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8 篇“ 原位膀胱 “的相关文章
ERAS理论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原位 膀胱 术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研究 2025年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 切除及回肠原位 膀胱 术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已有研究证实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 切除+原位 膀胱 术已取得显著疗效[1],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野暴露清晰,术后机体恢复快等优点[2]。自丹麦医生Kehlet等[3]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获得了广泛的认可。ERAS加快康复并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4]。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 切除及回肠原位 膀胱 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基于ERAS的干预,对比常规干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蒋意 陈慧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原位膀胱术 机体恢复 术野暴露 术后康复 一种建立小鼠原位 膀胱 癌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小鼠原位 膀胱 癌模型的新方法,其包括小鼠性别、手术微量注射用微量注射器,小鼠性别为雄性,微量注射器可由市场采购得到;本申请所用的雄性小鼠可避免他类似动物模型的雌鼠,避免雌激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 蔡金明 沈兵 颜轶麟 谢志文 黄正楠 唐鹏飞 曹向乾 王泽益 杨晨凯 张芳 谈鸣岳原位 膀胱 术后10年单侧输尿管皮肤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2024年 目的分析临床收治的患者资料并文献复习,探讨原位 膀胱 术后出现输尿管皮肤瘘的诊治要点。方法分析岳池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原位 膀胱 术后10年出现输尿管皮肤瘘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77岁,男性,因膀胱 癌行腹腔镜下全膀胱 切除+回肠原位 新膀胱 术后10年出现输尿管皮肤瘘,表现为原手术切口有液体渗出,曾误诊为腹壁窦道,因右肾无功能,切除右肾后瘘道愈合。结论输尿管皮肤瘘多见于肾移植以及上尿路结石、黄色肉芽肿肾炎等疾病术后,经瘘道造影可确诊该病。术中应积极排除漏尿,若发现尿路损伤可一期修补。 涂真 涂真 杨雪松关键词:膀胱切除术 肾积水 早期盆底肌肉锻炼对回肠原位 膀胱 术后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护理对全膀胱 切除回肠原位 膀胱 术后患者尿失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本研究标准的膀胱 癌行全膀胱 切除回肠原位 膀胱 术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至手术前及术后1周起带尿管早期实施规范性的盆底肌锻炼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3周拔出尿管后实施规范盆底肌锻炼护理。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膀胱 癌特异性量表(FACT-BL)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为28.57%(8/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71%(17/28,P<0.05);观察组FACT-BL总分、功能状况评分、膀胱 癌特异性模块评分分别为(134.65±8.16)分、(21.59±2.01)分、(39.56±3.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6.71±6.92)分,(19.07±2.06)分,(37.63±3.54)分,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结论早期盆底肌肉锻炼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全膀胱 切除回肠原位 膀胱 术后控尿情况,提高患者的康复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红琴 刘贝贝 汪斐 路盈利 李建关键词:盆底肌肉锻炼 回肠原位膀胱术 膀胱癌 尿失禁 生活质量 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 膀胱 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 新膀胱 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例接受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 新膀胱 术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归纳,总结临床经验。结果:该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腹腔镜膀胱 癌根治性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 新膀胱 术,术中保留前列腺外科包膜及双侧精囊,术后随访10个月,未出现肿瘤转移,同时结合术后相关检查,患者的尿控及性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结论:经过严格的术前筛选,对有意愿保留生殖功能的男性膀胱 癌患者,行此术式能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但未来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时间随访进一步验证。 常博 侯一凡 张曼青 张建华 李松 王晨阳 张强强 侯俊清关键词:膀胱恶性肿瘤 生殖功能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 切除术后原位 膀胱 替代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根治性膀胱 切除术(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 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但RC术后需要尿流改道。原位 膀胱 替代术(OBS)是目前最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以人体组织构建“新膀胱 ”,并与尿道吻合,是最接近生理性排尿的尿流改道方法。但由于该手术过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在多数医疗机构尚未普及。而术前充分评估并选择合适的RC患者行OBS,同时给予术后长期随访是保证术后良好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本文就RC术后OBS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金晓东 江南关键词: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 一种原位 膀胱 辅助排尿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 膀胱 辅助排尿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通过在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螺栓,可通过固定螺栓将安装架固定连接于床体的两侧,方便进行后续的按压工作... 张国颖 赵斌 杨勇 秦扬文献传递 新式回肠原位 膀胱 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2022年 本研究采用我中心在回肠W形原位 膀胱 和Studer膀胱 基础上改良的新式回肠原位 膀胱 术(Urumqi膀胱 )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 癌患者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54~66)岁。病程1个月至3年。5例为初发患者,3例有≥2次经尿道膀胱 肿瘤切除术史。6例为多发肿瘤,大小0.5~2.5 cm。2例为单发肿瘤,大小均为3.0 cm。术前经PET-CT检查无远处转移和盆腔淋巴结肿大,无上尿路积水。膀胱 镜检查示尿道通畅,无可疑肿瘤。术前病理检查结果: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6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例。所有手术在根治性膀胱 切除术后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回肠50 cm,自右侧端顺时针向内侧卷曲成近圆形,左侧末端留10 cm,其余40 cm回肠形成3段、每段约13 cm的肠管,将其去管化形成新膀胱 ,将末端10 cm肠管从乙状结肠前方跨过,与左侧输尿管吻合,右侧输尿管与新膀胱 右侧顶部吻合,尿道与新膀胱 吻合。术后随访3~12个月。4例出现轻度尿失禁,术后12个月均完全尿控;7例无输尿管反流,1例术后12个月仍有左侧输尿管轻度反流。8例术后复查排泄性膀胱 造影示膀胱 排空效果满意,残余尿阴性,膀胱 容量250~400 ml。复查胸部CT、泌尿系CT及腹部超声示无上尿路积水,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 王继鑫 闫燊燊 宋鸿文 李前进 刘强 马军 王玉杰 木拉提·热夏提 王文光关键词: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一种建立小鼠原位 膀胱 癌模型的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小鼠原位 膀胱 癌模型的新方法,其包括小鼠性别、手术微量注射用微量注射器,小鼠性别为雄性,微量注射器可由市场采购得到;本申请所用的雄性小鼠可避免他类似动物模型的雌鼠,避免雌激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 蔡金明 沈兵 颜轶麟 谢志文 黄正楠 唐鹏飞 曹向乾 王泽益 杨晨凯 张芳 谈鸣岳基于近红外二区光学成像的原位 膀胱 癌微创介入光热治疗 膀胱 癌(Bladder cancer,BC)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70%以上,病程反反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膀胱 癌的有效诊断和治疗仍未得到充分满足。光声成像(Photo... 洪凤秋
相关作者
张宗亮 作品数:116 被引量:116 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膀胱癌 腹腔镜 前列腺癌 表达及意义 尿动力学 周荣祥 作品数:158 被引量:362 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膀胱肿瘤 前列腺癌 表达及意义 膀胱移行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沈周俊 作品数:602 被引量:1,431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机器人辅助 膀胱肿瘤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马潞林 作品数:1,051 被引量:3,840 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后腹腔镜 腹腔镜 肾癌 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何卫阳 作品数:126 被引量:500 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膀胱癌 前列腺癌 SURVIVIN 膀胱肿瘤 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