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篇“ 南巡谈话“的相关文章
- 邓小平“南巡谈话”社会历史发展观再探
- 2013年
- 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是一个社会发展所不能或缺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考察一个历史人物治国理政时是不能不考察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史实,在"历史的发展与历史的创造"、"现实的发展与历史经验的借鉴"、"历史的阶段性发展问题"等方面进一步补充邓小平社会历史发展观的认识,以期有进步现实和历史价值。
- 李靖
- 关键词:邓小平
- 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回顾与思考
- 2012年
- 一、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背景
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 许经勇
- 关键词:南巡谈话邓小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中共中央
- 维稳不是改革的阻碍——重温邓小平南巡谈话被引量:3
- 2012年
- 邓小平南巡谈话2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累积。重温南巡谈话,改革依然是核心话题。然而,面对更为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以维稳为借口,拒绝改革、不敢改革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实际上,在邓小平看来,稳定只是改革和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目的;稳定必须依靠改革和发展来实现。维稳不应成为改革的阻碍,要有勇气正视目前存在的"维稳困局",正确区分并理性回应各种利益诉求,不宜对公众的利益诉求作过度政治化的解读。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继续突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不断开拓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领域。
- 覃道明
- 关键词:南巡谈话维稳政治体制改革
- 重读南巡谈话: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2012年
-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南方谈话"。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阐发了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观,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开阔创新、与时俱进的人才观,以"四化"标准为关键的选贤任能的人才观,以避免形式主义为策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人才观。
- 白岩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南巡谈话邓小平人才思想
- 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再思考——邓小平“南巡谈话”20周年有感被引量:2
- 2012年
- "实事求是"本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毛泽东赋予其新的内涵,基于此党的七大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将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务实风格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主要表现,具体包括"白猫黑猫论"、小康社会目标论及"摸着石头过河";务实性、创新性及实践性是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三大特点。
- 耿新原
- 关键词:邓小平实事求是务实风格
-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书——纪念邓小平南巡谈话20周年
- 2012年
- 邓小平南巡谈话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概括、"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观点、"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新论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思想、"基本路线动摇不得"的新告诫等,既是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形成科学体系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的方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书。
- 邸乘光
- 关键词:邓小平南巡谈话社会主义宣言书
- 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初探——邓小平“南巡谈话”20周年纪念
- 2012年
- 本文通过历史的发展与生产力标准、历史的发展与实事求是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并对正确的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价值、意义作了一定的认识和讨论。
- 冯静
- 关键词:邓小平南巡谈话
-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20周年
- 2012年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以下简称南巡谈话)。南巡谈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地回答了多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它无疑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 邸乘光
- 关键词: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勇气
- 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基础探究当今改革的方向——纪念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二十周年
- 2012年
-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对于改革的争议很少,在党内对改革思想共识较为统一,改革者容易获得支持力量,改革的方向明确,执行得力。但是这些年来,中国的改革领域,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实际政策,都已经高度分化。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这种批评学说在中国如今的建设年代,那么自然就要转变成为一种建设的学说,但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本文力图通过回忆邓小平时代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举措,结合中国现实的新情况新变化,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方法探究中国改革的下一阶段走向。
- 薛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改革经济基础
- 论邓小平的改革观——纪念邓小平南巡谈话二十周年
- 2011年
- 分析提出了邓小平的改革观: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改革应坚持"两条"原则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的改革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
- 贺旭辉宋明霞李庆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相关作者
- 高成林

- 作品数:138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邓小平 邓小平同志 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
- 丁晋清

- 作品数:190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委宣传部
-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 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 邢贲思

- 作品数:81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 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思想 理论界
- 孙尚清

- 作品数:48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 长江经济带 协调发展 孙冶方
- 邸乘光

- 作品数:269被引量:6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 总书记 社会主义