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篇“ 即刻乳房再造“的相关文章
即刻乳房再造乳腺癌患者决策冲突与人格特质的调查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调查即刻乳房再造乳腺癌患者决策冲突现状,并分析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理解决策行为提供新思路,促进有效决策。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行即刻乳房再造的175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及决策期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决策冲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的175例即刻乳房再造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67(45.26±8.01)岁。其决策冲突量表评分为(25.05±7.05)分,标准化决策冲突得分为(39.14±10.04)分,其中影响决策因素维度得分(10.82±3.27)分,有效决策维度得分(7.18±2.58)分,决策不确定维度得分(7.34±2.28)分。37例占21.14%的患者不存在决策冲突,64例占36.57%的患者存在中等决策冲突,74例占42.29%的患者陷入高水平的决策冲突。调查的患者人格特质的利他性、神经质、开放性、社会性和道德感评分分别为(15.16±3.43)、(18.14±4.95)、(13.71±3.71)、(18.12±4.40)、(17.46±4.03)分。患者的决策冲突与利他性、社会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r=-0.355、-0.543、-0.331,均P<0.05),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20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决策类型、神经质及社会性为决策冲突的影响因素(F=16.39,P<0.05),共解释47.1%的变异,上述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10,不存在共线性。结论即刻乳房再造乳腺癌患者决策冲突亟需改善,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年龄、决策类型及人格特质综合评估影响患者决策冲突的因素,落实个性化决策辅助流程,满足决策信息需求,降低决策冲突水平,优化决策支持体系。
张青月张秀丽王燕华晶张爱爱尹健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再造术人格
乳腺癌NAC手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患者的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效果
2024年
评价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行手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治疗乳腺癌乳腺癌(NAC)患者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实验基础数据资料源于2021年12月~2023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乳腺癌NAC手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患者,共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各组均为40例。即实验组运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干预、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状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1/40)比参照组22.50%(9/40)较低(P<0.05)。实验组干预后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参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行为等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100.00%(40/40)比参照组85.00%(34/40)较高(P<0.05)。结论 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得到患者较高满意认可。
尚红梅
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为受区血管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4例
2024年
目的探讨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作为即刻乳房再造胸部受区血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应用胸背血管远、近心端同时作为受区血管的乳房再造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胸腹部血管造影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腹壁下血管主干及其穿支。先行乳腺切除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分离腹部皮瓣双侧穿支和主干血管,再离断双侧腹壁下动脉主干、暴露血管蒂,分别与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行端端吻合。然后经切口将塑形好的皮瓣植入乳腺切除后的腔隙内,行再造乳房塑形摆位,患者屈膝曲髋位调整再造乳房形态,关闭腹部供区,重建脐孔,放置负压引流管,关闭乳房切口。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结果共纳入4例女性患者,年龄(46.0±6.5)岁(37~52岁)。4例患者供区血管均为双侧腹壁下血管蒂,3例受区血管为胸背血管远、近心端,1例为胸背血管前锯肌支的远、近心端。术后7~10 d拔除全部引流管,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未发生皮瓣相关并发症。4例患者对再造乳房效果均很满意。结论胸背动静脉远、近心端的同时应用既可保证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又减少了对肋骨、肋间肌的损伤,达到了更好的乳房美学效果。
陈秀秀吴煌福穆籣郑武平潘俊博何贵省宋韬张亚珍陈恒余黄菁慧许艺莲
关键词:乳腺肿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再造胸背动脉
腔镜辅助下行乳腺癌切除后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
2024年
目的探讨在腔镜技术辅助下完成乳腺癌病灶切除, 以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即刻再造乳房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至9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切除后以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即刻再造乳房的患者资料。手术方法:首先采用腔镜技术通过侧胸切口完成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术, 然后制备去表皮的单侧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 直视下分离腹直肌肌蒂表面的皮下隧道, 进一步在腔镜辅助下分离腹直肌肌蒂到乳房深面的皮下隧道, 转移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 出院后加强抗瘢痕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 对再造乳房外形、供受区切口瘢痕情况、腹壁功能、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等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 年龄27~52岁, 平均41.7岁;体重指数为19.1~22.5 kg/m^(2);均为早期乳腺癌。术中切除乳房组织平均质量为245 g(220~285 g), 侧胸切口长度为6.9~9.5 cm, 平均7.7 cm, 3例采用同侧、5例采用对侧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 皮瓣长(20.4±0.7) cm、宽(10.8±1.5) cm、厚(5.4±0.9) cm, 皮瓣切取体积为19.7 cm×9.2 cm×4.4 cm~21.2 cm×11.8 cm×5.9 cm。所有皮瓣血运良好, 无需额外吻合血管, 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8~10个月, 平均8.7个月, 再造乳房外形良好, 质地满意, 无皮瓣挛缩变形, 与健侧乳房外形基本对称;皮瓣供区及乳房受区切口愈合良好, 仅遗留线性瘢痕, 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期间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腔镜技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留乳房皮肤组织的完整性, 减少瘢痕, 同时可协助分离皮下隧道便于带蒂腹直肌肌皮瓣转位再造乳房;对于乳房中等偏小且下腹部皮下组织量较富裕的患者, 制备单侧斜行带蒂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且不会额外增加供区损伤,
宋达疆张天怡王志远刘旭李赞王晓珍
关键词:乳腺肿瘤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双侧臂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即刻乳房再造1例
2023年
2021年6月15日,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1例43岁女性右侧乳腺癌患者。患者13年前曾接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年前接受带蒂腹直肌肌皮瓣移植左侧乳房再造术。入院后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双侧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移植右侧乳房再造术,术中以同侧臂内侧皮瓣再造外侧半乳房,尺侧上副血管蒂与胸外侧动脉近心端和胸外侧静脉远心端吻合,以对侧臂内侧皮瓣再造内侧半乳房,尺侧上副血管蒂与胸廓内血管吻合。完成血管吻合后见皮瓣通血良好,两侧臂内侧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患者术后病程稳定,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皮瓣供区外观、功能好,未见明显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欠满意。本病例提示双侧游离臂内侧穿支皮瓣组合移植适合用于再造中小容量的乳房,不足以用于大容量乳房再造
宋达疆李赞章一新周波吕春柳唐园园易亮罗振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
局部晚期乳腺癌行即刻乳房再造术的远期生存及预后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行即刻乳房再造术(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IBR)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6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被诊断为LABC并行IBR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无局部复发生存(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5.0个月,总队列5年OS率、LRFS率和DMFS率分别为78.9%(95%CI:69.1%~85.9%)、95.8%(95%CI:89.2%~98.4%)和78.9%(95%CI:69.1%~86.0%)。肿瘤直径>5 cm较肿瘤直径≤5 cm患者更易局部复发(P=0.02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HR=3.60,95%CI:1.40~9.10,P=0.007)与淋巴结病理分期N3(HR=4.20,95%CI:1.60~11.0,P=0.004)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BC行IBR术式的总体肿瘤学安全性可靠。肿瘤直径>5 cm或淋巴结病理分期为N3的LABC患者应慎行IBR。
陈晴纪楠何珊珊丁泊文韩春勇尹健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
背阔肌肌皮瓣在即刻乳房再造术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乳房再造术已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背阔肌肌(皮)瓣在即刻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受到广大学者和外科医师的关注。现描述背阔肌的精细解剖,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的历史和演变,以及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与新进展,总结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其中,新进展部分主要介绍该皮瓣联合即刻脂肪移植术以及内窥镜和机器人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
马宁丹栾杰
关键词:背阔肌肌皮瓣乳腺癌术后
假体联合补片即刻乳房再造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假体联合补片乳房再造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整形外科与乳腺外科合作开展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补片及补片材料来源分为三组,单纯假体再造组,假体联合生物补片组,假体联合人工补片组。收集术后伤口引流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各类并发症信息。比较不同组间差别。结果共收治患者116例,121侧假体乳房再造患者。假体联合补片组的伤口引流总量及拔管时间均有明显上升。假体联合补片组发生血肿血清肿的风险较单纯假体再造组更高,发生假体感染及外露的情况也比单纯应用假体组发生率高。但联合应用补片假体乳房再造组远期发生包膜挛缩的风险比单纯假体乳房再造的患者更低。远期再造乳房形态满意度更高。结论假体联合补片乳房再造较单纯假体乳房再造,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均有所增加,术后部分短期并发症有所上升,远期并发症如包膜挛缩发生率更低,乳房再造形态满意度更高。
张勇陈诚杨燕文陆南杭冯自豪朱玮亓发芝
关键词:乳房再造
补片联合假体即刻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的系统综述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随着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多种补片在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再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补片可降低手术难度、简化流程和提升再造乳房的美感。该文系统检索了8个国内外医学研究数据库中关于补片联合假体行即刻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种类和发生率的文献,将符合文献筛选标准的2005至2021年发表的86篇研究论文的结果做了系统综述,分析了17798例补片联合假体即刻乳房再造术后12个月及以上的术后并发症种类、总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使用生物补片与合成补片之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补片联合假体即刻乳房再造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1%,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0%。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假体外露与取出、皮瓣坏死与创口不愈、术后感染、血清肿与血肿,这几种并发症占严重并发症的75%以上。使用生物补片和合成补片的术后严重并发症类别的构成比例存在差异,使用生物补片术后出现皮瓣坏死、乳房不对称和畸形的比例较高;而使用合成补片术后出现假体外露与取出的比例较高。手术医师除了要关注不同补片的选择,还应关注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胡访溪陈璐孙文全
关键词:乳房再造生物补片手术后并发症
保留乳头乳晕青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青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对患者临床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青年乳腺癌患者71例患者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独立t检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FACT-B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8.3%、远处转移率为6.7%,对照组局部复发率为10.0%、远处转移率为10.0%;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可维持乳腺癌患者乳房原有外形,并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短期内不会增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的风险。
韦玮包刚
关键词:改良根治性乳房成形术

相关作者

韩思源
作品数:119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房再造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 即刻乳房再造 乳腺癌
李荷欢
作品数:33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即刻乳房再造 跨区供血 肿瘤术后 头皮缺损 枕动脉
刘晓颖
作品数:24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即刻乳房再造 乳腺癌 硅凝胶假体 乳房重建 血液流变性
贺佳妮
作品数:37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即刻乳房再造 背阔肌皮瓣 乳腺癌 硅凝胶假体 乳房再造
乔群
作品数:239被引量:1,498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乳房 乳房再造 扩张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