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篇“ 城乡流通“的相关文章
新中国工农产品的城乡流通与市场层级——以1949—1965年上海及周边地区为中心
2025年
通过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长三角地区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基础与行政主导型的商业格局。随着国营商业的建立和城乡管理体制的变革,上海与郊县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产品流通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巨变。以城市为基础设立国有商业公司,以集镇和农业社为单位建立供销社,形成了购销体系国家化、商业网络定点化、市场区域行政化、价格机制层级化的特征。
张一平
关键词:新中国
城乡融合对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生产和消费,是实现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我国独特的城乡结构,城乡流通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已久,城乡流通二元结构亟待破解。为解决城乡关系严重失调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
宋伶俐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对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然而,我国经济发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而具有了极大特殊性,我国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乡收入差...
程炜棋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熵值法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贸易对城乡流通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能够显著助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且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主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数字贸易与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来看,资源配置效率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受到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的双重门槛作用,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越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促进效果越强。
李云贤
农村电商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基于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视角被引量:3
2024年
把握数字经济与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对促进城乡流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电商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有利于削弱物资和人力资源错配,进而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最后,文章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推动地区间农村电商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朱玉琴李勍
关键词:中介效应
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与对策
2024年
扩大内需对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目前最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其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再构建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我国城乡流通差距水平,实证分析城乡流通发展差距对农村消费影响。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2011-2020年间,我国各个省份的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逐渐扩大;第二,本文的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差距对农村地区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城乡流通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会对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起到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第三,本文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不存在区域异质性,城乡流通业发展差距在我国各个地区均会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产生负向影响。
韩艳狄建兵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
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城乡流通一体化现状及问题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先导性、基础性的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流通业,流通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逐渐显现,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较为明显,造成城乡之间出现经济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流通市场分割,因此城乡之间流通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显著,不仅对流通业统筹长效发展形成影响,也对城乡一体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现状进行梳理,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城市流通业和农村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刘慧娟郭云贵
关键词:流通产业城乡一体化农民收入
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推动效应分析
2023年
居民消费扩张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商品快速流通,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提出深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协同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贾妍黄国泉
关键词: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城镇化率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及其城乡流通格局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开展省际贸易隐含碳流通研究,有助于揭示区级贸易的异地环境影响,识别并划分碳减排责任,对于区域协同减排、公平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及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环境拓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在分析省际贸易隐含碳流通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城乡贸易隐含碳的空间格局和流通路径。研究表明:①贸易隐含碳的输入和输出具有较大的省际差异,净输入区域主要包括华东和西南地区,净输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②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从第二产业发达或能源资源富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③省际贸易隐含碳流通路径相对集中,城镇间贸易隐含碳流通格局与省际的基本一致,而农村间隐含碳贸易体量较小,碳排放路径较为分散;④从全国尺度看,城镇是贸易隐含碳输入的热点区域,而农村则是碳输出的主要源区。各省(区、市)农村输入城镇的贸易隐含碳量明显大于城镇输入农村的贸易隐含碳量,这表明农村在城乡贸易中承担了较大的碳排放压力,建议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布局、提升贸易流通效率,并基于区域隐含碳开展省域及城乡之间的横向碳补偿,推动区域之间的协同减排和城乡公平发展。
罗慧丽赵荣钦梁宗正张建伟揣小伟张慧芳李汭诗
关键词:贸易隐含碳城乡贸易
营商环境优化、金融支持与城乡流通一体化
2023年
本文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营商环境优化与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的关系,构建交互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营商环境优化对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金融传导机制。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郭若艺杨欣
关键词:金融支持

相关作者

种璟
作品数:2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城乡流通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协调控制
郭海红
作品数:20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流通业 欠发达地区 课程 城乡流通 区域经济
刘根荣
作品数:56被引量:569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剩余劳动力 市场秩序 流通产业 WTO 微观经济学分析
黄国泉
作品数:19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 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毕业生就业 就业制度
李慧迪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邢台学院
研究主题:管理学 一体化 城乡流通 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