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双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章
侧面神经麻痹一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2022年
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症状,引起侧面瘫的原因很多,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应该考虑各种鉴别诊断,明确引起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经过正确及时治疗,预后还是较为可观的。本患者既往有抑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较好。文章详细记录该侧面瘫患者完整的诊治过程及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王志恩王莉斐胡敏棣
关键词:双侧面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例报道
Bilateral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Combined with HIV Meningitis During Acute HIV-1 Infection: A Case Report被引量:1
2019年
Here we reported a Chinese case of bilateral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PFP)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c(HIV) infected population. A 38-year-old homosexual male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for bilateral facial paralysis. 21 days prior to admission he had developed high fever, chills, headache, fatigue, general malaise, nausea and vomiting.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bilateral ptosis of lower lip and cheeks, as well as failure of bilateral eyes closure. Analysis of cerebrospinal fluid(CSF) revealed pleocytosis, a marked rise of micro total protein and a marked rise of intrathecal lgG synthesis. The result of HIV-1 serology was positive by ELISA and that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 His CD4^+ cell count was 180 cells/mm^3. HIV-1 viral load in CSF was almost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plasma.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d steadily and experienced complete resolution of bilateral PFP after 2 months.
吴焱吴焱魏春波伦文辉
关键词:HUMANIMMUNODEFICIENCYACQUIREDACUTEHUMANIMMUNODEFICIENCYPARALYSIS
川崎病并侧面神经麻痹1例被引量:2
2018年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临床表现以发热、球结合膜、口唇及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硬肿、指端膜状脱皮、淋巴结大等为特征。KD并冠状动脉损害已成为儿童重要的后天获得性心脏病。除此以外KD还可累及呼吸、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面神经麻痹是KD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且多累及单侧,侧罕见,多于数天至数月内恢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收治的1例KD并侧面神经麻痹的患儿,现已出院随诊16个月,面神经麻痹尚未完全恢复,此种情况国内外均属罕见,现对此病例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王梦娇孙景辉徐卉卢娜于侠
关键词:双侧面神经麻痹川崎病全身性血管炎获得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损害
侧面神经麻痹伴感觉异常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侧面神经麻痹伴感觉异常(BF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BF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急性起病,以侧面神经麻痹及肢体远端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腱反射减弱/消失。腰穿CSF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EMG示右拇短展肌神经源性损害和下肢F波延迟。结论患者出现侧面神经麻痹合并肢体远端感觉异常,伴有腱反射减弱/消失,但无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肢体/颈部无力时,结合CSF、EMG检查,应考虑BFP可能。
张凯琳肖波田发发李静李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急性期侧面神经麻痹合并脑膜炎一例
2018年
患者男,38岁,因“侧面瘫1周”于北京地坛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21d出现高热,最高体温达39℃,伴畏寒、头痛、疲劳、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咳嗽、鼻塞、流涕或喉咙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阿莫西林和中药治疗,症状无缓解。人院前10d,出现右侧面部麻木。随后出现右侧面部活动受限,右眼睑闭合困难,进食和说笑困难。
宋歌吴焱魏春波闫会文伦文辉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双侧面神经麻痹脑膜炎医院就诊面部麻木双侧面瘫
颞骨骨折致侧面神经麻痹及听骨链损伤两例被引量:3
2018年
颞骨骨折后出现面神经麻痹和听骨链损伤是头颅外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以单侧出现为常见,侧同时出现的报道较少。我科于2014年收治了两例颞骨骨折致侧面神经麻痹和听骨链损伤的患者,现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34岁,以“外伤后面部表情功能丧失、耳听力下降5周”入院。,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纯音测听传导性耳聋,。面神经F波检测侧均消失(见图1),CT显示侧颞骨骨折(见图2)。该病例采用乳突径路,左侧见砧骨脱位后挤压面神经鼓室段,砧骨长脚骨折,面神经锥段骨折,神经减压后放置1.75mm钛质PORP重建听骨链。
赵亮李健东
关键词:颞骨骨折面神经麻痹听骨链
侧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两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以侧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方法:选取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2013-04/2015-09收治的2例以侧面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疾病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吉兰-巴雷综合征多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症状,脑神经型少见,可累及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动眼、滑车、展神经,面神经麻痹两侧同时发病者少见,临床诊断时需依据多方面进行确诊.结论:当遇到反复出现的面神经麻痹时,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同时,应同时注意有无周围神经损害,在头部检查排除颅内病变的同时,应想到早期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可以累及面神经,甚至是侧面神经.这2例患者中肢体无力症状较轻,均为3级以上,但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应注意脑神经吉兰-巴雷综全征.
杨晶刘晓杰田俊鹏
关键词:双侧面神经麻痹首发症状
后天性侧面神经麻痹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被引量:5
2015年
神经是混合性神经,由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及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面神经麻痹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中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主要有Bell麻痹、听神经瘤、头颈部肿瘤等;而侧面神经麻痹(bilateral simuhaneous facial palsy,BSFP)在临床较少见,依其病因通常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本文就后天性非创伤性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厉婷沈东辉吴秀娟刘亢丁
关键词:双侧面神经麻痹常见病因后天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常见疾病
侧面神经麻痹误诊分析
2014年
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周围面神经疾病的常见病,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疾病,对2例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胡鹏飞唐灵涛李英毅
关键词:面神经误诊
侧面神经麻痹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一般在临床上多见为单侧面神经麻痹,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非常少见,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0.3%~2%[1]。年发病率约为五百万分之一。
李明军
关键词:双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

相关作者

时宏
作品数:28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海洛因成瘾者 海洛因 FMRI研究 胸部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张晨
作品数:160被引量:563H指数:1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多态性 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脑卒中
韩文敏
作品数:31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NKG2D配体 NK细胞 杀伤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
晁红颖
作品数:72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分析 突变 白血病
沈鸿婷
作品数:16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辨治 国医大师 张学文教授 运动神经元病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