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篇“ 原罪意识“的相关文章
- 论曹禺早期戏剧的原罪意识
- 2021年
- 基督教对曹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品中的基督意识不仅体现在《雷雨》序幕和尾声营造的基督氛围,《日出》开篇八段《圣经》引文等对基督文化的直接表现,还体现在其戏剧创作中包含的原罪意识、忏悔与救赎,表现对神秘的憧憬与困惑。曹禺吸收基督文化资源构建自己的悲剧世界,丰富了其戏剧创作的审美内涵。
- 张潇予
- 关键词:基督教原罪救赎
- 从“多余的人”到“知识是赃物”——论瞿秋白的原罪意识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 2019年
- 作为革命文艺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领袖,瞿秋白的身份、形象与其临终遗文《多余的话》中的自我剖白及其所呈露的精神样貌之间存在巨大的错位和分裂。这源于俄国文学的深刻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阶级论的训诫,不断深化着瞿秋白独有的“三重原罪意识”。瞿秋白的精神轨迹和心理根源,充分呈现了一个致力于革命事业的知识分子在个体生命吁求与革命意志所指向的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其悲剧性结局预示了革命文学发展逻辑中潜在的危险和挑战,对于观照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精神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 谢慧英
- 关键词:瞿秋白现代知识分子
- 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原罪意识
- 威廉·福克纳(1897~1962),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力极为深远,成为继莎士比亚后被研究最多的英语作家,而其经典作品《喧哗与骚动》更是享誉世界。过去学者将眼光放在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种族主义等方面对其作品...
- 王禄萍
- 关键词:福克纳原罪圣经
- 文献传递
- 寻找失落的精神“伊甸园”——基督教文化视域下《百年孤独》的原罪意识被引量:3
- 2016年
-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体现出深重的原罪思想。这部旷世之作不仅表现了原罪的多种存在方式及产生原因,也向我们传达了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的主旨。在《百年孤独》中,基督教文化的原罪不仅具有全家族性而且还是整个马贡多社会的缩影,无论是人自身还是社会整体,"原罪",都是难逃的宿命。而人与社会怎样超越原罪的纠缠,并选择灵魂的重生是这部小说所要传达的主题。
- 唐超
- 关键词:《百年孤独》原罪两性救赎
- 《牧师黑面纱》的原罪意识解析
-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作是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霍桑因其《红字》而蜚声内外,实际上他的短篇小说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将就他的短篇小说《牧师黑面纱》中所体现...
- 桑瑞雪
- 关键词:原罪清教主义超验主义
- 文献传递
- 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原罪意识被引量:1
- 2015年
- 原罪意识是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幻化出来的一种罪恶观念。为了探究西方基督文化和原罪意识对曹禺的影响,可以从其早期话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入手。曹禺从小便受基督教和圣经文化的熏染,成为其原罪意识的渊源和基础。曹禺对原罪的进一步思考:既然惩罚报应是原罪的必然后果,那么要想从某种意义上摆脱原罪的束缚,复活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复活,必须内心充满罪感和忏悔;要想复活,必须身经或自我赎罪或耶稣救赎。
- 石艳霞
- 关键词:原罪意识忏悔救赎
- 背着十字架度日:原罪意识在欧美
- 2014年
- 记得数年前读过一篇美国学者的文章,他是这样解释中国为什么人口如此众多的:中国妇女分娩不太疼,所以不怕生孩子。如果这只是无名小辈的胡言乱语也就罢了,但话出美国学者之口,令我夫跌眼镜,
- 王露露
- 关键词:原罪意识十字架美国学者
- 原罪意识与'求乞者'身份:存在之问鲁迅《求乞者》《孤独者》等文本新论
-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很奇特的文本如《求乞者》《狗的驳诘》《孤独者》等,也有一些特殊的概念如'求乞者'、'求乞'、'像乞食者'、'乞丐似的'等,它们在鲁迅的思想意识构成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探讨....
- 李玉明
- 关键词:原罪意识
- 文献传递
- 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论大革命后左翼知识分子自我认知机制的转型被引量:4
- 2012年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话语在中国文坛迅速崛起,左翼文人普遍展开了对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讨论与反思。对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思考,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又直接源于对大革命失败的反思,同时深受中国共产党阶级政策的影响。虽然大革命的失败使得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受到普遍质疑,其劣根性被广泛强调,但知识分子对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思考路径也存在深刻分歧。对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思考,折射出左翼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机制在大革命失败后所发生的重要转型。
- 张广海
-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原罪规训救赎
- 论鲁迅的原罪意识被引量:1
- 2011年
- 五四时期,众多知识分子致力于对国民性的改造,探究民族历史中的劣根性。鲁迅对疲惫衰竭的国民性作出前所未有的深刻内省,他敏锐地感受到旧有的历史文化中深藏的痼疾,指出旧道德中存在的吃人这一历史事实。在呼唤国人改过自新的同时,他背负起民族之"罪",以自身为"祭物",来对国民"赎罪"。
- 刘浩
- 关键词:原罪意识赎罪
相关作者
- 刘浩

- 作品数:25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 研究主题:耶稣 基督教文化 忏悔意识 原罪意识 悲剧
- 李玉明

- 作品数:35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鲁迅《野草》 新论 生命哲学 《求乞者》 意象
- 蔡晓蕙

- 作品数:2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英语自主学习 英语教学 追寻
- 杨文超

- 作品数:26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商学院
- 研究主题:电影 《朗读者》 情意 《贫民富翁》 弗洛伊德
- 欧阳钦

- 作品数:35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高职高专 免费师范生 小学教育专业 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