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641篇“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文章
- 市场分割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影响路径与实证检验
- 2024年
- 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9个城市群140个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各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市场分割具有较大差异;市场分割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程度的市场分割能够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而较高程度的市场分割则会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检验其中介渠道发现,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是市场分割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中介渠道,且市场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心与非中心城市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心城市较低程度的市场分割并未带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 刘昊祝志勇黎朝红
- 关键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表现出来的地区人均产出的较大差距及差距的持久性这两方面特征,遵循由理论出发,到实证检验,再到原因分析这一严谨的逻辑分析思路,探讨了借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中国同中亚、南亚和西亚国家的合...
- 张健作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指数
- 2023年
- 灯光指数不受地理边界和人为因素影响,可以更客观地作为参照值来探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测度指数估算出西部地区2013—2019年各省份的经济产出水平,通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阿特金森指数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估算值进行测度,用固定效用模型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得出:人均实际GDP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数呈现一个负二次型关系,其中二三产业占比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差距具有负效应,提高有利于抑制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基于不同区域的教育水平测算得出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教育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是不同的,应采取差异化政策。
- 张晓华马海霞
- 税收竞争、资本流动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重新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责任,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权,可以支配和控制一定的地方财政收益,从而激励了地方政府追求剩余利益最大化的积极性。在此之后,我国在经...
- 肖潼
- 关键词:税收竞争资本流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江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聚类分析
- 2022年
- 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20年1月~12月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找出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吴健辉蒋丽萍
- 关键词:聚类分析
- 域观范式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格局、过程及机理
- 缩小民族地区经济不平衡程度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是民族地区与全国地区一道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意味着要在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条件下实现...
- 柳艳红
- 关键词:民族地区影响因素
- 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时空演变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广东省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在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广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已...
- 钟澜斌
- 关键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演变分析被引量:44
- 2018年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作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中之重。文章比较分析了1953年以来我国南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情况,发现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演变经历了四大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为1953—1978年的均衡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1979—2003年的差距分化阶段;第三阶段为2004—2012年的调整缓和阶段;2013年至今为第四阶段,2013年成为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跃迁点,自此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激增。2016年南北两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差距均为1953年以来之最,北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均下降到40%以下。长期以来,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都聚焦于东、中、西地区间的差距,而今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新时期,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更加需要关注和解决。
- 杨多贵杨多贵周志田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原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但是地区之间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化、市场化等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重点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逐渐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却忽视了中部地区的战略发展和定位,使西部地区有赶超中部地区的态势。通过八个方面来分析中、西部地区差距及存在的原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沿着一条怎样的轨迹加快发展提出建议,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聂倩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
- 金融发展、高端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以及来自中国31省市的证据被引量:14
- 2017年
-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分析了中国的金融发展如何影响高端制造业集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本文认为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会导致资本流向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从而导致产业集聚现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但是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又会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大致呈倒"U"形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将促进高端制造业的集聚,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在长期呈倒"U"形关系,且在目前,地区金融发展将拉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 王奕鋆
- 关键词:金融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