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667篇“ 城市历史文化“的相关文章
城市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
城市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城市文化历史、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历史文化遗迹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如何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霍梅谢高尚姚炳绪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迹城市化进程
场景视阈下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体验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百花洲地区改建为例
2024年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是盘活当地文化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为例,根据济南百花洲地区的泉文化及非遗文化特征,通过文化客观场景结构及文化主观场景的设计,探索通过文化场景设计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文化体验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空间设计方式,实现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居民社区与城市文化街区在空间场景上的相应契合,对于政府工业遗址开发利用政策制定决策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王重远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景观设计实践——以南宁“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二期)室外景观设计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该文对南宁“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二期)室外景观设计项目进行概述,探讨南宁“三街两巷”(二期)景观设计总体策略,并分别介绍街区景观空间营造、街区绿化空间营造、室外景观与建筑风貌相协调等方面的对策。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将历史故事与空间相结合,营造出具有鲜明南宁特色的景观场景。
刘念罗琴书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与保定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研究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与灵魂,是城市对外展示历史文化的名片。博物馆不仅能增加城市文化附加值,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形成城市个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博物馆还能在发展中融入和创造新的城市精神,并传递给公众,营造良好的社...
董长浩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策略研究
2024年
本文针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外立面的保护与修缮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鉴于多数历史建筑外立面遭受严重损坏且长期未得到妥善维护,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保护与修缮的现状,随后基于此现状,提出了一套包含划定保护范围、价值分析、保护要求制定及保护图则编制的综合性策略。进一步探讨了建筑外立面的清洗与维修技术,并通过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的案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策略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
黄贝尔
关键词:保护修缮
“双融合”视角下天津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2024年
“双融合”视角下的天津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是基于旅游产业内部与外部的双重视角审视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本文在“双融合”视角下分析了天津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双融合”视角下天津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屈曙光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旅游城市旅游
城市历史文化公园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利用——以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2024年
以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对公园的属性和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公园遗产价值。对园内要素——历史遗留建筑、山水环境、植被景观进行定性价值评估,并从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定量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情况,提出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采用的保护、展示、利用措施。通过对遗址公园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利用模式的探讨,再现郑韩故城风貌及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促进城市开发建设与保护利用相结合,对城市开发建设与遗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赵露莹任家辉
博物馆如何参与城市历史文化IP打造——以博物馆助力东莞打造“虎门销烟”和“林则徐”双IP为例
2024年
本文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在构建城市历史文化IP中的作用与策略,特别聚焦于鸦片战争博物馆在打造东莞“虎门销烟”与“林则徐”双IP过程中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深度内容挖掘、符号提炼、跨界叙事、情感链接等关键环节,揭示了博物馆如何促进历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其他城市和博物馆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IP打造模式。
盘秋红
关键词:博物馆
ABC模式下的中小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江苏省仪征十二圩片区为例
中小城市在更新、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和提升自身的价值优势,实现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增量空间的优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相较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更新时,往往遭遇资金、技术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更大困难...
方欣然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
2024年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兼顾文化保护和空间发展的适老性设计越来越重要,为此,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本文以A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分析A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现状以及活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适老性设计需求,分别从水平停留空间适老性、垂直交通空间适老性两个角度开展了对其公共空间的具体设计。设计效果分析表明,各项适老性指标评价结果均值基本达到了8.00以上,在整体空间适老性评价指标中最低值均达到了6.0以上,表明其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活动需求。
唐橙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相关作者

杨俊宴
作品数:496被引量:1,63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中心区 大数据 城市 城市中心区
韩苗苗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历史文化 古街区 初中英语课堂 保护性旅游开发 历史文化街区
褚海峰
作品数:47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研究主题:街道 历史文化街区 景观 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
杨宏烈
作品数:193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历史街区 旅游景观 风景园林 园林 文化复兴
黄健
作品数:287被引量:27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盆栽 现代文学 江南文化 中国新文学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