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篇“ 反压特性“的相关文章
- 旋转爆轰冲压发动机隔离段构型对其抗反压特性影响研究
- 2025年
- 隔离段的构型是影响其抗反压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隔离段构型对其抗反压特性的影响,建立9种不同长度、宽度构型的隔离段,对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不同构型隔离段对流场结构、首道激波位置以及沿程静压和沿程总压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同一来流情况下,固定隔离段长度,增加宽度会使激波串长度减小,激波串波节数减少,激波串向上游推进的距离变小,首道激波位置更靠近下游,隔离段抗反压特性能力增强,总压损失有所减小,当宽度由5 mm增加至7 mm时,抗反压能力增强明显,由7 mm增加至10 mm时,增强趋势有所变缓;固定隔离段宽度,增加长度会使激波串长度增加,激波串波节数不变,但激波串对隔离段的影响占隔离段总长度比例减小,首道激波位置更靠近下游,隔离段抗反压特性能力增强,沿程总压损失有所增大,当长度由60 mm增加至80 mm时抗反压能力增强明显,由80 mm增加至100 mm时,增强趋势有所变缓。该文研究可为旋转爆轰冲压发动机隔离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 吴鑫罡郑权黄亚坤翁春生
- 关键词:激波串流场结构
- 冲压旋转爆震发动机隔离段抗反压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冲压旋转爆震发动机(RRDE)的进气道和燃烧室通常通过隔离段连接,实现抑制旋转爆震燃烧室非定常压力扰动对定常进气道造成的影响,但目前针对RRDE隔离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FLUENT对4种RRDE隔离段构型进行三维数值研究,分析了拟合旋转反压作用下不同构型隔离段的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给定反压条件下,前传斜激波会在扩张段内形成激波串,激波串的首道激波波面不完全垂直于隔离段轴线;凹腔隔离段能够对前传斜激波起到削弱作用,扩张段内的激波串位置会发生前移,流场总压损失减小,且随着凹腔深度的增加,相对总压损失系数减小,总压恢复系数增大。本研究结果对了解RRDE隔离段流场结构、指导RRDE隔离段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张鑫马虎
- 关键词:隔离段
- 一种具备全链路反压特性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全链路反压特性的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包括:配置同步任务的元数据;启动binlog日志的增量同步,选择性进行全量同步;将产生的增删改查事件路由到分布式的并行Stream管道;并以异步请求响应模式按各表配...
- 赖德朴王海峰
- 隔板对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反压特性的影响
- 2019年
- 为了提高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抗反压性能,研究了在内收缩段设置隔板对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抗反压能力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计算了两组不同内收缩比的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内收缩段有/无隔板下的反压特性,并对比分析了相应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隔板能够显著抑制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内强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改善隔离段入口截面气流参数分布的均匀性,使隔离段内激波串结构上下较为对称地推进。内收缩比1.566进气道引入隔板能够将极限反压提高4.2%。引入隔板能够在增加进气道压缩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进气道的最大抗反压能力,拓宽进气道的稳定工作范围。
- 吴中明张德平王肖谢文忠
- 关键词:隔板反压特性
- 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的反压特性研究
- 本文设计了一种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研究了扩张段型面参数对设计状态下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及流场的影响,并对弯曲扩张段内激波串自激振荡特性及进气道的不起动和再起动特性开展了详细的非定常数值仿真研究。 首先,研究了超声速进气道扩张...
- 汪昆
- 关键词:超声速进气道反压特性激波串自激振荡
- 旋转爆震环形隔离段抗反压特性研究
- 连续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推进系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高速旋转传播的爆震波产生的恶劣反压环境也给隔离段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隔离段的抗反压特性以及燃料喷注混合问题开展研究。 ...
- 蔡建华
- 文献传递
- 咽式进气道/等直隔离段的反压特性被引量:2
- 2016年
- 对带等直隔离段的咽式进气道进行Ma 5飞行条件下流场的数值模拟,对比起动状态反压对内部复杂的流场结构及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高反压引起的进气道不起动现象与机理.研究表明,起动状态下隔离段中激波串主要在俯仰方向上发展且不对称性明显,激波串出现初期进气道/隔离段的性能参数变化最快,超声速主流受到附面层挤压偏向隔离段底部和中心轴线的偏航两侧.高反压引起咽式进气道不起动后,分离结构被限制在俯仰压缩段,流量损失主要发生在侧向唇口,偏航压缩段内均为亚声速、高温高压气流.由于高内收缩比和几何构型影响,仅采用降低反压的方式难以实现再起动.
- 辜天来张帅郑耀
- 关键词:高超声速激波串不起动
- 马赫5一级定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试验研究
- 2015年
- 对一种设计马赫数为5一级的定几何二元混压式亚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得到了该进气道的反压特性,结果表明:设计状态时,随节流锥堵塞度的增加,进气道出口反压比不断增加,马赫数逐渐下降,总压恢复系数先下降后上升,通道内气流脉动的功率谱密度无明显峰值;节流锥堵塞比为72%时,进气道发生喘振,喘振基频约为48Hz;随节流锥堵塞比的降低,进气道喘振基频逐渐降低,进气道结束喘振后结尾激波先到达进气道进口处,然后稳定在进气道内收缩段内,随着节流锥堵塞比的进一步降低,结尾激波逐渐进入进气道扩张段。
- 翁小侪郭荣伟
-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二元进气道喘振总压恢复功率谱
- 圆截面隔离段抗反压特性研究
- 为研究圆截面隔离段的抗反压特性,采用不同湍流模型及无粘通量的组合对隔离段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基于与试验结果最匹配的组合,在不同的反压比下分别对独立隔离段及带燃烧室的隔离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反压比对激波串结构、隔离段参数的影...
- 何粲邢建文肖保国
- 关键词:隔离段激波串圆截面
- 移动唇口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被引量:17
- 2009年
- 在来流马赫数为3.85条件下,开展了移动唇口可变收缩比侧压式进气道反压特性和自起动性能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内收缩比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抗反压性能和起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侧压式进气道内收缩比大小影响其抗反压能力,内收缩比1.19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3.42倍反压,内收缩比1.24的侧压式进气道能抗26.44倍反压,内收缩比较大的进气道抗反压能力强;不能自起动的侧压式进气道,通过移动唇口减小其内收缩比,可以顺利实现自起动.
- 潘瑾张堃元
- 关键词:侧压式进气道超声速自起动风洞实验
相关作者
- 李博

- 作品数:114被引量:38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进气道 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进气道 隔离段 附面层
- 张堃元

- 作品数:282被引量:74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研究主题:高超声速进气道 进气道 隔离段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
- 郭荣伟

- 作品数:138被引量:59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研究主题:进气道 S弯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数值模拟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 梁德旺

- 作品数:159被引量:91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计算流体力学 激波
- 李航

-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 高超声速进气道 超声速风洞 超声速 风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