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篇“ 史前社会“的相关文章
- 史前社会研究与人类历史的新奠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 2024年
-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开始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创造物,并且将历史创造的基础追溯至以古希腊罗马为基础的古典文明,以此产生出蔚然壮观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但本文的研究旨在证明,将古典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现实诉求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所致;而马克思通过史前社会研究,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为何要在近代社会重返古典文明、古典文明是否为人类社会确立了历史基础、史前文化如何在历史基础上超越古典文明等重要问题,最终将史前社会确立为人类历史的新奠基。这不仅揭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而且还开启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 王莅
- 关键词:史前社会人类历史古典文明
- 从芦山峁到石峁——北方高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被引量:2
- 2024年
- 北方高原主要指子午岭以东、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南至洛川-霍州一带的黄土高原东北部地区,囊括了陕北、晋中北、冀西北和内蒙古中南部,在史前考古中基本构成了“北方文化区”的范围。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其中,吕梁山以西、南流黄河两侧的晋陕高原和内蒙古河套地区,遗址数量多,分布密集,近年陆续发现了许多龙山时代的大遗址,显然是北方高原史前末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 戴向明
- 关键词:龙山时代经济革命
- 从墓葬用钺方式看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变迁
- 2024年
- 史前环太湖地区一直流行着随葬钺、锛、凿等石制工具的丧葬传统,受凌家滩遗址的两波影响,钺从一般石制工具类随葬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墓主人身份等级的象征,继而作为良渚社会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在良渚文化早期晚段形成以墓葬用钺制度为代表的统一政治认同。该项制度蕴含着划等级、别亲疏的含义,成为良渚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良渚文化晚期,随着太湖北部、东部诸遗址对良渚古城地区墓葬用钺规格的僭越,良渚古城核心地位丧失。至良渚文化末期,墓葬用钺制度的瓦解标志着整个环太湖地区社会的崩溃。透过墓葬用钺方式的变化历程,可把握史前社会的发展脉络。
- 赵肖楠
- 关键词:史前
- 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历史结构化教学探索——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为例
- 2024年
- 当前教育目标已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认知结构松散化等问题,文章从大单元视角出发,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为例,探索实施初中历史结构化教学的路径。
- 赵运林
- 关键词:初中历史
- 史前社会权力的起源——《仪式圣地的兴衰——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导读
- 2023年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一直是史前考古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东山嘴遗址红山文化祭坛以及牛河梁祭祀遗址群的发现,使辽西地区成为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李新伟先生的专著《仪式圣地的兴衰——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即着重讨论了史前时期辽西地区是否存在独特的发展道路,以及在相互作用圈的视角下辽西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变化的问题。
- 孙丹
- 关键词:文明化进程史前考古学史前社会祭祀遗址牛河梁
- 考古学对当代问题的独特贡献——史前社会研究新进展
- 2023年
- 作为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学研究也开始涉及当代问题。考古学家对过去社会的阐释也逐渐进入到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讨论当中。这些新进展的实现,一方面得益于近几十年来考古学数据的系统收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交叉学科方法的不断实践应用。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当今全球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和挑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考古学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贡献:1) 不平等问题,尤其是贫富分化的加剧;2) 市场的繁荣和抑制;3) 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应对;4) 社会系统的互动、预测和治理。这些成果表明,从考古证据中获得的经验知识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历史进程的了解,还使我们能够从更长时段的观察比较中回应关乎人类未来和命运的重要争论。
- 曲宇蒙
- 关键词:考古学
- 郑洛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
- 系统论对考古学范式转变和研究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社会组织的产生、维生、演变、突变的机制、动力和原理等有深刻的认知。系统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复杂性源于系统的层级性,考古学认为社会复杂化...
- 程保增
- 关键词:史前社会聚落形态意识形态
- 甘青地区史前社会生活研究
- 本文以甘青地区现存的史前遗迹为基础,探究距今7800-2400年前该地区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演变脉络。从衣、食、住、行和精神思想等方面着手,具体研究有:服饰材料、服装样式及制衣工具;食物种类和来源、农业养殖及生产加...
- 董琦
- 关键词:社会生活文化交流
- 新疆地区史前社会生活演进研究
-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咽喉要道。目前新疆地区具有明确测年数据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疆的考古文化遗存的数量不断增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因为...
- 王列成
- 关键词:史前文化社会生活
- 西藏新石器文化互动圈与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 2021年
- 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内部形成以卡若、曲贡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互动圈,外部与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地区、东南部横断山区以及南亚北部高原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一个大的高原互动圈。通过对梳形器、骨牌饰、海贝、玉锛、项珠等物品的考察发现,高原文化圈的互动主要表现在艺术和宗教等非生存领域,涉及的物品基本为贵族所有。贵族精英是高原文化互动圈的潜在力量,他们通过竞争性的盛宴、工艺的专门化、商品交换、游戏、联姻等方式,维护自身地位,提高社会威望,在亲属团体内外部建立广泛联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西藏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写照。
- 俞方洁李金凤
- 关键词:精英
相关作者
- 刘明如

-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俄国农村公社 东方社会 史前社会 精神生产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赵绥生

- 作品数:111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京学院
-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逻辑起点
- 高芮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史前社会 产翁制 咬文嚼字 干栏式建筑 新石器时代
- 郑建明

- 作品数:64被引量:2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
- 研究主题:窑址 原始瓷 青瓷 秘色瓷 越窑
- 刘芳

- 作品数:61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婚姻家庭制度 唯物史观 摩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