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2篇“ 合伙协议“的相关文章
- 论借款协议转合伙协议案件中的合同解释问题
- 合同由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达成,对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各方当事人赋予合同文本的含义,大多数与合同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一致。在这种情形下,按照合同词句所表达的字面意思便能理解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但是在某些情况...
- 何欣
- 关键词:合同解释实证分析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风险偏好与企业创新
- 2024年
-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使用2014—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否发挥相应的治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强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通过提升普通合伙人风险偏好,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信息质量较高、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水平较低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全面科学评价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这种创新治理机制的经济后果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 吴浩解维敏
- 关键词:风险偏好公司治理
- 格力电器实施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动因、路径及其效果研究
- 经过股权分置改革,股票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分散化趋势。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由一股独大走向股权分散,同时企业的权益融资需求也在进一...
- 王柯钰
- 关键词:格力电器股权结构控制权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企业的盈余管理之谜:长期导向还是机会主义?
- 2024年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LP架构)作为企业实现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控制权创新模式,受到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对于LP架构经济后果的研究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以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考察LP架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LP架构企业,采用LP架构的企业显著增加了向下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LP架构企业通过向下盈余管理减少股利分配,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和未来的研发投入,而不是出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或关联方担保等机会主义动机。进一步分析显示,LP架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现金流波动较大、风险承担水平偏高、财务业绩较好、有限合伙人来源于内部,以及在股票禁售期内的企业更加显著。最后,本文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跟踪和交易所问询等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抑制了LP架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不仅从信息质量角度深化和扩展了LP架构的公司治理效率研究,同时为监管者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投资者识别LP架构企业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 史亚雅梁上坤叶文平魏娟
- 关键词:盈余管理外部治理机制
- 股权架构中的有限合伙协议:私利谋取还是价值创造
- 2024年
- 不平等的股权架构设计可保障企业家表决权,但也可能带来负外部性。本文基于创新视角考察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可能存在的私利谋取效应与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降低管理层短视水平、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以及吸引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分析发现,价值创造效应在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高和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会提升企业价值,且在创新型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结论证实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是创新导向的股权架构设计,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新实践提供了参考。
- 强国令陈昊
- 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协议与特别约定效力的法律问题探究
- 2023年
- 在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协议是合伙人在企业成立时签订的协议,在企业后续设立过程中,有限合伙人根据企业发展或者相互间的需要,会签订有关财产份额转让相关合同。在合伙协议与特别约定矛盾的情况下,主要涉及特别约定的效力以及合伙人身份转换的问题。
- 崔浩明
- 关键词:合伙协议特别约定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与公司审计费用被引量:4
- 2023年
- 本文以我国2014-2021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非国有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审计风险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使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其作用机制在于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增加了实际控制人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了经营风险,这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导致公司审计费用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外部治理水平低、两权分离程度高、实际控制人担任经理人、客户集中度高、外部竞争更激烈的企业中,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经济后果、控制权设计与审计费用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为审计师、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更深刻地认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的重要影响提供了借鉴。
- 魏志华陈美茜
- 关键词:审计费用代理成本
- 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有限合伙协议构架成为创始人团队巩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并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21年的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视角探讨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发展长期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中的有限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有限合伙协议构架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两种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上述结论不仅证实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巩固控制权以及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还对企业设计股权以及政府管理和完善有限合伙制度提供重要启示。
- 陈德球侯欣昊
- 关键词:代理成本股权结构
- 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与融资约束——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
- 2023年
- 新经济环境催生新型股权结构,同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困境。基于2014—2021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考察融入公司制企业的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结果显示,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缓解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内在传导机制的检验表明,有限合伙协议架构降低了公司经营风险、改善了公司业绩表现、提高了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从而缓解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成长期和衰退期,因代理问题更严重、融资需求更强烈,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盈利不确定性大、风险高、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有限合伙协议架构更能有效地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此外,实际控制人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两权分离度越高,越能显著地提高有限合伙协议架构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印证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缓解实际控制人掏空的代理问题。上述研究结果从微观视角扩展了对我国资本市场新型股权结构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 刘雨薇马胜
- 关键词:融资约束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代理问题
- 合伙协议特别约定的效力研究
- 合伙协议作为合伙企业中纲领性的文件,是全体合伙人一致的意思表示,也是合伙企业意思自治的载体。合伙企业往往是通过合伙协议制定一系列规则与原则,以此来规范合伙企业对内以及对外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伙企业与合伙人从事民事活动的“...
- 季昊
- 关键词:合伙协议特别约定法律效力
相关作者
- 苏号朋

- 作品数:65被引量:3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消费者权益保护 消费者 合伙企业法 《消法》 惩罚性赔偿
- 李德永

-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
- 研究主题:《刑法》 处罚 《合伙企业法》 合伙协议 刑事责任
- 陈翔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私募股权基金 合伙协议 法律分析 合伙制 合格投资者
- 王利明

- 作品数:664被引量:17,414H指数:7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民法典 人格权 物权法 《民法典》 民法
- 高立伟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
- 研究主题:出资 分红 合伙协议 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