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8篇“ 地铁空间“的相关文章
- 地铁空间消防排烟控制与仿真技术
- 2025年
-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交通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而城市地上空间普遍面临无法继续扩张、规划出新的交通用地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大城市都采用了兴建地铁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于已经具有地铁的城市,延展原有线路、兴建新线路,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段。地铁是一种地下运行的交通系统,运输速度快、载客容量大,尤其是地铁仅需要使用地下空间,大大节省了城市地上空间,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也可以有效解决地上空间不足的用地问题。当然,地铁系统也存在自身的不足,面临较大火灾隐患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地上空间不同,地铁系统为纯地下空间,基本没有门窗等通风渠道、疏散渠道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一旦出现火情,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将无法有效排除,从而带来极大的人员伤亡安全隐患。因此,对地铁空间进行消防排烟的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冰清
- 关键词:地铁系统市区交通交通系统地铁空间运输速度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铁空间环境监测技术
- 2025年
- 地铁是现代化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而言,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公路交通运力不足、经常拥堵的问题,而且不会占用地上空间,可以和地面交通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但是,地铁系统包含了车辆、轨道、站台、候车区等,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
- 杨逸夫
- 关键词:公路交通地铁系统环境监测技术地铁空间物联网拥堵
- 地铁空间内地域文化数字化设计研究——以长沙地铁4号线为例
- 2025年
- 《中国文化地铁发展报告2021》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互动装置、AR等数字化传播手段逐渐融入地铁空间,沉浸式体验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互动体验,地域文化成为地铁空间的重要文化内容。长沙地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地域文化,旨在以数字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将长沙地铁打造成国内地铁媒体运营的头等品牌。本文以长沙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地域文化数字化设计现状,深入探究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空间的数字化设计路径,提炼设计方法与传播手段,以期为数字时代地铁空间数字化设计提供借鉴。
- 李莉潘思汝
- 关键词:长沙地铁地铁空间地域文化
- 新时代下郑州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研究
- 2025年
- 当代公共艺术重视文化属性,强调“生长”过程。公共艺术不再局限于静态的雕塑、壁画和装饰物,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事件、展演、互动形式或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地铁相关技术的成熟发展,地铁除了具有交通功能,还应兼顾文化功能,这成为城市地铁建设面临的严峻考验。研究郑州地铁公共空间现状与站点分类规划设计,提出地铁站公共空间设计方法,以期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品质、构建文化传播新型载体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付瑞华
- 关键词:郑州地铁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公共艺术
- 地铁空间装饰设计文博元素应用探讨
- 2025年
- 地铁空间装饰设计时,为优化空间单调、文化深度渗透不到位的情况,提升地铁空间传统文化信息。以文博元素为例,针对地铁空间装饰设计文博元素的应用方法展开探讨。 本文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历史文博资源,运用艺术设计方法,把文博元素融入地铁空间装饰设计。文博元素的应用,不仅提升地铁空间艺术价值,而且也为乘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体验。
- 刘晓桐
- 关键词:地铁空间装饰设计
- 地铁空间中壁画作品的材料语言探索及实践
- 2025年
- 不同于架上绘画,壁画作品的图式往往经由材料语言转换,依托于空间环境存在。随着中国地铁线路的指数级增长,地铁空间成为现代壁画创作的主要阵地之一。地铁壁画具有的空间装饰性、主题承载性、传播广泛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地铁空间中展示地区历史人文和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根据地铁空间的属性特点、壁画材料语言的发展现状,从壁画材料探索实践的角度,探索材料语言在地铁壁画中的实践应用及其与地铁空间的相互关系。
- 孙靖林
- 关键词:壁画研究形式语言
- 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特征与形式分析
- 2024年
- 文章通过对地铁空间进行界定和对地铁艺术的中外发展历史的梳理,分析出地铁艺术的发展现状。文章通过对地铁艺术的受众分析,再结合具体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案例,讨论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开放性、时代性、地域性、纪念性、民族性五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地铁中的公共艺术形式。文章写作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分析与解读,为公共艺术今后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何玉霜
-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空间地铁设计
- 基于城市文化的地铁空间艺术设计浅析--以郑州地铁为例
- 2024年
-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空间艺术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用功能,还应融入当地的文化,增强地域性和独特性,让地铁空间更具个性和识别度,并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为传播城市文化、增强市民文化归属感提供有效途径。1城市文化和地铁空间艺术设计1.1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和文化模式的文化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
- 武维潇
- 关键词:地铁空间非物质文化城市风貌郑州地铁
- 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探究——以深圳地铁20号线为例
- 2024年
- 随着现代城市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地铁运营线路规模、客流规模都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地铁时代。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的不断拓展,推动了公共艺术向地铁空间的延伸和融合,成为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力量之一。文章对地铁公共艺术展开论述,阐述了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必要性,并以深圳地铁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创作团队全案策划制作完成的深圳地铁20号线公共艺术的设计要点、营造手法、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 余伟忠
- 关键词:地铁空间公共艺术深圳地铁
- 新媒体时代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路径探析
- 2024年
- 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引入新媒体技术,使得地铁环境更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者来说,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提高了大众对城市的“地方感”与生活质量;对于建设者来说,探寻地铁常态化发展的诸多可能与新取向,可以增强城市记忆力与地域识别力;对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来说,将突破产业间的藩篱,实现跨界融合,组成“超大联盟”。在新媒体技术推动之下,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和新媒体进行跨界交叉,也是新时期地铁发展所必须。
- 孙静李志国
- 关键词:地铁空间新媒体技术地铁环境公共艺术跨界融合新媒体时代
相关作者
- 孙奎利

- 作品数:50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地铁空间 城市设计 天津地铁 雨水花园 城市
- 邓懿媛

- 作品数:44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铁空间 书法家 公共艺术设计 地铁 书法学习
- 陈朔

- 作品数:31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地铁空间 插座 U盘 座板 台灯
- 石峰

- 作品数:41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家具设计 家具 连接结构 教学模式 地铁空间
- 方兴

- 作品数:98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 地铁 产品设计 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