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篇“ 同辈群体“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自由性、随意性等特征,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中,同辈群体的影响力逐渐...
李小雪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学校班级是青少年社会互动的重要场所,研究班级中的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班级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功能的影响下,班级同辈群体心理健康平均水平对全体青少年起到促进作用;在社会比较功能的影响下,班级同辈群体心理健康的异质性程度越大对全体青少年的不利影响越明显。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遵从对中等和高心理健康个体更有利;而社会比较对中等和低心理健康个体更为不利。文章为进一步加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思路。
吴新慧吴鹏飞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同辈群体社会比较
大学生网络同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4年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中逐渐演变出全新的非正式群体类型,即网络同辈群体,其能间接影响个人的思想观念与行动方式。在清晰认知大学生网络同辈群体思想新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展开深入分析,并从多个角度观察,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如贴合现实需求、扩展机制权威、优化网络环境、开发多维社区、重构思政队伍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提供参考。
张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同辈群体环境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大学阶段是青年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型时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能否正确认知职业、合理选择职业、科学评价职业、有效发展职业和积极创新创业等方面都有着关键性影响...
杨小慧
关键词:大学生同辈群体职业价值观
青年网络同辈群体引领的意义及途径探究
2024年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青年网络同辈群体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交群体,他们通过社交平台、在线论坛、视频媒介等方式,向他人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并且通过网络活动来影响和改变社会。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年网络同辈群体引领的浅析,加强对青年网络同辈群体的支持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让青年网络同辈群体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力量。
王明东
关键词:青年网络同辈群体
乡镇空巢老人同辈群体情感支持的小组工作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而乡镇地区的空巢老人更是面临诸多困难。而其中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而导致的情感空虚问题尤为突出,按照现有的情况来看已经导致了诸多的不良后果,例如精神失常、抑郁等问题。本文将...
化文龙
关键词:同辈群体情感支持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同辈群体融入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1世纪以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随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相关政策的出台,该群体所面临的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但心理和社交层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经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整理发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存...
孙婕
关键词:同辈群体社会工作
同辈群体视角下流动儿童学校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
2024年
流动儿童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相较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学校逃避心理尤为突出。同辈好友作为儿童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处于缺乏稳定居所及家庭支持的环境中的流动儿童而言。从同辈群体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学校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同辈好友、同辈群体结构、同辈群体学习压力、同辈群体社会排斥等,并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干预流动儿童的学校逃避心理。
张晨
关键词:同辈群体流动儿童教育建议
同辈群体对乡村老年人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的信息支持 ——基于对鲁东南Y村的考察
本文聚焦于数字化背景下,同辈群体对乡村老年人开展在线健康信息行为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支持以及影响方式。通过对鲁东南Y村进行参与式观察,并结合20位老年人的访谈资料,本文发现:在围绕老年人健康方面的议题中,由于代际反哺失灵,...
孙高伟
关键词:老年人同辈群体信息支持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集体主义的冲击及其教育引导被引量:2
2023年
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式微促使人们关注和反思大学生群体交往的现状和质量。同辈群体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其群体自发性、文化多元性、自卫排他性、网络虚拟性特征给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在组织形式、行事作风、群体文化等方面存在冲突,严重威胁甚至消解着正式群体的存在价值与正向功能;另一方面,同辈群体的内聚力以及网络同辈群体交往导致大学生与正式群体、现实集体疏离。面对同辈群体的巨大冲击,教育者应通过正确引导意见领袖、协助构建积极亚文化、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利益观和拓展现实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邹太龙宋雪艳
关键词:同辈群体校园亚文化教育引导

相关作者

胡文靖
作品数:35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政教育 同辈群体 地方高校 仪式
步德胜
作品数:61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青年 班主任
吴愈晓
作品数:43被引量:1,873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性别 性别角色观念 青少年 年龄 教育分层
郑蔚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研究主题:同辈群体 马克思主义 破解 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康宇
作品数:10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大学生 同辈群体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家务劳动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