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篇“ 句法环境“的相关文章
句法环境与路径: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
2024年
通过对布依语连动结构中趋向动词ma1“来”和pai~1“去”、?au~1“拿”和ku?~6“做”以及“遭受”义动词te?~1和t?k~8进行系统考察后发现,布依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基本符合类型学上关于不对称型连动结构易“语法化”的特征。在语法化路径方面,有趋向标记、目的标记、完成体标记、处置标记、被动标记5种。其中,趋向标记、完成体标记、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为类型学的典型路径,目的标记或许是布依语特有的、非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朱德康杨美麒
关键词:布依语连动结构语法化
多动词构式:汉语单、双音介词形成的句法环境新探——以双音动词“依据”的语法化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一般认为,汉语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典型句法环境是连动结构的V1位置。文章以双音动词"依据"语法化为介词为例,通过对其语法化句法环境考察后发现,动词"依据"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不是连动式的V1位置而是承接复句的第一个动词(V1)位置。有鉴于此,文章提出在汉语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称谓上,既不宜说是连动式,也不宜说是承接复句,而应统称为"多动词构式"。"多动词构式"形式特征是"V1+N1+V2+N2",本质特征是多个动作行为按时序共用一个施事,连动式与承接复句分别是它的两个小类,汉语单音介词虚化于连动式,汉语双音介词虚化于承接复句。用"多动词构式"统一解释汉语单、双音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可避免因语法术语称谓不同人为将同一种语言事实割裂开来。
张成进
关键词:句法环境语法化
修辞表达中动词范畴的延伸类型及其句法环境
2015年
修辞学的生存空间寓于用有限的语言去表现无限的事物的矛盾之中。动词范畴的延伸有助于用有限的动词来描述和说明无限的事件和行为。替用型延伸基于相似性,其心理机制是隐喻。顺用型延伸基于接近性,其心理基础是转喻。替用型延伸是对动词新用法的尝试,而顺用型延伸常是动词用法的反讽,主要是为了实现论元的对比、等同,或凸显某一临时的配置论元。
霍四通
“来着”的语义性质和句法环境探讨——兼与“了_2”“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文章对普通话"来着"的语义性质和句法环境进行了分析,在二者互证中得出:"来着"表示过去发生过某个事件或者存在过某种状态,而现在这个事件或状态已经结束,强调事态发生了变化的同时,着眼点在过去发生过或存在过;"来着"是表示句子事态变化和申述语气的语气词,不必分"来着_1"与"来着_2",也无远近之分。"来着"和"了_2"都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属于句子层面,在句法语义上是对立的关系。体助词"过"属于谓词层面,"来着"与"过"在句子的不同层面表达事件的经历体意义。
刘林
关键词:来着语气助词体助词
“来着”句法环境新探被引量:5
2006年
目前一些对“来着”的句法环境的描述有局限性。“来着”在句子中的位置不仅限于句末,还可能在句中。“来着”句的谓语大部分是动词,但也有形容词和名词。“来着”前的动词可以有状态修饰语,重叠式和否定式也可以出现在“来着”之前。
祝建军李爱红
关键词:助词语气词句法环境
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被引量:28
2006年
“叫”在明清时期逐步语法化为被动标记,而且一直沿用到当今北京话和很多其他北方方言点的口语里。本文探讨了从唐代以来“叫”的发展轨迹,并通过与“使”等一组近义词的比较,确立直接导致其向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李崇兴石毓智
关键词:兼语式语法化语义基础句法环境
浅谈语法化中补语“却”的句法环境被引量:4
2003年
文章主要讨论语法化过程中补语"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句法环境。补语"却"的句法环境有两种格式,即"V"和"VCO"。同时,类似补语"却"的"得"、"著"、"取"等字,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其句法环境也是"VC"和"VCO"。
龙国富
关键词:句法环境
成语运用的句法环境
2006年
句法,指词组的构成、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是语法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其充当者、句型以及结构性虚词、关联词语等组成一个句法结构,或一种句型,一个词语进入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在其中充当某一句子成分,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就是这个词语的句法环境。该词语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受到这个句子的管束控制。例如“肝脑涂地”入句后用法情况就不相同:
卢嵌石云
关键词:句法环境成语运用关联词语句子类型句子成分句子结构
韩国语存续体标记的跨语言考察
2024年
存续体表示某一动作完成之后所造成的结果状态的继续存在。在对韩国语三种存续体标记搭配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跨语言的考察发现,很多语言的存续体标记均来自存在范畴或与存在范畴有关,借助空间概念表示时间概念不是韩国语所特有的,而是一种跨语言的普遍现象。然而,各语言中不同的存续体标记在语法化程度、显赫程度和分工上存在差异。
刘英明
关键词:韩国语语义基础句法环境
《音系词和语法词:跨语言的类型性》评介
2024年
1.引言“词”是语言学中最难界定的范畴之一。根据词典定义,词是具有语法功能、意义上可辨别、音形相对稳定,在不同句法环境下有一定屈折变化的项目(Trask1993:304;Brown和Miller2013:473)。该标准下确立的词,一般称为“语法词”。词通常会作为重音指派的“域”或更低层面音系规则的实施边界(Nespor和Vogel2007[1986];Crystal2008:522)。该标准下确立的词,一般称为“音系词”。这里不免让人困惑:词首先是一级语法单位还是音系单位?二者是平行关系还是有所交叉?能否找到一套跨语言标准将二者统一起来?
朱立刚
关键词:语法单位句法环境跨语言系词

相关作者

史冬青
作品数:24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荀子》 历史演变 方所介词 介词 句法环境
石毓智
作品数:143被引量:3,595H指数:38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主题:语法化 汉语 动补结构 认知语言学 语法
邢福义
作品数:120被引量:1,779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汉语 语法 宾语 起去
曾传禄
作品数:42被引量:211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汉语 语义 V 情态 隐喻
张成进
作品数:20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词汇化 语法化 介词 认知隐喻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