉红
关键词:矮小儿童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生长发育指标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
贵州地区875例矮小症儿童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临床治疗分析
2022年
了解在我院进行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 治疗的矮小症儿童治疗效果,治疗875例。方法 按照盲分法的原则,随机将开始收治时间为2015年11月,结束收治时间为2021年2月的875例矮小症儿童按年龄、性别、治疗时间长短进行分组,对疾病的种类、治疗的效果、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停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rhGH治疗的875例矮小症儿童中,男498例,占56.9%,女377例,占43.1%。治疗时年龄小于10岁490例,占56%,大于10岁385例,占44% 。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335例,占38.2%,特发性矮小404例,占46.12%,小于胎龄儿59例,占6.7%,Turner综合征13例,占1.52%,中枢性性早熟14例,占1.67%,其他50例,占5.78%。875例患儿应用rhGH治疗时间不足1年高达75.04%,应用rhGH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结论 导致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恰当治疗尤为重要,基因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患儿有效,长期坚持治疗比短期治疗效果更好,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马秀琦刘倩陈林汪希珂付晓玲
关键词:矮小症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童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治疗不同骨龄的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ISS)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治疗不同骨龄的特发性身材矮小儿童(ISS)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rhGH治疗的ISS患儿80例,按照骨龄分为青春早期组(9~11岁)以及青春中期组(12~14岁),对应患儿分别为42例、38例。两组患儿均持续接受半年的治疗,对比治疗安全性,治疗后患儿身高波动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关指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患儿身高升高幅度相比,为青春早期组患儿升高更为明显(P<0.05);组间患儿IGFBP-3及IGF-1水平对比,为青春早期组患儿更高(P<0.05)。治疗过程中,青春早期组与青春中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5.26%(P>0.05)。结论:与高骨龄ISS患儿比较,rhGH治疗低骨龄ISS患儿,疗效更佳,身高提高幅度更大,IGFBP-3、IGF-1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汤观军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与辅助综合管理治疗矮小儿童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矮小症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治疗中的综合管理。方法收集2016-2018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矮小症儿童63例,平均年龄9岁。根据病因分为2组: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组(n=37,rhGH剂量为每日0.12~0.15 IU/kg),特发性身材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组(n=28,rhGH剂量为每日0.15 IU/kg)。两组同时辅助综合管理(饮食与营养指导、合理运动、高质量的睡眠、生理-心理的影响)及口服维生素D 3400 IU/d。比较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生长速率(height velocity,HV)、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SD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骨龄(bone age,BA)、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身高年龄(height age,HA)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tSDS及HV均有提高,GHD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时HtSDS及HV均高于ISS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F-1水平均提高,且血清IGF-1水平与HtSDS呈正相关。两组治疗1年骨龄的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出现1例头疼,每组各有1例出现一过性空腹血糖轻微升高(均为6.1 mmol/L)。结论rhGH促进矮小症儿童生长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接受治疗的GHD儿童身高增长速度优于ISS儿童。配合良好的综合管理,同时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使药效得到更好发挥。
康宁宁李静吴荣荣孙丽乐原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速率儿童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褪黑素修复兔胫骨骨缺损的成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联合褪黑素(MT)在兔胫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效果,明确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4~6月龄,2. 5~3. 0 kg,雄性),随机标号(1#~24#),于双侧胫骨制备直径5 mm,深度6 mm的骨缺损模型,1#~12#右侧为空白对照组、1#~12#左侧为rhGH-MT联合用药组、13#~24#右侧为rhGH组、13#~24#左侧为MT组。分别于术后第1、2、4周进行骨缺损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组织学观察以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测定。结果: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以及组织学观察到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新骨组织形成;术后第1、2、4周,rhGH-MT组新生成骨组织面积比均大于其他3组(P<0. 05);纵向比较,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在第1、2、4周之间新生成骨组织面积百分比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局部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褪黑素可有效促进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生成,且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两种材料。
王颖尹苗铁朝荣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褪黑素胫骨骨缺损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褪黑素修复兔胫骨骨缺损的成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 rhGH)联合褪黑素(melatonin,MT)在兔胫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效果,明确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骨缺损修复中...
王颖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褪黑素胫骨骨缺损
文献传递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 GH)作用于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对其增殖与成骨性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分离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rh GH(0、2、5、25、50、150、500μg/L),观察细胞增殖率并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对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RT-PCR法检测3种主要成骨标志物(ALP、Co L-1、OCN)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rh GH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ALP活性和相关基因ALP、Co L-l、OCN mRNA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促进作用。在150μg/L时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ALP活性细胞和相关基因ALP、Co L-l、OCN mRNA表达量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结论:体外培养rh GH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骨性分化的作用,且rh GH浓度在150μg/L促进作用最显著。
朱怀安尹苗陈婉丽铁朝荣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骨髓基质细胞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大骨龄矮小儿童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大骨龄矮小儿童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2年4月14日至2015年5月21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大骨龄矮小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6例儿童分为单一组(28例,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治疗)、联合组(28例,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研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儿童的GV(生长速率)、BA(骨龄)、PAH(预测成年身高)以及HtSDSBA(骨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GV[(9.32±0.87)cm/年]相比单一组[(8.25±0.59)cm/年]明显更高,且BA[(13.71±0.20)岁]相比单一组[(14.68±0.41)岁]明显更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PAH[(173.41±2.87)cm]相比单一组[(169.20±1.57)cm]明显更高,P<0.05,且HtSDSBA[(-0.13±0.59)]相比单一组[(-0.48±0.21)]明显更优,P<0.05。结论:基因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大骨龄矮小儿童的疗效更佳。
张先来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来曲唑儿童
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生长激素(rhGH)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兔胫骨缺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以探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于双侧胫骨制备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rhGH/nHA组、rhGH组、nHA组,并行相应处理。分别于术后第1、2和4周进行骨缺损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组织学检测以及新生骨占缺损面积百分比的测定。结果:各组都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形成,在术后第1、2和4周,各组之间新生骨组织面积百分比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纵向比较,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在第1、2、4周之间新生成骨面积百分比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促进骨缺损区新生骨组织生成,且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两种材料。
万震铁朝荣
关键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纳米羟基磷灰石胫骨骨缺损

相关作者

铁朝荣
作品数:38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骨组织工程 前牙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种植体 海藻酸盐
杨美琳
作品数:18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杜敏联
作品数:254被引量:1,28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青春期 性早熟 成年身高 女孩
姜会庆
作品数:258被引量:67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面颈部 颈部 婴幼儿血管瘤 手术治疗
张琴
作品数:54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性早熟 儿童 生长激素 1型糖尿病 GHRE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