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篇“ 吸入皮质类固醇“的相关文章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使用央企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来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共100例,对他们进行综合常规治疗,并且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的方法进行治疗,4d治疗后对患者的SaO2(血氧饱和度)。结果进行4d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有52例患者显效,所占百分比为52%,有46例患者有效,所占百分比为46%,有2例患者无效,所占百分比为2%,因此总有效率是98%,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治疗前的SaO2(血氧饱和度)平均为(90.9±4.8)%,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后,SaO2(血氧饱和度)平均改变为(97.2±4.1)%,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有2例患者出现咳嗽和声嘶现象,有4例患者出现口咽部真菌感染。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患者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其治疗前后SaO2(血氧饱和度)有着明显改善,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不良反应发生,不过也通过相应措施得到改善。
- 揭红波
-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皮质类固醇支气管哮喘
-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重塑的影响。
方法:选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和实验组,A组60只,实验组120只。首先对实验组大鼠予以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基础致敏、致敏加...
- 刘月辉
- 关键词:鼻黏膜皮质类固醇激素微血管铸型变应性鼻炎
- 文献传递
-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和实验组,A组60只,实验组120只。首先对实验组大鼠予以卵清白蛋白(OVA)进行基础致敏、致敏加强、局部激发...
- 刘月辉
- 关键词:鼻黏膜皮质类固醇激素微血管铸型
- 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反应被引量:3
- 2007年
- 目前,吸入皮质类固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对其不良反应也有较多报道,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机制的核心是抗炎作用,对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不良反应。据报道:吸入给药具有较高的气道内活性、较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和较快的代谢清除率,吸入后的糖皮质激素80%~90%沉积在口腔内,这是引起局部和全身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 黄敏林希平袁大华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支气管哮喘
- 阿仑膦对用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哮喘妇女患者骨密度和骨质代谢指标的疗效
- 2006年
- 目前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激素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长期治疗。已有研究表明长期应用吸人性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绝经后哮喘妇女患者,可引起患者腰椎骨密度(BMD)减少。本研究旨在比较阿仑膦(Alendronate)和阿法骨化醇(Alfacalcideol)治疗因上述原因引起BMD.减少的疗效评价。
- 朱小玉
- 关键词:吸入皮质类固醇腰椎骨密度妇女患者激素治疗绝经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 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 为观察皮质类固醇吸入疗法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将12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吸入不同剂量皮质类固醇(BDP):A组每天 200 μg,B组每天400 μ...
- 尹玉琴孙英华陈晓芳卢红霞江忠亚
- 文献传递
- 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反应综述
- 2004年
- 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口腔沉积率约为 80~ 90 %,是引发局部和全身副作用的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多为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HPAA)抑制作用、骨质疏松、局部刺激、真菌感染等。根据病情适量用药,并于用药后及时漱口是防止糖皮质激素各种副作用的有效措施。
- 蒋莉马晓辉王玉刚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支气管哮喘
- 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现状
- 2003年
- 尹玉琴许仁和
- 关键词:吸入皮质类固醇支气管哮喘有效性安全性
- 直接观察下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顾品芳罗小庆包杏娣
- 关键词:儿童哮喘皮质类固醇吸入治疗可行性
-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作用评价
- 2001年
- 为了评价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ICS)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本文系统回顾了Medline(83-2000)中有关ICS治疗COPD的8个长期(≥24个月)临床试验。这些试验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不能明显延缓FEV1的下降。结果表明ICS不是治疗COPD的理想药物。
- 王国付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吸入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关作者
- 尹玉琴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治疗支气管哮喘 免疫球蛋白E 吸入皮质类固醇 变应性鼻炎患者 变应性
- 孙英华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吸入皮质类固醇 气传真菌 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致敏真菌
- 卢红霞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吸入皮质类固醇 气传真菌 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患者
- 陈晓芳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吸入皮质类固醇 气传真菌 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致敏真菌
- 江忠亚

-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
- 研究主题:肺心病 吸入皮质类固醇 治疗支气管哮喘 变态反应病 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