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吸种性能“的相关文章
高粱穴盘育苗播种机种性研究
高粱育苗人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制约了高梁产业的发展,实现高粱全程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是高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高粱种子具有粒径小、形状不规则、质量较轻等特点,现有蔬菜、水稻等穴盘育苗播种机无法满足高粱精量...
肖远
关键词:受力分析吸种性能
芝麻精量穴播排种器种性分析与试验被引量:5
2021年
针对芝麻人工种植效率低、出苗后间苗定苗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缺乏适用的精量穴播排种器等生产实际问题,采用负压种、正压投种的正负气压组合排种原理,构建了排种器种过程临界负压模型,分析了种子附的不同姿态及其与型孔接触面积的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了型孔附1~4粒种子的临界负压,确定实现芝麻精量穴播的较优型孔直径范围为0.8~1.1 mm。种运移状态图像拍摄试验结果表明:芝麻不同附姿态及概率为横卧:侧卧:直立≈3.5:1:1,排种器不同种数目所需负压变化规律与临界负压模型一致。通过基于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排种盘型孔直径、排种轴转速和气室负压真空度对穴粒数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型孔直径为1.0 mm、气室负压为-800 Pa、排种轴转速为8.66 r/min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6.04%、漏播率为0.21%、重播率为3.75%,满足芝麻种植农艺要求。
林翩廖庆喜王磊王宝山刘海
关键词:芝麻排种器气吸式排种器
针孔管式小麦精准点播装置设计与种性研究被引量:19
2019年
精准点播可保证播种作业的播量、播深及株距的均匀度,增强个体发育,但因小麦种子具有籽粒小、种植密度大等特点,目前尚缺少小麦精准点播装备。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力附、定点打穴、精准投种的针孔管式小麦精准点播装置,并对其种性进行研究。确定了该播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适宜株距为2.73 cm,针孔种管扰动距离为7.86 cm,应分3行排布。以种孔位置、种孔直径和种面形状为因素,以漏种指数、重种指数和单粒指数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参数组合为:种孔位置为顶面,种孔直径为2 mm,种面形状为凸面;在此条件下,试验结果为漏种指数为4.1%,重种指数为7.3%,单粒指数为88.6%,满足设计要求。
刘俊孝王庆杰李洪文李洪文卢彩云
关键词:小麦
水稻内充气力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种性试验被引量:6
2019年
为满足杂交稻每穴2~4粒的精确少量穴直播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多孔窝眼结构的内充气力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阐述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种部件——窝眼滚筒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设计。以中农2008杂交稻为排种对象,选取漏指数、合格指数和重指数作为种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窝眼滚筒转速、气室真空度和进种口高度对排种器种性的影响,并开展了不同外形尺寸杂交稻品种的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下,影响排种器种性的主次因素各不相同,确定了排种器较优的种工作参数组合为窝眼滚筒转速17.14 r·min^-1,气室真空度1.1 kPa,进种口高度25 mm,在此条件下,排种器漏指数为1.0%,合格指数为92.4%,重指数为6.6%。在相同工况下,分别对外形短圆的特三矮2号、中等的冈优898和长细的丰两优3948水稻品种进行种性试验,漏指数均不高于2.4%,合格指数均不低于91.2%,重指数均不高于7.8%,表明排种器的内充多孔窝眼结构对不同杂交稻种均具有较好的种适应性,且种性可满足杂交稻精确少量穴直播对穴粒数的农艺要求。
张顺杨继涛李勇廖娟李兆东朱德泉
关键词:农业机械杂交稻气力式
光电传感器结合旋转编码器检测气式排种器种性被引量:23
2018年
高速精密播种作业是大豆、玉米等作物播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该文针对高速精密播种作业中气式排种器,设计了排种器种状态检测系统(seed disc suction performance detection system,SDSPS),该系统采用凹形光电传感器采集排种盘种信息、应用光电旋转编码器采集排种轴转动角度等信息,通过对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光电编码器脉冲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排种盘每个孔的种情况,从而进一步获取整个排种器的工作状况。与排种器试验台常用的图像处理检测系统(seeding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SDSIP)在6组作业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台对比试验,并单独进行了检测单个种量可行性试验。试验通过F检验和T检验(α=0.05)得出2种系统测量值总体方差相同和均值一致。精度分析结果表明SDSPS相比于SDSIP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31%,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SDSPS与SDSIP的波动幅值比较接近,两者的最大相对偏差值都不超过1%,SDSPS检测单个种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67%。通过田间试验验证,SDSPS对于漏种量和多种量,检测系统检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3.87%和8.42%。SDSPS有效的进行排种盘种性检测,对单个种量的检测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为气式排种器性检测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撑。
贾洪雷贾洪雷齐江涛张哲齐江涛李杨罗晓峰
关键词:农业机械传感器种子气吸式排种器吸种性能
新型小麦粒播器种性研究
2011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小麦粒播排种器,阐述了其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针对排种器排种过程中充种区的复杂情况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充种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数值关系。通过试验分析了真空室的真空度对排种器合格率的影响。
董树亮林海波邱燕仪垂杰
关键词:排种器数学模型小麦
振动式排种器种性数值模拟与试验被引量:25
2008年
建立了气振动式排种器种过程三维力学模型,基于Reynolds时均化的连续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构成封闭方程组,并考虑真实气体的粘性和压缩性,运用CFD软件Fluent计算了籽粒在种口附近的受力,建立了力矩阵。采用二元线性插值法,通过计算孔的垂直种距离、径向种距离和有效种空间体积分析了排种器的种性,绘制了籽粒种运动轨迹。分析了压差、孔直径对排种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孔直径和增加压差可以提高种性,锥孔的力优于直孔和沉孔。以油菜籽粒为对象,通过性试验得出了排种器的最佳工作参数。
李耀明赵湛陈进徐立章
关键词:精密排种器气吸式吸种性能数值模拟
振动气式穴盘播种机的种性研究被引量:60
2003年
为了促进精量播种机的开发与应用 ,该文对振动气式穴盘播种机的种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种子盘近似单频被激振动的情况下 ,忽略种子空气阻力 ,使被抛掷的种子“沸腾”起来 ,以减少种子间的内摩擦力 ,提高种 ,固种力。此时把空气流看作等熵流动 ,从而得出数学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学模型基本吻合。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真空度下 ,随着嘴直径的增大 ,力也随之上升 ,但嘴直径一定要小于种子的直径。种质量随嘴真空度的增加而提高 ,真空度较小时 ,对种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真空度较大时 ,影响较小。真空度有一极限值 4 8k Pa,在此真空度以上不改善种质量 ;而在一定的真空度下 ,种高度随嘴直径变化比较明显均匀。
赵立新郑立允王玉果段楠
关键词:穴盘播种机等熵流动气吸式振动
式大豆排种器种性检测与改进
式大豆播种机作业时,需要保证合格的粒距、合格的播种率等,因此,漏播率和重播率都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播种合格率达到要求的数值。目前,大豆播种机在作业过程中尚不对漏播及重播进行实时处理,需要后期进行人工操作,一旦...
张哲
关键词:气吸式排种器监测系统
文献传递
式水稻育秧整盘播种机孔流场模拟与播种试验被引量:6
2014年
以2BZQZ-3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播种气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孔径孔的局部种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孔在空载工况、种子被横向和纵向附的负载工况时孔周围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播种性均匀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空载和负载时,气室下部孔的上下负压区相对压力分布均匀,气室内孔之间的气流没有明显干涉;种子被横向和纵向附时,种子表面的气流主要集中于孔与种子间;随着孔直径增加,种子表面的有效受力面积基本呈线性增加,种子被横向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随孔径增加明显升高,而种子被纵向附时有效受力区域的相对压力变化较小,种子被横向附时受到的表面力明显高于纵向附时的表面力,有利了提高种率和携种稳定性。播种试验表明,播种后水稻种子在秧盘内分布均匀,总体播种均匀性系数为94.9%。
王永维曹林王俊程绍明王建
关键词:水稻播种机吸种性能播种试验

相关作者

郑立允
作品数:126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磁性能 TI(C,N)基金属陶瓷 氮化处理
赵立新
作品数:66被引量:388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多弧离子镀 磁性能 低合金高速钢
赵湛
作品数:85被引量:1,110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
研究主题:联合收获机 精密排种器 籽粒 排种器 联合收割机
陈进
作品数:98被引量:1,074H指数:2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研究主题:联合收获机 联合收割机 PLC 气吸振动式 水稻
徐立章
作品数:172被引量:1,663H指数:29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研究主题:联合收获机 清选 联合收割机 水稻 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